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1-04 | 东方电热 | 线上交流 | 特定对象调研,线上交流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4.50 | 1.63 | 1.48% | 67.84亿 | 6.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1.90% | -21.90% | -47.66% | -47.66% | 7.2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2.34% | 22.34% | 7.23% | 7.23% | 1.5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69 | 10.19 | 94.25 | 233.1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61.63 | 142.50 | 37.05% | -0.03% | 0.5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8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18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29680-37260 | 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多晶硅价格持续低迷、多晶硅生产企业投资趋于谨慎等因素影响,公司多晶硅业务业绩下降;二是2024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3,400万元,去年同期为2.39亿元,同比减少约2.05亿元。此外,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同比实现快速增长,订单储备充足;消费领域预镀镍电池材料批量供货明显上升,动力领域客户验证稳步推进,已进入某国际著名电芯制造企业供应商名单,正在推进后续合作。 |
参与机构 |
财通基金,宁波数法私募基金,永安国富投资,浙江臻远投资,鹏华基金,上海煜德投资,广州市玄元投资,上海阿杏投资,长安国际信托,中建投信托,北京志开投资,上海云旗资管,瓴仁资本,伊诺尔集团,Dragonstone,建信基金,上海赛伯乐投资,北京遵道资管,深圳东方港湾投资,信达证券,上投摩根基金,海富通基金,杭州冲和投资,拓璞基金,国新证券,循理资管,中金家电,长信投资,晨燕资管,歌汝资管,FIL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上海力元股权投资,恒生前海基金,君弘资管,上海进崟投资,深圳中天汇富基金,上海汇利资管,北京睿谷投资,华泰证券资管,北京泓澄投资,台灣群益投信,鸿道投资,中国国际金融,深圳前海登程资管,平安基金,WT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建信理财 (资管),农银理财,淳厚基金,西藏合众易晟投资,东方证券,上海普行资管,恒越基金,上海光大证券资管,Barings Investment,招商家电,中国人寿养老保险,国泰君安资管,北京源峰私募基金,淡水泉(北京)投资,国联安基金,中银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国信弘盛,恒泰证券,北京衍航投资,深圳市泰聚私募基金,首创证券,深圳宏鼎财管,中睿合银投资,永赢基金,上海甄投资管,上海元葵资管,交银施罗德基金,易米基金,珺容投资,深圳前海百川基金,太平基金,递归资产,长生人寿保险,华夏财富创投,国寿安保基金,深圳新思哲投资,上海理臻投资,中加基金,鸿凯上海投资,大成基金,鸿运私募基金,天风证券资管,上海犁得尔资管,上海大筝资管,上海朴信投资,深圳市新思哲投资,平安养老保险,上海鼎锋资管,上海复胜资管,浙江美浓资管,金鹰基金,浦银安盛权益投研,招商银行理财,进门财经,青岛幂加和私募基金,上海涌峰投资,Fenghe Asia F&H Fund Management,上海睿亿投资,华西证券,中亿投资,海富通券商研究,广发证券资管,天风证券,杭州乐趣投资,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北京钜豪投资,上海赋格投资,北京柏治投资,福建滚雪球投资,国寿养老,方正富邦基金,上海乘是资管,晋江和铭资管,华福证券,上银基金,上海混沌投资,杭州宽合私募基金,上海纯达投资,中信建投自营,易家资产,盈峰资本,深圳市鲲鹏恒隆投资 |
调研详情 |
问题1、关于业绩预告情况 公司2023年1月3日披露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中值是3亿元,这与公司年初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四季度单季度业绩约6400万元,与三季度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报告期内公司光通信材料业务个别客户(系)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存在商业承兑汇票预期未兑付的情况,公司在积极催收的同时已经根据公司会计政策坏账计提(截止到2022年三季度末已计提1300万元)。2022期末该客户(系)应收账款余额约5500万元,虽较年初余额已收回较大金额,但公司仍根据谨慎性原则,决定按照期末余额的70%预计提坏账准备约3850万元,扣除已计提的1300万元后,四季度实际计提2550万元,扣除所得税及相关费用,影响四季度当期净利润约2200万元。2023年,公司将继续加大上述光通信材料客户(系)的应收账款催收,再次出现大额计提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四季度属于年度末期,公司按照历年做法计提了一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影响净利润约1000万。剔除上述影响因素,公司四季度单季度业绩实际上要略好于三季度。 问题2、关于业绩构成 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的净利润中值在3亿元,根据财务部门的初步统计,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贡献约2-2.2亿元,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贡献约2000万元,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贡献约6000万元,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后光通信材料业务贡献约750万元,锂电池材料(预镀镍)业务贡献较少,符合年初目标预期。上述金额为初步测算,未经审计,公司将在2022年报中详细披露,提请注意风险。 问题3、关于多晶硅业务订单 公司目前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务在手订单约36亿元左右(含税,下同),目前没有接到任何已签项目订单延期或取消的信息。按照合同交货条款计划,预计2023年交付目标30亿元。如果2023年原材料价格总体平稳、不发生大幅上涨的情况,公司预计这块业务的利润率能够保持稳定。近期多晶硅价格降幅较大,对市场投资情绪有影响。我们目前仍维持之前的观点,即2023年出现项目投资落地小高峰的可能性极大,对2024年谨慎乐观。公司2023年这块业务的收入确认主要来源于2022年签订的项目合同。我们之前预测2023年可能最低会有50万吨的多晶硅项目产能落地,公司对应可获得订单金额约在20亿元偏上,据此测算,公司2024年预计需要交付订单金额约在20亿元向上。 问题4、关于预镀镍项目 公司目前2万吨预镀镍募投项目进展顺利,进度略超预期。原计划2023年1月20日热联动试车,目前会有一到两周的提前。整个项目的推进进度没有变化,公司对2023年下半年大圆柱电池需求放量及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恢复增长抱有极大地信心。市场推广方面,公司2022年与无锡金杨、东山精密均签订了供货框架协议,其它一些目标客户的材料验证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材料冲制性能验证。近期,公司与LG的合作持续加强,根据客户的新要求改进后的新预镀镍材料及其冲制制品已经发往韩国LG总部做验证。公司也通过国内目标客户将预镀镍材料及其冲制制品发往美国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做报备及性能验证。价格方面,锂电池用预镀镍材料市场价格2022年保持平稳上涨态势。2022年初新日铁产品国内报价在1.9万元/吨,目前价格稳定在2.2-2.4万元/吨之间。公司的报价原则上低于新日铁至少2000元/吨,目前预镀镍材料的吨净利在3000元左右。2023年暂定出货目标2万吨,具体出货看客户需求。 问题5、关于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 公司350万套/年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募投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年产75万套水暖生产线于2022年8月底试生产,目前已经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年产100万套风暖生产线于2022年11月底试生产,目前已经生产出合格产品。预计2023年产能能够达到200万套。除了原有的比亚迪、江淮松芝、零跑汽车等主要客户,公司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落实部分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定点或配套供应工作,市场需求旺盛,部分车企价格端有年降需求。根据当初的规划目标,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的销售目标是3亿(含税),2023年6亿(含税)。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该板块业务的毛利率2023年预计可以维持。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