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盛机电2022-12-2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晶盛机电2022-12-2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2-12-28 晶盛机电 杭州 电话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4.45 2.18 2.52% 362.61亿 0.4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1.47% -2.26% -143.13% -44.93% 15.16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3.35% 22.99% 15.16% -18.56% 58.62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48 9.33 83.86 7.37 0.0309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432.33 56.44 43.16% -0.01% 30.53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31亿 22.57亿 2024-12-31 - -
参与机构
人保资产,财通基金,光大新鸿基,上投摩根,西部利得基金,WT 资产,广发证券,光大理财,韩华证券,INVENTIO,国泰投信,红土创新,华安基金,东海基金,Dymon Asia,华富基金,招商基金,兴银理财,高盛资产管理,汇添富,建信基金,博时基金,中金资管,碧云资本,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域秀资产,富敦投资,农银汇理,平安大华,中信证券,聚鸣投资,中海基金,中再资产,金鹰基金,长江养老,正圆投资,南方基金,华宝兴业,信诚人寿,淡水泉投资,光大证券研究所,申万菱信,万丰友方,韩国投信,广银理财,格林基金,红塔红土,鼎锋投资,富安达,国泰基金,九泰基金,宝盈基金,太平洋财产保险,中信保诚,昊泽致远,太平资产,浦银理财,上海弘尚资产,太平养老,青骊投资,禧弘投资,光大机构业务部,淳厚基金,交银康联人寿,中意资产,中银,同犇投资,民生加银,中金公司,东吴基金,友邦保险,长盛基金,创金合信,华平,玖歌投资,上海世诚,棕榈湾投资,华南永昌投信,韶夏资本,广发基金,禾永投资,嘉实基金,长信基金,中信资管,三井住友资产,中信资本,常春藤资产管理
调研详情
1、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回顾。

答:晶盛机电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以“打造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先企业,发展绿色智能高科技制造产业”为使命,围绕硅、蓝宝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导体材料展开。在硅材料领域,公司专注于光伏和集成电路领域两大产业的系列关键设备和核心的辅材耗材,公司在光伏产业链装备取得了行业认可的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地位;在半导体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领域,公司产品在晶体生长、切片、抛光、外延等环节已实现8英寸设备的全覆盖,12英寸长晶、切片、研磨、抛光等设备也已实现批量销售,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掌握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碳化硅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实验线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积累,实现大尺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的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端的竞争力。在辅材耗材领域,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在金刚线领域实现了差异化的技术突破。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加速半导体装备的市场验证和推广,订单量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同时,积极开发光伏产业链创新性设备群,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石英坩埚、金刚线等先进耗材扩产,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及验收工作,实现经营业绩同比快速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63亿元,同比增长86.96%,归母净利润20.09亿元,同比增长80.92%。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237.90亿元,其中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4.6亿元。(以上合同金额均含增值税)

2、公司公众号新闻中提到已经第25000台单晶炉下线,尤其是最近两年的产能提升非常快,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未来将如何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答:12月28日,公司举行了第25000台单晶炉下线发布仪式,标志着公司在单晶炉规模制造能力上达到全新高度。公司提前布局并实施“稳健批量”和“柔性快速”双模制造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精益生产和全流程质量管理,打造高效率的生产制造过程和装配零缺陷的产品交付能力。以价值流图为导向,以现场为中心,推行拉动生产,实现产能和质量提升。

全球“脱碳”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技术和规模国际双领先的光伏装备龙头企业,公司不断对单晶炉进行技术迭代升级,持续保持单晶炉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搭建供应链内循环体系,不断满足客户对高端设备价值的差异化需求。2023年,公司还将重磅推出第五代新型单晶炉,为光伏产业开辟平台设备+专有技术的新局面,也必将有力推动光伏产业高端装备价值链跃升。

3、请介绍公司目前光伏相关设备的订单情况?明年光伏版块的需求如何?如何看待行业周期性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答: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213.30亿元(含增值税)。

对光伏设备而言,其需求来自终端光伏装机需求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更新需求。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带动硅片厂商持续扩产,除了新增的产能外,存量产能替换也会带来一部分设备需求,特别是大尺寸、薄片化的先进产能扩产。同时,在大尺寸硅片降本增效的优势下,下游硅片企业在规模化竞争中将持续刺激先进产能扩产需求,光伏设备行业具备高成长和高技术迭代属性。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通过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紧抓半导体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加速半导体装备的市场验证和推广。同时,积极开发光伏产业链创新性设备群,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基于多年来对新材料领域的了解,将经营范围延伸至部分有发展前景的新材料领域,并开发出石英坩埚、金刚线、半导体精密零部件等核心辅材耗材等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完善产业链产品配套体系,通过逐步延伸先进材料、先进装备领域的业务布局来减少单一行业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公司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进展如何?目前订单情况如何?在手订单主要是什么类别的设备?

答:受下游需求拉动及贸易政策影响,国内半导体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公司半导体设备业务也取得快速发展,截止2022年9月30日,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24.6亿元。(含增值税)其中,占比较大的是8-12英寸大硅片相关设备和功率半导体设备。

5、除了装备端的快速发展,公司在新材料业务版块布局如何?

答:公司专注于“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在材料端的目前主要布局了4个主要的材料,包括蓝宝石、碳化硅、石英坩埚和金刚线。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工艺和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掌握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碳化硅材料方面,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实验线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公司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在金刚线领域实现了差异化的技术突破。

6、公司的高纯石英坩埚业务进展如何?目前石英砂供应紧张,公司是否制定应对措施?

答:公司于2017年开始布局石英坩埚,并在浙江、内蒙和宁夏建立生产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可提供半导体和光伏用的高品质大尺寸石英坩埚。公司产品在质量和技术水平领先,尤其是在气泡密度、产品一致性等参数指标控制上取得了下游客户和行业的认可。公司产品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均取得了较高市场份额,目前整体供不应求,公司也在加速相应的产能扩建。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基于供需关系提前做了相关战略分析和市场预测,调整供应链战略,与供应商协同进行战略储备,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够满足公司持续扩产的需求。

7、公司在金刚线领域的布局进展如何?

答:金刚线是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技术环节,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公司已掌握金刚线核心关键技术,拥有金刚线柔性定制和规模生产的能力,产品已具备从原材料、生产设备、技术路线到工艺制程、质量管控、应用服务等技术和成本优势。2022年11月公司新一代金刚线生产项目投产仪式在浙江上虞举行。该项目的投产,将有效拓展公司核心辅耗材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配套,对公司加速产业链高端化延伸、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8、请介绍公司目前在碳化硅领域的最新进展?

答:前公司已成功生长出行业领先的8英寸碳化硅晶体,并建设了6英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环节的研发实验线,实验线产品已通过下游部分客户验证,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积累,实现大尺寸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技术的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端的竞争力。

9、公司与埃斯顿开展战略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答:近日,公司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手,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海外业务发展。公司积极构建全球化战略布局,相继开辟了土耳其、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海外市场,此次与埃斯顿携手达成战略合作,是践行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海外业务发展战略计划,在技术、产品、渠道等方面开展全方面深入合作,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共同推进全球化业务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