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股份2023-09-1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海德股份2023-09-1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9-12 海德股份 -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54.84 2.00 5.39% 106.33亿 0.7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6.02% -36.02% -58.40% -58.40% 43.7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98.91% 98.91% 43.74% 43.74% 2.1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5.52 47.62 1.56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3.97 43.18% 0.34% 1.72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8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33.98亿 2025-03-31 预计:净利润24000-36000 公司2024年全年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下:1、2022年开展的困境上市公司业务,在2023年成功化解相关风险后,所投公司资产价值和股价均大幅提升,2023年度贡献了较大收入和利润。2024年随着所投公司业务趋于稳定,资产价值和股价仅微幅增长,因此而形成的收入和利润均较2023年度大幅下降。2、2022年开展的不良地产类业务,在2023年完成风险化解后,资产价值得到恢复性增值,为公司带来了利润的增长。2023年以来,公司没有再新增地产业务,导致2024年没有同类型收益。3、在报告期内,收购重组业务部分项目到期完结,部分项目本金逐步收回,使得存量业务本金余额减少,导致依据重组利率获取的重组业务收入和利润下降。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报告期末持有的债权类资产进行减值分析,计提相应信用减值准备。
参与机构
个人投资者,银网信联,华软新动力资产,源丰基金,华商基金,工银瑞信,财通证券,中邮理财,中邮基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
调研详情
1.公司在个贷不良资管业务方面,目前的商业模式、业务开展情况?

答:业务模式分为受托资产管理和收购资产管理。受托资产管理模式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AI技术和多元化处置平台,接受银行、消金、互金、公司管理的个贷不良基金的委托,提供个贷不良清收服务,根据回款金额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收购资产管理模式是公司牵头设立基金,收购银行、消金、互金的个贷不良资产,公司作为劣后级出资人或管理人,委托公司AI处置平台清收,获取管理费和处置回款价差。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受托业务方面,已接受34家机构委托处置个贷不良资产,实现服务费收入超过5600万元,正在抓紧搭建“AI+”的多元化处置链;收购业务方面,已经竞得7个资产包,同时已经与长城股权基金、山东航投等专业机构合作设立个贷不良基金并实现项目落地。

2.在个贷不良资管业务方面,海德股份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或壁垒优势?

答:一是牌照资质壁垒,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徳资管持有AMC牌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批量收购个贷不良资产。

二是大数据+AI技术的科技优势,个贷不良资产具有单笔金额小、数量多、线下处置成本高的特点,公司利用“大数据+AI技术”开展业务,形成了线上批量化、智能化的处置能力,涉及前端资产估值到后端批量保全、诉讼等全流程,解决了效率和成本问题;在数据方面,公司已经有近90万笔业务数据,随着业务的开展,数据更加全面、丰富,将优化和迭代出更精准的系统和模型,前端估值系统和后端处置策略会更精准、高效;此外,今年公司AMC子公司海徳资管获批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目前全国AMC行业仅有8家获准接入),有助于更好的利用征信数据,有利于债务人履约后征信信息得到及时更新,进一步提高债务人还款积极性和回款率。

三是公司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全链条的处置能力,依托AMC牌照收购资质,可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转让和委托清收的全方位需求,目前已经在“AI+诉讼保全、分散诉讼”方面居于行业领先行地位,正在布局“AI+”电话催收、调解(司法调解)、集中诉讼等全链条资产处置能力。

3.个贷不良市场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答:根据监管政策,五大国有AMC和持牌地方AMC在取得业务资质后方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个贷不良资产的收购处置工作,由于个贷不良资产处置需要AMC机构具备处置能力,目前实际开展业务的AMC约10家。其中获批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有8家,公司是上述8家之一,且同时具备“大数据+AI技术”的处置能力。由于金融机构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政策在2021年才开始逐步放开,行业空间巨大,初步测算每年可供处置的资产规模达3万亿元,行业供给充分,处于买方市场。

4.目前公司的机构困境资产具体是哪些资产?未来变现计划?

答:公司机构困境资产主要涉及三个领域,一是能源领域,底层均为煤矿项目,根据煤矿企业现金流等情况综合确定的存续周期6-10年,项目运行良好,以固定收益方式取得重组收益年化在13%—15%,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存量余额约50亿元;二是商业地产领域,底层资产主要是位于北京和成都等地的正常运营的商业地产,租户信用度较高、租期较长,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总投资收益8%左右,自有资金投资收益12%左右,截至二季度末的存量余额约11亿元;三是上市公司领域,资产为A股上市公司股权或债权,目前这些项目运行良好,能够增强公司未来业绩弹性,截至二季度末存量余额约7亿元。未来,公司将继续稳步新增机构困境资管业务,同时逐步实现存量项目的退出,确保机构困境资管业务总体上持续稳定增长。

5.公司在机构困境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未来规模还会继续增长么?目前正在看哪些标的?

答:公司机构困境资管业务发展成熟,收入稳定,存量投资余额76亿元,运作良好,盈利稳定且具备一定业绩弹性,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未来,公司会继续稳健扩大规模,已在能源、商业地产和上市公司领域进行项目储备。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