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2-19 | 华自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20 | - | 28.54亿 | 1.4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4.76% | -19.39% | -23.89% | -118.61% | -22.1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5.88% | 10.36% | -22.16% | -54.48% | 3.0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8.01 | 19.62 | 125.12 | 1.82 | 0.0585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34.79 | 276.39 | 61.66% | -0.09% | -3.9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0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23亿 | 13.15亿 | 2024-12-31 | 预计:净利润-42000--36000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受以下影响:1、近几年公司大项目承接能力不断加强,部分项目周期长,短期内尚无法验收确认,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由于新能源(光伏、锂电设备等)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导致经营亏损。2、公司于2021年起率先响应,在湖南省内投建储能电站,后因储能电芯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建设成本远高于目前,叠加省内新型储能电站供给过剩,容量租赁低价竞争,且缺乏政策方面的有效疏导,导致公司投建的储能电站亏损。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基于谨慎原则,公司预计对储能电站及子公司商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最终减值金额由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4、报告期内,影响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2,900万元。公司管理层对2024年度的经营业绩表示歉意,2025年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提高经营与管理水平,尽最大努力扭转亏损的局面:(1)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增加国际业务占比。重点拓展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地区及柬埔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业务。(2)积极响应头部锂电厂商的需求,加快速度抢占新一轮锂电设备迭代更新的市场份额,争取较好的经营业绩。(3)进 |
参与机构 |
国投证券,华林证券,刘厚尧,搜狐网湖南,杭州高元私募基金,民生银行,长沙银行 |
调研详情 |
一、参观公司 二、沟通交流,具体如下: 1、你好,公司今年充电桩业务怎么样?在换电领域有布局吗? 答: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充电桩并运营充电站,目前在湖南的主要城市已投运了超100个站点,适用于公共大型充电站、停车场充电、园区充电(光储充)、个人家庭充电等各种应用场景。光储充检换一体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公司目前投运了部分光储充示范站,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公司也在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包括统一电池标准等)并和时代智慧共同推动光储充检换电站业务相关合作模式,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基于目前的股价,公司是否有回购或增持计划? 答:公司2023年9月披露了股份回购计划,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股份5,000万元至10,000万元。截至2024年1月底,已回购6,199.90万元。 3、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有没有资本运作计划? 答:后续公司将结合发展需求、市场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产业并购、重组等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措施。 4、2024年收入的增长来源?以及利润率最高的板块是哪块? 答: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风电、锂电、储能设备及EPC等,国际市场的收入占比今年有望有比较大的增长。目前新能源业务利润率不高,竞争激烈,相比国内,海外新能源业务有较大的拓展机会,利润率也会高些。 5、公司目前有什么方法提升毛利? 答: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是大趋势,公司每年研发投入7%左右,力争以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努力挖掘国际市场上相对高毛利率的订单机会。 6、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未来重点突破的方向是哪块业务? 答: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三十年来,一直专注于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为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用户提供核心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广泛的市场基础。未来公司将重点拓展和聚焦新能源(微电网、储能)业务,并不断研发迭代相关产品和技术,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