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2024-02-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香飘飘2024-02-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2-26 香飘飘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27.24 1.68 1.81% 56.98亿 0.7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9.98% -19.98% -174.47% -174.47% -3.2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1.19% 31.19% -3.24% -3.24% 1.8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26.84 11.14 106.36 7.02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36.33 6.73 22.78% 0.17% -0.33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2
报告期 2025-06-30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4.96亿 2025-03-31 预计:净利润-9739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5年上半年度,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叠加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同时,公司为维护经销商及终端的利益,坚持“以动销为原则”,主动降低渠道库存水平,严格确保渠道及终端库存的良性健康,为下半年冲泡旺季的铺货及动销打好基础。2025年上半年度整体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受一季度收入下降的影响。第二季度,公司在品牌、产品、渠道等多方位加大投入与创新,二季度营收同比略有增长,但净利润亏损额度有所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报告期内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
参与机构
财通证券,鹏华基金
调研详情
1、公司如何维持冲泡业务的增长?
答:1、产品的与时俱进,持续推进年轻化、健康化升级。公司在产品健康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近期,公司推出的“如鲜”燕麦奶茶、“鲜咖主义”燕麦拿铁等产品经过初步试销,反馈较好。2、持续推进渠道下沉。公司的冲泡产品在居家消费的便捷性、性价比、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县乡镇市场及礼品市场的消费需求比较稳固,因此在渠道下沉方面会有一定的发展机会。3、随着冲泡产品不断地升级迭代及渠道深耕,也有望给一、二线市场带来一定的增量。4、在泛冲泡方面,公司目前推出了“CC柠檬液”“动力速递电解质浓缩液”“红糖参姜茶”等浓缩液系列的泛冲泡产品,主要在线上进行试销,反馈较为积极。未来,公司还会继续进行更多积极的探测。
2、公司与零食量贩渠道的合作情况?
答:公司非常关注零食量贩渠道的发展,现有的产品中,果汁茶和冲泡类产品已经进入零食量贩渠道销售。目前,公司正在与直营的零食渠道共同探讨、开发新的合作模式,以充分发挥公司在产品创新、生产能力方面的优势。
3、公司渠道下沉策略?
答:公司的渠道下沉策略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大范围外延式扩张,而是选取一些动销比较好的渠道和门店进行聚焦,集中投放资源和费用,通过产品的生动化陈列,建立产品势能,营造热销氛围,以带动其他渠道和门店的销售。
4、公司如何提升Meco果汁茶的增长?
答:1、围绕Meco果汁茶的核心销售渠道持续发力,做深做透以学校为主的原点渠道;2、进一步做好产品卖点的挖掘和目标消费人群的研究;3、随着公司即饮业务系统化经营能力的提升,循序渐进地提升即饮终端网点的覆盖率;4、增加即饮专职经销商的招募。
5、公司冰冻化规划?
答:公司会在即饮产品的销售旺季,持续增加冰冻化方面的投入。目前,公司主要通过购买冰冻化资源,来实现即饮产品的冰冻化陈列。未来,公司计划开发新的场景,将尝试线下的自动贩卖机等方式,拓展冰冻化销售的渠道。
6、兰芳园瓶装冻柠茶的后续规划?
答:兰芳园瓶装冻柠茶产品,经过市场的初步检验,展现出了不错的产品力。2024年,公司将会围绕样板市场持续做好运营工作,提升产品势能。
7、公司2024年费用投放规划?
答:2024年,预计冲泡业务仍然以“修复”为主基调,费用投放保持稳健;即饮业务的费用投放将维持一定的力度,与此同时努力提升费用投放的精准有效性。总体上,公司会保证收入、费用、利润三者间的动态平衡。
8、公司短期借款相对较高的原因?
答:在运营管理中,公司会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融资及投资管理工具和手段,在满足公司经营所需资金管理需要的同时,为公司获取相应的收益。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