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3-05 | 香飘飘 | -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7.24 | 1.68 | 1.81% | 56.98亿 | 0.7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9.98% | -19.98% | -174.47% | -174.47% | -3.24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1.19% | 31.19% | -3.24% | -3.24% | 1.8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6.84 | 11.14 | 106.36 | 7.02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6.33 | 6.73 | 22.78% | 0.17% | -0.33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2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96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9739 | (一)主营业务影响2025年上半年度,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叠加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同时,公司为维护经销商及终端的利益,坚持“以动销为原则”,主动降低渠道库存水平,严格确保渠道及终端库存的良性健康,为下半年冲泡旺季的铺货及动销打好基础。2025年上半年度整体营收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受一季度收入下降的影响。第二季度,公司在品牌、产品、渠道等多方位加大投入与创新,二季度营收同比略有增长,但净利润亏损额度有所增加。(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三)会计处理的影响报告期内会计处理对公司业绩预亏没有重大影响。 |
参与机构 |
大成基金,财通证券 |
调研详情 |
1、回顾公司2023年有哪些收获? 答:冲泡业务方面:持续推进产品的“健康化”和创新,并聚焦核心渠道及终端门店,优化与经销商的合作、激励模式,提高了经销商联合经营的积极性。2023年,公司冲泡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恢复性增长。 即饮业务方面:1、公司组建了独立的即饮销售团队,提升了两大核心业务各自的经营专注度;2、公司即饮业务的销售团队,经过内部的磨合与优化,已经基本稳定,为后续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3、以创始人为核心的销售团队,深入一线,对即饮业务的渠道建设模式进行深入探索;4、公司的兰芳园冻柠茶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也逐渐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馈,坚定了公司的信心。 2、2023年冲泡业务实现修复增长的原因? 答:1、外部环境有所好转,消费场景的恢复对产品动销有帮助;2、公司坚持以动销为原则,保证了产品货龄的新鲜度和渠道库存的良性健康;3、公司将冲泡和即饮业务的销售团队分拆开,提升了冲泡业务的经营专注度。 3、即饮销售团队磨合情况? 答:2023年是公司实现即饮业务独立运营的第一年,即饮团队内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公司根据即饮业务渠道建设模式的探索与进展情况,对人员进行了调整、优化。目前,即饮团队人员已较为稳定。 4、即饮业务终端网点数量? 答:即饮铺货网点数量约30万家。目前,公司在短期内暂时不会追求门店数量的大幅增加,而是希望对现有门店进行深耕。一方面,公司会根据冲泡业务和即饮业务的特点,分别筛选适配的经销商和终端渠道资源;另一方面,公司会选取一些动销比较好的渠道和门店进行聚焦,集中投放资源和费用,通过产品的生动化陈列,建立产品势能,营造热销氛围,以带动其他渠道和门店的销售。未来,随着公司即饮业务系统性运营能力的提升,将会循序渐进地增加即饮终端网点的覆盖率。 5、公司如何提升Meco果汁茶的增长? 答:1、围绕Meco果汁茶的核心销售渠道持续发力,做深做透以学校为主的原点渠道;2、进一步做好产品卖点的挖掘和目标消费人群的研究;3、随着公司即饮业务系统化经营能力的提升,循序渐进地增加即饮终端网点的覆盖率;4、增加即饮专职经销商的招募。 6、公司线上渠道销售占比? 答:公司线上渠道包括两个部分:1、公司自身的直营渠道,以天猫为主的货架式电商及抖音等兴趣电商,2、经销商的线上电商门店及线下渠道线上化。目前,公司线上渠道以品牌宣传和新品探测为主,线上销售占比相对较少。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