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3-22 | 华策影视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48.00 | 2.03 | 0.42% | 146.46亿 | 3.6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31.96% | 231.96% | 206.90% | 206.90% | 16.7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6.99% | 26.99% | 16.75% | 16.75% | 1.5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27 | 6.88 | 84.66 | 6.33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56.24 | 132.26 | 29.31% | -0.06% | 1.13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1.41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金鹰基金,华宝兴业基金,财通基金,西部证券,东方红基金,东恺投资,中信建投自营,工银安盛,玄元投资 |
调研详情 |
一、介绍公司经营发展情况 2024年,公司电视剧主业开机逐步恢复,为制作大年,如S级剧集《国色芳华》拍摄中,其他项目有序推进中;主控电影预计开机数和上年持平,上映数略有增长,经典IP系列电影《刺小2》已完成立项;动画业务于今年升格为事业部;版权业务稳健成长、版权资源进一步集聚、品类进一步丰富;国际业务海外新媒体传播宣发矩阵已建有100多个频道,扩充了短剧、微短剧等创新内容,海外用户订阅数增长至超2000万人;华策Facebook粉丝突破450万,在中国影视公司官方账号位居第一,是海外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华语影视企业。除海外发行外,公司拓展华语内容海外翻拍项目参投,探索海外制作方法论,剧本创意模式输出成为华策内容出海新亮点。IP授权(版权业务、运营商彩铃与IPTV业务、衍生品业务、互联网短视频toC业务)、短剧等生态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其中,精品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播放超1.8亿,剧账号“她见四季”粉丝积累超40万,春节档第三,与抖音更为紧密的合作。 公司的AI战略是从创始团队、核心管理层自上而下推动的。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始终认为文化影视行业也属于高科技领域,行业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是伴随着大视听领域的技术进步或变革。早在自2017年在海内外考察中就开始研究关注虚拟制作、智能翻译、动态捕捉、智能客服、人工智能等科技研究和成果。此后与部分科研院所、实验室逐步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去年又与一批科技巨头、AI初创公司建立了联系。同时,公司也是得益于浙商群体彼此间对数字化的交流,过去几年,浙商群体讨论最多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华策一直有将行业数据信息、先进科技、行业经验结合的能力和传统,在上市后即开始着手布局大数据建设,拥有从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的很多内容表现数据、人物画像数据、行业经验数据等,并依此自建了内容研发评估体系。面对AI时代,华策和科技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既符合公司科技创新的传统和前瞻布局未来新业态的商业逻辑,更是当下影视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公司自2023年6月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组建了涵盖艺术指导、产业顾问、技术开发、培训指导等在内的联合工作团队,从学习应用、产品研发、版权数字化、创作和内容体系梳理等维度,形成边研发、边应用、边培养的综合运营体系。应用研究院紧密围绕“影视+AI”下的专业影视工作流,学习、研究、建立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频的实用型AI应用/工具矩阵:已经上线“AI编剧助手”“AI剧本评估助手”等文生文垂直模型,已经上线“AIGC多语种智能翻译工作流”、“AI视频分析检索功能”,基于分镜头创作设计需要,已经形成满足、适配影视工作流所需时长的4秒时长的文生视频能力。另有可适配赋能影视剧宣发、节会展宣传、有声书业务、影视剧版权海外销售、长短视频/短剧海外新媒体运营和动画等业务的工具在研发或内测中。公司正在不断累积3D数字资产库建设,目前已有数百个可用于广告、影视剧拍摄制作的3D数字资产场景。 二、投资者提问 Q:公司的视频语料是否有与通用大模型公司合作? A:公司的视频语料分两种,包括文字语料,如小说、剧本等;视频语料,如影视作品、视频拍摄素材等。目前公司语料主要用于训练自用垂直模型,暂未与通用大模型公司开展商业性质的合作。 Q:公司AI应用产品后续是走内部使用路线还是对外赋能? A:有些工具适合服务内部,有些适合赋能全行业。类似创意领先和比较具体的降本增效工具,肯定是内部使用,当然我们还是希望对行业有更多的赋能,公司也在不断配置复合型人才,壮大公司的团队力量。 Q:AI的中长期战略是什么,另外长期来看,随着AI工具的普及,会对公司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A:人工智能是已经可见的技术变革,也会对行业带来极大促进。中期来看,是提量降本,提高效率,提高效益,放大作品的艺术价值。长期看,AI的发展会导致新应用工具的大爆发,在此背景下,会越发凸显出公司创意领先和规模化头部内容生产能力的稀缺性。 Q:AIGC团队的继续壮大,未来是更加倾向于内部团队规模扩大还是和外部的科技团队加大合作? A:这是两个方面,没有自己的队伍不行,只靠自己的队伍也不行。我们是自己建设核心团队和外部合作有机合作。公司持续创意领先能力、规模化头部内容生产能力以及大股东在影视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型产业园建设等方面的赋能,都在加深公司在行业人才、行业经验、行业数据等领域的独特优势,再加上公司始终紧跟行业的前沿,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与全球科技公司的合作自然更顺畅,更能产生一些化学反应。 |
AI总结 |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我们可以提取和分析以下信息: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 公司的电视剧业务在2024年有显著恢复,开机数量增加,且有重点项目如S级剧集《国色芳华》正在拍摄中,表明公司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的产能正在积极释放。 - 电影业务的开机数与上年持平,但上映数有所增长,说明公司在电影制作和发行方面的产能保持稳定,并有小幅提升。 - 动画业务升级为事业部,显示公司在动画领域的产能正在加强,并可能预示着未来产能的扩张。 - 国际业务方面,海外新媒体传播宣发矩阵已建立100多个频道,海外用户订阅数超过2000万,表明公司的国际传播能力正在增强。 **国内和国外竞争情况:** - 国内方面,公司通过AI技术和版权业务的创新,以及与抖音等平台的紧密合作,正在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 国外方面,公司通过海外翻拍项目参投和输出剧本创意模式,正在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行业景气情况:** - 影视行业目前正处于技术变革和创新的阶段,AI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公司通过AIGC应用研究院的建立和AI技术的应用,正在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销售情况:** - 国内销售情况良好,精品短剧《我的归途有风》播放量超过1.8亿,显示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 海外销售情况同样乐观,华策Facebook粉丝突破450万,海外新媒体运营和动画等业务的用户订阅数增长,显示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销售潜力。 **商业模式与竞争对手:** - 公司的商业模式包括电视剧和电影制作、版权业务、国际业务、AI技术应用等多元化发展。 - 竞争对手可能包括其他影视制作公司、版权运营公司以及AI技术应用的创新企业。 **坏账情况:** -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坏账情况,无法判断。 **研发投入和进度:** - 公司在AI技术的研发上投入显著,已建立AIGC应用研究院,并与多家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已经上线了多个AI工具,并有更多工具在研发或内测中,显示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积极进展。 **优势与风险点:** - 优势:公司在电视剧和电影制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版权资源丰富,国际业务发展良好,AI技术的应用处于行业前沿。 - 风险点: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带来新的竞争对手,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较大,且AI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 - 考虑到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的积极发展和创新,以及AI技术应用的前瞻性布局,预计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有望保持增长态势。然而,这也取决于公司能否有效管理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以及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