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4-29 | 中光防雷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08.65 | 2.48 | 0.20% | 24.39亿 | 1.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2.72% | 12.72% | -8.41% | -8.41% | 3.1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4.13% | 24.13% | 3.18% | 3.18% | 0.2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9.52 | 19.07 | 100.88 | 565.4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84.28 | 213.68 | 15.81% | -0.84% | 0.0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7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02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768-1152 | 1、本报告期,受通信行业和铁路行业防雷领域投资放缓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公司营业收入下滑。2、公司因大力拓展新市场,继续保持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方面的高强度投入,本报告期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上升。3、预计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500万元。 |
参与机构 |
中泰证券,永赢基金 |
调研详情 |
1.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通信防雷,请介绍一下2023年的具体情况,并预测一下2024年的发展情况。 答:2023年度,公司通信领域的营业收入31,707.72万元,同比下降18.09%。主要原因系通信行业建设与去年同期比较投入趋缓,同比销售额降低,但公司所在行业市场份额与往年同期相当。 公司作为中国防雷领域细分市场的优势企业,凭借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以及品牌号召力在通信领域赢得了很大的市场。公司是爱立信、中兴通讯、诺基亚、三星等所有全球重要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防雷产品供应商。近年来,公司5G通信设备雷电防护配套产品的技术储备已得到了市场的检验,目前公司已有6G防雷相关的技术预研。根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等工作目标”可以预见,未来5G、6G网络建设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快速的需求增长期,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将是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大好机遇。 未来,公司会继续努力拓展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防雷市场,同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优化上市公司的业务结构,改变业绩依赖通信行业的局势,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2.公司在光伏、风电、储能的发展如何?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多少?具体提供哪些产品? 答:公司为风电、光伏发电、充电桩、储能系统等新能源设备商提供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符合配套要求的定制化防雷产品。2023年度,公司能源行业营业收入11,077.33万元,同比增长41.66%。主要原因系本年度全球能源投入持续提升,公司销售提升。 在光伏防雷市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40%。公司通过完全自研方式,为光伏设备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防雷保护器件,配置690V、1100V、1500V逆变器、汇流箱、变配电系统的防雷器和方案。通过快速迭代和前瞻研发,不断提升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力和可靠性,加大公司自动化设备投入,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市场份额。 在风电防雷市场,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35%。公司不断对风电工况分析和智能化无人化检测等进行分析研究,目前自研已满足风电行业陆上、海上风电保护产品和监测产品。当前已覆盖国内排名前茅的风电设备公司690V、1100V、1500V系统。 在储能防雷市场,公司根据光伏和风电等系统长期配套和研究,公司对690V、1100V、1500V储能系统PCS,户外储能系统变流器等配置高可靠的防雷产品。 同时,公司也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力度,及时地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类新产品并按照客户要求交付。公司近年布局的财务投资,也涉猎了储能、新能源、锂电池等领域。 3.请介绍下公司器件类产品在2023年度的具体情况,未来发展如何? 答:2023年度,公司电子元器件实现营收10,676.05万元,同比增长8.26%。公司电子元器件包括磁性元器件、射频器件、环形器、滤波器等。变动原因主要系公司器件应用的主要行业通信行业整体需求趋缓,但公司通过多年的行业研究和研发,使公司新产品的应用不断提升,保持整体销售增加。目前公司器件类产品也在考虑向汽车领域、数据中心领域发展,预测未来会有小幅增长。 4.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发展如何? 答:目前,公司的磁性元器件除了向通信设备制造商销售外,也已向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供货,公司产品已经通过了国内部分新能源汽车配套厂商的器件验证,也通过了越南首家国内汽车制造商Vinfast的器件验证。另外,公司也给蔚来等配套厂配套充电桩。 5.公司在铁路与轨道交通行业的防雷领域主要是做什么,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答:2023年度,公司铁路与轨道交通营业收入8,679.61万元,同比增长43.85%。主要原因系本年度新产品和技术合作提升,带动公司行业销售提升。目前,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提供防雷产品及智能监测服务。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铁创科技在铁路行业排名前列,公司会全力支持铁创科技经营团队开拓铁路领域的雷电防护市场,并一同探索、开拓非雷电防护市场。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各项国家政策,可以预见铁路的建设高峰期仍将持续,随着高速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区域化、城际间高速铁路全面启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高速铁路防雷系统的需求将会持续提升,铁路行业防雷市场容量巨大。同时,公司也将受益于铁路轨道交通设备更新的政策,取得进一步发展。 6.国家层面发展低空经济,公司产品可以应用于飞机吗? 答:公司有应用于飞机的避雷装置,也会研究评估防雷产品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应用,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在无人机领域,公司已参与农业、林业等大型无人机电磁防护装置,公司研制的信号射频电磁脉冲防护模块及电源SPD目前已配置无人机机房。同时,公司近年布局的财务投资,也涉猎了无人机、航空航天等领域。 7. 公司毛利率下滑趋势将持续吗? 答:随着5G技术的发展,公司会推出满足不同客户的新产品,毛利率会有所提高;公司也在逐步改变对通信行业的依赖,加大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毛利率较高产品的市场投入,扩大销售收入;公司也在基于现有大客户(如爱立信、中兴)的协合效应,开发出其他非防雷产品,目前已实现批量供货。 8.公司第一季度业绩下滑原因? 答:公司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通信行业收入下滑,还有部分原因是较多客户在第一季度仍在消耗去年的库存,所以订单量较少,该情况在今年后续期间会得到改善。 9. 公司如何保证优质的通信客户不外流以及如何应对新的机遇? 答: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大型、规模化电子设备制造商,其规模化生产经营特点对作为电子组件的SPD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及供应规模有很高的要求。成为其供应商并大批量供货,需要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核和产品认证测试,客户准入壁垒较高。不断创新使公司具有行业内较快的应变速度,与客户及供应商形成良性的研发互动,不断推出具有市场领先水平的新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巩固和提高公司的市场领先地位。 10. 公司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 答:在国内市场,沪深两市中,防雷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上市公司只有中光防雷一家。在国际市场上,防雷行业在国际上领先的并不是日本、美国,而是欧洲,主要在德国,公司的对标企业就是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这几家比较大的公司。目前公司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一流企业的技术水平,同德国的几家公司相比,公司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公司的高性价比占优势,之前爱立信、阿尔卡特主要是由国际上的大公司给他们供货,现在公司也占有很大份额。 |
AI总结 |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 2023年,公司通信领域营业收入下降18.09%,表明产能可能未完全释放或市场需求减少。但公司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说明产能释放进度可能受到行业整体投入趋缓的影响。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轨道交通、6G技术研发、汽车领域、数据中心领域、无人机和航空航天领域。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 - 国内竞争对手较少,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光防雷。国际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国的菲尼克斯等公司。公司产品具有价格优势,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企业相当,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4. **行业景气情况**: - 通信行业投入趋缓,但新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增长迅速,表明行业景气度分化。 5. **销售情况**: - 国内销售受通信行业投入减少影响,但新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销售增长。海外市场正在拓展,有潜力。 6. **成本控制**: - 通过自动化设备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未具体提及成本控制措施。 7. **产品定价能力**: - 公司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表明定价能力较强。 8. **商业模式**: - B2B模式,主要为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商提供定制化防雷产品和技术支持。 9. **坏账情况**: - 调研中未提及坏账情况。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公司正在进行6G防雷相关的技术预研,且在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有新产品和技术合作。 11. **护城河**: - 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品牌号召力、与全球重要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合作关系、价格优势。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原材料**: - 提及产品包括防雷保护器件、逆变器、汇流箱、变配电系统的防雷器等,原材料未具体提及。 13. **题材**: - 5G/6G技术、新能源、轨道交通、国产替代、无人机、航空航天等。优势在于技术储备和市场地位,劣势可能在于对通信行业的依赖。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调研中未提及分红情况。 **风险点**: - 通信行业投入趋缓可能影响公司业绩。 - 新业务领域的拓展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一年业绩预期**: - 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增长,以及6G技术研发的推进,预计未来一年业绩有望改善。但需关注通信行业投入情况和新业务领域的竞争态势。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