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能股份2024-05-13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苏能股份2024-05-13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13 苏能股份 - 业绩说明会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30.29 2.14 4.18% 345.82亿 1.0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99% -3.99% -54.72% -54.72% 8.21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5.92% 25.92% 8.21% 8.21% 8.16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73 8.22 89.19 1.7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22.53 25.46 53.72% 0.05% 3.71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93.15亿 2025-03-31 - -
参与机构
线上参与苏能股份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调研详情
活动期间沟通交流的主要内容如下:
问题一:公司是否有相应措施来提高ESG治理水平?
答:公司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长期注重环保、治理及社会责任相关工作,ESG报告已与2023年年度报告一同对外披露。未来公司会对照评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履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逐步提升ESG治理水平。

问题二: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8.24亿元,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高达117.87%,后续的分红规划?
答: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3年一季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共派发现金股利约13.78亿元(含税);2023年度利润分配,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4.47亿元(含税),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60%。未来,公司将最大程度兼顾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如有分红规划,将履行信息披露程序,请各位投资者关注公司公告。

问题三: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情况如何,高研发投入的原因是什么?
答: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3.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69%。承担了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及管理创新成果31项、发明专利43项、博士后基金10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比上年增长2.5倍,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围绕“一核两极”发展方向,公司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于2024年5月成立了江苏徐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省能源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

问题四:公司煤炭业务后续的发展如何?
答:苏能股份将在高质量推进“新疆煤电一体化”“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等煤电基地建设和煤炭贸易网络构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拓展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转化路径,守牢安全底线,坚持提升支撑保障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发展智慧矿山,提升煤炭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提升煤炭供给能力。

问题五:公司现在的电力业务装机量能达到多少?
答:公司电力在役装机容量2780M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700MW。在建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320MW,分别为苏能锡电2×1000MW、苏能白音华2×660MW发电机组。“十四五”末,公司电力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8200MW,其中,火电装机规模为6000MW,新能源装机规模为2200MW。

问题六:公司在建火电机组的情况?
答:公司在建的火电项目为苏能锡电2×1000MW发电项目、苏能白音华2×660MW发电项目共计3320MW。两个项目均是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服务苏蒙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是依托“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配套电源点。其中,苏能锡电2×1000MW机组是公司的IPO募投项目,是国内首台、国际首创百万千万褐煤发电机组。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6%,预计2025年实现投运。苏能白音华2×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采用煤电一体化运营模式建设的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后将为江苏省提供电力保障。

问题七: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规划和后续落地进度?
答:光伏领域,公司加快获取光伏发电资源,苏能正镶80MW光伏项目完成备案;陕西麟游100MW光伏项目完成备案及接入系统评审。风电领域,2024年4月,公司披露了关于以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投资16.2亿元人民币建设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事项,项目建成后,公司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储能领域,公司所属垞城电力200MW储能项目正全速推进。项目投产后,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周边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大力提升新能源利用率,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预计到“十四五”末,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2200MW,其中新型储能达到200MW。

问题八:公司2024年的经营发展计划?
答:公司将坚持“一核两极”发展战略,聚焦煤基产业链主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战略性矿产资源两大新增长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提质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

问题九:公司募投项目乌拉盖电厂有哪些技术亮点?
答:公司募投项目苏能锡电2×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国际首台、国内首创百万千瓦褐煤发电机组项目,参数高、容量大。能够确保“三低”,即低煤耗、低排放、低水耗;并积极争创“三高”,即高寒施工典范、高参数褐煤发电应用典范、高质量国家优质工程典范。

问题十:公司风电业务的建设进展情况?
答:公司已发布关于投资建设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的公告,拟投资约16.2亿元人民币,建设苏能正镶320MW风电项目,计划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6.7MW的风电机组和10台单机容量为10MW的风电机组。

问题十一:公司产品毛利率是否会有提升?
答: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2.98%,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区域与产业结构优势,持续提升自身毛利率水平。

问题十二:公司所在行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会?主要产品未来3年价格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目前形成了煤炭、火电、新能源三大业务体系,并积极开拓战略性矿产资源业务。作为国有上市企业,公司肩负着江苏省能源保障的责任,持续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战略转型初见成效。未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将及时关注市场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十三:公司有哪些设备支出计划,资本开支的节奏和规模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将紧密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资本支出计划将基于自身主业,围绕“一核两极”发展方向展开。
A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产能释放进度**:
   - 公司电力在役装机容量为2780MW,火电装机容量为2700MW。
   - 在建火电机组装机容量为3320MW,包括苏能锡电2×1000MW和苏能白音华2×660MW发电机组。
   - “十四五”末,预计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8200MW,其中火电6000MW,新能源2200MW。
   - 苏能锡电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6%,预计2025年投运。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新能源业务,包括光伏和风电项目,以及储能领域的发展。
   - 智慧矿山的发展,提升煤炭开采效率和供给能力。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
   - 调研中未提供具体的竞争情况分析,但提到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布局,这可能表明公司在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
   - 国产替代的空间可能存在于提高能源自给率和降低对外依赖的战略中。

4. **行业景气情况**:
   - 公司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包括煤炭、火电、新能源三大业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业务的开拓。

5. **销售情况**:
   - 调研中未提供具体的销售数据,但提到了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区域与产业结构优势,提升毛利率水平。

6. **成本控制**:
   - 通过发展智慧矿山和提升煤炭开采效率来降低开采成本。

7. **产品定价能力**:
   - 调研中未明确提及产品的定价能力,但毛利率的提升可能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上有一定的优势。

8. **商业模式**:
   - 公司聚焦煤基产业链主业,同时发展新能源与战略性矿产资源两大新增长极。

9. **坏账情况**:
   - 调研中未提及坏账情况。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2023年研发费用3.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69%,获得了多项科技奖项和发明专利。

11. **护城河**:
    - 作为国有上市公司,公司在能源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原材料**:
    - 调研中未提及具体产品名称,原材料主要涉及煤炭和新能源相关的资源。

13. **题材**:
    - 新能源发展、智慧矿山、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等。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高达117.87%,未来分红将兼顾股东利益和公司可持续发展。

15. **经济环境与业绩预期**:
    - 需要考虑当前经济环境对能源需求的影响,以及公司在新能源转型和智慧矿山方面的进展。

在分析时,应保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对于调研中仅有精神纲领没有具体实施的回复。同时,考虑到公司的高分红比例,这可能对公司的现金流和再投资能力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