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佳伟创2024-05-29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捷佳伟创2024-05-29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29 捷佳伟创 - 业绩说明会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6.89 1.69 2.09% 199.31亿 2.7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58.95% 58.95% 22.42% 22.42% 17.28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7.52% 27.52% 17.28% 17.28% 11.2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85 4.90 82.57 130.0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428.16 85.15 63.91% -0.02% 7.93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4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91亿 2025-03-31 预计:净利润230000-310000 公司在手订单在报告期内持续验收转化为收入所致。
参与机构
参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先进制造‘创’未来”主题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调研详情
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谭湘萍女士对公司基本情况、成长创新、社会责任、未来战略等方面作了全面介绍。与会高管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对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复,问答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公司如何看待目前光伏行业的严峻局面?公司目前为止订单执行情况如何?二季度以来有继续接新单吗?HJT的成本是否与TOPCon持平?公司怎样看待这两条技术路线?谢谢回复指教!

答:光伏短期看供需比有所上升,竞争加大,但是从长期来看,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落后和高成本产能会逐步淘汰,供需关系会逐渐改善,高效技术的优质产能则会引领市场发展。目前公司的订单都在正常执行当中,一季度订单主要是P型向N型的改造,二季度主要为新建TOPCon的订单,订单比预期好。

现在看TOPCon还是更有成本优势,HJT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价格不太敏感的欧美等发达地区市场会是一个销售方向。未来光伏市场可能是一个TOPCon、HJT、BC等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市场,公司布局了各条技术路线的设备,可以满足下游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谢谢!

2、请问左总,现在很多设备上切入电池片设备,如先导智能,晶盛机电,并且也说能做整线交付,宣称的转换效率也有26%以上,请问公司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答:公司是全球太阳能电池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顺应降本增效的行业趋势,准确把握光伏电池技术革新,积极布局TOPCon/XBC/HJT/钙钛矿及叠层等电池技术,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多技术路线整线供应能力的企业,公司在每一个工序段进行了全面布局,可以满足未来多元化的需求,保证公司长期持续发展。

此外公司还具备工艺整合的优势、生产整合的优势、研发创新的优势、售后团队的优势以及客户资源优势。在工艺整合上,公司拥有全技术路线全工艺段的布局,并在各工序段都获得了头部客户的认可;在生产管理上,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生产及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在研发创新上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将设备研发与电池制造工艺研发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截止2023年末公司拥有61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3项,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的售后服务团体,能够为客户提供生产线的高水平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支持等增值服务;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与主流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主流企业的合作,促进公司研发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性能的持续提高。谢谢!

3、请问金总,在行业普遍下调产能稼动率的大背景下,公司对于已发出货品能否如期验收或者无法收回货款有什么考虑。

答: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收款一直是公司业务开展的重点。公司PERC设备大部分已经验收回款了,相关库存减值已经计提。现在公司绝大部分订单是TOPCon,在客户结构中,头部企业占大头,回款风险较小,目前公司订单都在正常验收,同时公司对订单的回款施加了措施,在订单签订时,对客户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分级的客户有不同的付款条件;在订单执行期,公司会时刻关注客户经营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公司设备在出货前可以收到60%左右的设备款,以降低回款风险。谢谢!

4、请问公司如何看待光伏行业电池产能过剩这一问题呢?

答:随着光伏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P型转N型的技术迭代,带来光伏企业对于N型电池优质产能的快速扩产,短期供需比有所上升,竞争加大。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竞争态势下,落后和高成本产能会逐步淘汰。从这个角度上看,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的,先进产能并不会过剩,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会有利于度电成本的下降推动光伏降本增效,给行业需求带来更大的刺激。谢谢!

5、公司23年经营性现金流那么好,而24年1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负的原因。

答:公司收款分为新签订单的预收款和设备的验收款,2023年经营性现金主要是由于新签订单大幅增长、业务规模扩大,导致预收货款和采购付款均呈较大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正35个多亿。今年1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转负主要是今年1季度支付采购原材料款增加所致。谢谢!
A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所提问题的综合分析: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 公司目前订单执行情况良好,一季度订单主要是P型向N型的改造,二季度主要为新建TOPCon的订单,订单比预期好。
   - 公司在客户结构中,头部企业占大头,回款风险较小,目前公司订单都在正常验收。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公司积极布局TOPCon/XBC/HJT/钙钛矿及叠层等电池技术,具备多技术路线整线供应能力,满足下游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
   - 光伏市场可能是一个TOPCon、HJT、BC等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市场,公司布局了各条技术路线的设备,可以满足发达地区市场的需求。
   - 国产替代空间方面,公司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工艺整合、生产整合、研发创新、售后团队和客户资源的优势。

4. **行业景气情况**:
   - 短期供需比有所上升,竞争加大,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升级迭代,落后和高成本产能会逐步淘汰,供需关系会逐渐改善。

5. **销售情况**:
   - 公司与主流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具备较强的市场销售能力。
   - 公司设备在出货前可以收到60%左右的设备款,降低回款风险。

6. **成本控制**: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生产及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7. **产品定价能力**:
   - 公司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客户资源优势,能够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主流企业的合作,促进研发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性能的持续提高。

9. **坏账情况**:
   - 公司对订单的回款施加了措施,对客户进行分级,针对不同分级的客户有不同的付款条件,以降低回款风险。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截止2023年末公司拥有61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3项,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

11. **护城河**:
    - 公司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全技术路线全工艺段的布局,以及工艺整合、生产整合、研发创新等优势。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的原材料**:
    - 调研中未明确提及具体产品名称及依赖的原材料。

13. **题材**:
    - 公司涉及的题材包括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多技术路线布局等。
    - 优势:技术领先、市场地位、客户资源。
    - 劣势:可能面临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更新迭代快的风险。
    - 风险点:行业供需变化、技术路线选择、回款风险。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调研中未提及分红情况及计划。

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需要考虑行业供需变化、技术路线的发展、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公司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对于调研中仅有精神纲领没有具体实施的回复,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不要过于乐观。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