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6-20 | 斯菱股份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电话交流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60.96 | 6.48 | 0.48% | 115.50亿 | 4.9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9.78% | 19.78% | -1.20% | -1.20% | 23.7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3.08% | 33.08% | 23.76% | 23.76% | 0.65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44 | 8.38 | 75.29 | 888.82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57.21 | 109.54 | 19.52% | -0.11% | 0.4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02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兴证全球基金,富安达基金,上海证券,国泰基金,微积分基金,诺德基金,中泰证券,德邦基金,长江证券,永赢基金,中信建投,朱雀基金,华夏基金,西部证券,广发基金,中汇人寿,阳光资管,方正机械 |
调研详情 |
1、斯菱的客户构成有哪些? 答:汽车零部件市场按使用对象分类,可分为售后市场和主机市场。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高端售后市场,以独立品牌商、大型终端连锁为主;主机市场最终客户以境内主机厂及其一级供应商为主。 2、斯菱如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 答:公司自主研发出适合“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响应”的柔性生产线,在满足产品品质的同时,根据产品订单总量和批量的变化及时匹配生产能力,使得设备运行灵活并能实现快速换型,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保证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使公司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及议价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柔性制造能力,通过设备本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利用数字化系统的协同性,让公司柔性制造能力迈上新的台阶。 3、斯菱如何提高主机市场的销售占比? 答:主机市场是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司一直在积极拓展优质项目。公司募投项目的“年产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629万套高端汽车轴承的年生产能力,有助于公司扩大高端智能产品的产能,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生产经营能力,为公司争取主机市场项目打好基础。 4、除了泰国,斯菱是否有其他全球化布局的规划? 答:经过多年的业务积累、并购整合,公司已实现北美、欧洲、亚洲等境外主要售后市场销售渠道的全覆盖。目前,公司已初步建立北美市场的本地服务能力,可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完善的销售服务。公司将根据行业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及客户需求及时调整,以完善公司全球化产业布局。 5、斯菱各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是多少? 答:公司将产品按应用场景进行分类,将应用于制动系统的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等产品划分至“制动系统类轴承”;将应用于传动系统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驱动电机轴承等产品划分至“传动系统类轴承”;将应用于动力系统的涨紧轮系列轴承和单向皮带轮等产品划分至“动力系统类轴承”;把工程机械用轴承、农机轴承和农机轴承单元等产品归属到“非汽车轴承”。目前,制动系统类轴承占76.87%,传动系统类轴承占比12.87%,动力系统类轴承占比7.47%,非汽车轴承占比1.58%。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分析:斯菱股份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售后市场和主机市场。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柔性生产线,适应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模式,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周期。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柔性制造能力,提高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 未来增长点分析:公司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在于拓展主机市场项目,提高高端智能产品的产能,丰富产品结构,提高整体生产经营能力。此外,公司已实现北美、欧洲、亚洲等境外主要售后市场销售渠道的全覆盖,未来将根据行业情况、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及客户需求及时调整全球化产业布局。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分析:国内同行业竞争者众多,但斯菱股份凭借柔性制造能力和优质客户资源,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在国外市场,公司已初步建立北美市场的本地服务能力,为当地客户提供更完善的销售服务。随着国产替代的推进,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4. 行业景气情况分析: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景气度有所波动。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高品质轴承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利于斯菱股份在未来的发展。 5. 销售情况分析:公司在国内售后市场和主机市场均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制动系统类轴承占比最高。同时,公司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已初步建立北美市场的本地服务能力。未来,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推进,国内外销售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6. 成本控制分析:斯菱股份通过自主研发柔性生产线、优化生产过程等方式,实现了对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 7. 产品定价能力分析:斯菱股份的产品定价能力较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竞争力。 8. 商业模式分析:斯菱股份采用以独立品牌商、大型终端连锁为主的客户构成模式,以及在主机市场与境内主机厂及其一级供应商合作的模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模式。 9. 坏账情况分析:由于斯菱股份主要客户为优质客户,因此坏账风险相对较低。但需关注客户信用风险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分析:斯菱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11. 护城河体现在哪里:斯菱股份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其优质的客户资源、柔性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这些优势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原材料分析:调研记录中提到的产品主要包括应用于制动系统、传动系统、动力系统的各类轴承以及工程机械用轴承、农机轴承和农机轴承单元等。这些产品所依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铜材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 13. 题材分析:斯菱股份涉及的题材包括汽车零部件、柔性制造、全球化布局、高性能轴承等。这些题材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综合以上分析,斯菱股份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凭借其优质的客户资源、柔性制造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优势,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未来一年内,公司有望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