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1-06 | 华培动力 | - | 路演活动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83.36 | 6.55 | 1.67% | 77.22亿 | 2.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9.16% | -19.16% | -61.97% | -61.97% | 4.30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4.32% | 24.32% | 4.30% | 4.30% | 0.6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41 | 15.63 | 97.64 | 2.43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16.97 | 116.50 | 40.61% | 0.18% | 0.14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5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13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1800-2400 | (一)主营业务影响1、量产计划的波折:公司部分客户因生产规划调整、技术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因素,延迟了原定的量产计划,对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2、收入结构的变化:2025年上半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改变,对公司综合毛利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参与机构 |
上海深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英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联社,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1、动力总成的主要业务及未来发展走向 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的相关产品,主要为全球汽车的涡轮增压器提供放气阀组件等核心零部件,公司产品面向全球终端市场,公司认为未来几年这块业务能保持平稳增长: 尽管近些年受到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的影响,但在燃油车的市场中,涡轮增压器相较于自然吸气技术已成为主流车企及市场普遍认可的降低内燃机油耗和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主要技术措施,也使得涡轮增压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在增量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市场中,近年来,纯电汽车的销量虽然更多,但增长率已经有所减缓,而混合动力及增程式汽车未来有望呈现更快的增长,混合动力车仍然需要使用涡轮增压器。 从竞争格局上来说,公司动力总成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将少有新进投资者,也有利于公司行业优势地位的不断巩固。公司将积极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利用自身成本优势,抢占存量市场,有效保障公司业务的平稳发展。 2、传感器的主要业务与现状 汽车传感器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公司传感器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商用车领域,主要产品涵盖全压力量程范围的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等多品类传感器及部分核心芯片。今后会在市场客户端,把握国产替代的大机遇。借助现有的客户资源,拓展海外市场以及乘用车市场。 公司已对整个组织结构进行更为深度的整合与优化,从纵向上的运营、人员、系统等管理层面,到横向的采购、供应链等的优化。同时,公司已完成了两大子公司的更名工作,这是为了在客户端利用整个华培原有的资源和影响力进行过渡与整合。 3、传感器业务的未来发展走向 传感器业务方面,公司将紧紧抓住“传感器国产替代”的时代机遇,进一步提升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全力实现乘用车市场的项目定点及份额增长: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在国内商用车传感器领域领先的行业地位及优势,利用已经建立的多品类传感器的供应能力,继续深耕现有客户,不断增加传感器的品类供应,提升单车价值量。同时积极开拓国内的乘用车业务,打开乘用车传感器的市场空间,并紧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步伐。 另外,公司将继续积极利用外延式并购的方式,寻求国内及海外汽车传感器品类的扩充及传感器规模体量的扩大以实现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传感器领域的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公司未来也会继续保持稳定的研发费用投入,来保障公司传感器发展战略的实施。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触觉感知和力觉控制方面。MEMS压力传感器及芯片技术在这一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机器人手指的应用中、人形机器人的内部压力检测,监测其关节和驱动系统的压力状态。公司将利用现有在MEMS压力传感器及芯片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去迎接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包含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的热管理系统是未来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公司的关联企业已在相关领域与业内某海外大厂开始进行业务接触。 4、公司业绩情况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508,720.1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866,258.6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839,404.48元,同比上升2,871.04%。 5、公司研发端进展及资金来源 目前,公司的传感器产品主要集中于发动机系统、尾气排放系统、车身系统,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带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公司将更加注重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的产品布局及产能扩充。同时,公司也正利用公司已有的车规级Mems压力芯片和硅应变计的自主设计及封装测试的能力,寻求从玻璃微熔MSG高压压力传感器向六维力矩传感器延展的研发突破。公司期待抓住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和机器人时代的发展机遇。 动力总成方面每年给公司提供了稳健增长的现金流,是公司的根基。同时,公司积极通过银行贷款以及上市公司能够获取的金融工具等方式获取资金。 6、公司海外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汽车的动力总成类产品中,通过博格华纳、盖瑞特、三菱重工、德国大陆等全球知名供应商,销售至全球大多数中高端车型,具备较好的全球客户关系网络。在此期间,公司培养了拥有丰富海外销售经验的团队。 为配合公司出海的战略考虑,公司已设立了海外事业部,负责北美及欧洲为主的海外市场拓展的领导与组织、以及公司的整体市场拓展/BD工作的统筹、协调与协同管理,针对欧洲及北美市场的重要客户,寻求重点突破。公司相信上述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海外与国内的文化、法律等差异,达成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