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1-07 | 九州一轨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35.70 | 1.15 | - | 14.68亿 | 1.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5.72% | 1.98% | -426.73% | -278.43% | -13.09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4.84% | 25.26% | -13.09% | -12.29% | 0.4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9.30 | 22.91 | 119.50 | 50.0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11.55 | 640.42 | 14.00% | 0.14% | -0.3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8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54亿 | 0.25亿 | 2024-09-30 | 预计:净利润800-1200 | 公司的存量订单充足,2024年施工项目增多,营业收入有所增加。同时公司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加大回款力度,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制定合理降本增效措施,费用降低。 |
参与机构 |
国信证券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发展历程 回复: 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曾用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合力建设的新型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后,公司经历多轮融资,成功引入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国奥时代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惠州展腾新兴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股东,多元化的股东所有制结构,将国有资本的雄厚优势和创投基金的灵活机制完美结合,形成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了企业内部控制能力,提升了外部市场开拓能力。 2023年1月18日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新噪声法时代下科创板首只轨道交通声学环保新股。公司深入研究声音的物理特性和信息特性,在物理防治和声纹信息两大业务方向上完成了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实现了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向数据服务商的转变,业务格局从新建线路占主导转变为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提升并重。 二、公司产品毛利率情况? 回复: 根据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主要产品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的毛利率为44.76%,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的毛利率为34.87%。 公司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等各种方法降本增效,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应用领域,积极研发新产品,逐步改善毛利率水平。相信随着行业环境转好,并且公司新开发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推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会有所提高。 三、公司客户主要是? 回复: 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与业主单位。比如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大型国有工程企业下属的工程局等。 四、目前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何? 回复: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谨慎,应收账款管理严格。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压力较大,为应对这种情况,公司一直在加紧催收回款,并且从源头上筛选优质客户和订单,另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与业主单位多为大型国央企,虽然付款会延期但最终形成真正坏账的概率不大。 政府化债政策的逐步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对轨道交通行业或产生积极影响,我公司的项目回款情况有望得到改善。公司将持续关注相关政策落地情况,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跟踪和核对应收账款确保款项的及时收回。 五、“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介绍及进展? 回复: 公司利用七年时间研发了“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该系统由四个核心部分组成: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和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以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平台,通过集成轨道声纹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动态和静态检测系统,实现全线网轨道设备状态全时全域感知;以运维决策模型库为基础,综合应用设备基础数据、状态数据和生产数据,实现轨道设备维修决策智慧化,通过工单驱动实现轨道运维闭环管理。 公司已在部分城市布局试验线多年,收集实际运行数据并用这些数据校验模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得以保障。除了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该系统外,公司未来也将在电力、矿山隧道等领域积极探索应用场景。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