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2-26 | 东亚药业 | - | 电话会议,线上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31 | - | 22.98亿 | 1.2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5.85% | -45.85% | -128.78% | -128.78% | -3.64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5.37% | 35.37% | -3.64% | -3.64% | 0.6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0.92 | 34.68 | 106.45 | 2.1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44.79 | 60.73 | 46.33% | -0.09% | -0.0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7-15
报告期
2025-06-30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8.73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3500--2800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首个制剂批件,标志着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同时为公司后续制剂注册证书申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报告期内,导致公司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收入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相关政策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品终端需求变化较大,叠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变化、库存压力等的影响,导致公司部分产品面临了需求减少的压力。上述情况,导致公司本报告期毛利额同比减少3,000万左右。(二)资产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公司的运营管理现状、经营业绩数据、资产负债结构、市场格局变化以及持续经营预期等综合因素考虑,公司拟对可能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主要包括:预计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本报告期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万元左右。虽然公司经营面临行业周期波动等诸多挑战,但公司制定并持续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以积极应对国内外医药行业复杂多变的环境。公司一方面积极稳守主导产品的市场销售并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努力维持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全力推进制剂业务的稳步落地。同时 |
参与机构 |
金鹰基金,新华资产,博远基金,鹏扬基金,汇丰晋信基金,民生加银基金,宝盈基金,合晟资产,山西证券 |
调研详情 |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的介绍 1、公司基本情况 浙江东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5177.SH),创建于1998年,于2020年11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台州市管理创新十强企业”等称号,曾多次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公司在浙江三门、浙江临海、江西彭泽建设了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基地;在上海张江和杭州下沙分别设立了原料药、制剂、合成生物学医药研发平台;正在浙江三门新建大健康产业综合性生产基地。 公司多个产品已通过CGMP认证、EDQM认证、PMDA认证等国际药品规范市场认证,与欧美、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公司将继续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实现既定的经营计划,将继续努力提高质量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全力推进生产精细化管理、加强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严抓制度流程,加强审计监督,以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促使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主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 第二部分:投资者问答 问1:公司的发展战略2025年是否有新的变化? 答: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原料药为中心,往前伸,向后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即公司在继续稳固和加强原料药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往前加大材料化学、中间体的布局,往后加大仿制药、改良型新药、创新药、医美、保健品大健康领域的投资力度,为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努力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产品,最终实现特色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将公司打造成大健康产品综合提供商。 问2:2025年-2026年股权激励目标是否会调整? 答:公司暂时没有修正股权激励目标的考虑。 问3:公司2024年度存货计提1.3亿的原因? 答:由于中间体、原料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下游市场中一些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公司部分产品面临了需求减少的压力,同时由于公司相关产品截至2024年年底的库龄已较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基于财务谨慎性角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公司对部分产品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问4:IPO募投项目2023年已经完工,目前产能利用率情况? 答:2023年IPO募投项目是公司老项目的产能改扩建,目前产能利用率比较高。 问5:公司可转债募投项目目前建设进度如何? 答:截止目前公司两个项目的厂房都已结顶,正在设备安装阶段。另外,制剂项目相关的药品注册证报批和工厂的药品生产现场核查,都在同步推进。 问6:公司与海外客户合作的稳定性? 答: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韩国、日本等规范市场。进入规范市场客户供应链的门槛较高,客户选择原料药供应商会综合考虑环保、安全和质量的可持续性、价格等因素,并且批件备案过程需花费3-4年的时间,因此双方合作一直较为稳定。 问7:未来分红的安排? 答:公司自上市以来每年持续稳定进行现金分红,未来会根据法律法规、公司的章程以及公司经营发展计划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努力回报广大的投资者,可持续关注公司公告。 问8:头孢克洛的酶法工艺优势? 答:目前公司的头孢克洛原料药和头孢丙烯原料药应用了生物酶法的生产工艺,其优势主要是环保、安全。有效提升生产流程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公司的环保成本,对于期间管理成本有良好改善作用。 问9:可转债距离到期时间还久,想问一下公司接下来有何打算? 答:公司可转债目前的转股价是20.28元/股,根据《募集说明书》,触发转股价下修情形是可转债存续期内股票在任意连续30个交易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90%即18.25元,触发可转债强赎情形可转债存续期内股票在任意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当期转股价130%即26.36元。 由于目前可转债存续期还较长,公司会持续关注股票价格是否满足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相关情形的条件达成情况,如果达到相关条件的,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相应的披露及审议程序,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