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3-25 | 电气风电 | - | 路演活动,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3.48 | - | 171.73亿 | 8.3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4.04% | 64.04% | 11.61% | 11.61% | -24.6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5.74% | 15.74% | -24.61% | -24.61% | 1.2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6.03 | 28.84 | 135.33 | 0.93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923.08 | 629.37 | 83.52% | -0.21% | -1.53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3.08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国海证券,中泰证券,长城证券,长江证券,其他在线投资机构人员,西部证券,国信证券,嘉合基金,平安证券,中国国际金融,财通证券,浙商证券,摩根士丹利,红杉资本,海通证券,太平洋证券,中信证券,长盛基金,中信建投,朱雀基金,国联证券,国金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华西证券 |
调研详情 |
1、公司如何看待未来三年风电市场的发展前景? 答:2025年至“十五五”期间,新能源装机中预计风电装机的占比将逐渐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2、公司目前有哪些增加盈利方面的举措? 答:在目前整个风电市场仍处于白热化价格竞争的背景下,公司将积极推进以下措施:一是致力于提高风机可靠性,提供“好品质,可信赖”的风机产品;二是通过优化订单结构,提高盈利性较好的海上和海外订单体量;三是坚定推进“一体两翼”布局,在驱动链、混塔、叶片等核心零部件方面进一步技术穿透,以优化成本并保障交付,同时加大后市场服务的拓展力度以提高其贡献度;四是加快风资源的滚动开发节奏以尽快转让实现收益,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好支撑。 3、公司在供应链、技术降本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部分零部件通过提高国产化率还有一定的降本空间,比如PLC、大兆瓦主轴承以及齿轮箱滑动轴承。同时,公司在传统商务降本的基础上,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在技术方面与供应链的协同降本,以在保证质量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技术优化,比如对零部件的原材料、工艺等方面与供应商进行深度协同降本;另一方面是全业务流程降本,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整个产业链,包括为特定风电场进行定制化设计,以及在物流、运维方面优化大兆瓦风机的针对性方案。 4、公司预计2025年的订单获取情况? 答:订单获取情况将取决于今年行业的整体招标规模,公司目标是将继续保持海上领先的优势,同时保证陆上市场有稳定份额,并积极推进海外市场拓展。 5、上海深远海资源竞配进展情况,公司有哪些优势? 答:目前公布的三个预备项目总容量达5.8GW。其中上海市深远海海上风电分四个标段进行竞配,总容量为430万千瓦;横沙海上风电一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65万千瓦;崇明海上风电一期项目规划装机容量85万千瓦。 公司作为全国海上风电龙头企业,同时也是上海市国资委所属的市属装备企业,将积极地参与竞争性配置申报工作。 6、未来深远海风电的规划? 答:目前国家已批复下发多个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海南、浙江等地,短期内以示范项目引领为主。 7、公司山东N2项目进展? 答:该项目正在推进过程中,目前投资开发形式尚未最终确定,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工并进行实际建设工作,力争2027年实现全容量并网。 8、目前主轴承国产化率进展情况,主轴承成本占整机成本的比例? 答:目前陆上大兆瓦风电机组已批量使用国产化主轴承,海上机组还没有到大批量运用阶段。根据不同的机型以及技术路线,主轴承占整机的成本比例不同。 9、新能源发电全面入市交易新政发布,对公司业务开展的影响? 答:随着该市场化新政出台,风机价格预计短期内无大幅回升趋势。对公司来说,在持续降本控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聚焦提升机组的质量和客户服务,努力提供适配市场化交易的风电机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度电成本的发电机组。 10、公司如何看待风能开发与深海科技、海洋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模式? 答: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而海上风电与深海科技领域如海底资源开采、能源岛、海洋养殖、绿色化工等存在互补关系。海洋经济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在整体经济体量中的占比将会有很大提升。公司在探索和开发海上风电的同时,也会考虑与海洋经济其他行业进行关联,通过产品耦合,形成互补发展模式,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