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0 | 乐普医疗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47.19 | 1.37 | 4.14% | 211.38亿 | 0.6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9.67% | -9.67% | -21.44% | -21.44% | 21.7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64.03% | 64.03% | 21.73% | 21.73% | 11.12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19 | 19.72 | 77.19 | 2.65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88.74 | 87.80 | 32.00% | 0.05% | 4.8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4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9.02亿 | 2025-03-31 | 预计:净利润26500-39500 | 1、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心血管植介入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药品板块中制剂业务受零售渠道库存清理影响,产品发货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2、拟对应急产品相关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报告期内优化部分非战略核心业务人员,产生一次性大额支出,同时也进行了组织架构重塑。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上海行知创业,深圳尚诚资产,恒盈资本,中融信托,摩根士丹利基金,中泰证券,中航基金,上海慎知资产,昆明华辰投资,北京宏道投资,弘晖基金,泰康资产,上海高毅资产,德邦证券,招商基金,中信建投证券,建信基金,北京颐和久富投资,汇信聚盈私募基金,上投摩根基金,KTF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中信证券,海富通基金,朱雀基金,Sequoia Capital,中信证券资产,上海世诚投资,上海同犇投资,万家基金,农银人寿保险,长安汇通,上海小熙投资,上海喜世润投资,博远基金,平安银行,中国人保资产,东方证券资产,江海证券,ARIOSE CHINA GROWTH FUND,北京信复创,TEMASEK FULLERTON ALPHA PTE LTD,海岸号角私募基金,福州三鑫资产,创金合信基金,循远资产,贝莱德基金,中融汇信期货,西部利得基金,富国基金,西南证券,浦银安盛基金,申万宏源证券,橡果资产,交银施罗德基金,天弘基金,宁波宁聚资产,华安证券,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广汇缘资产,华宝信托投资,东北证券,上海汐泰投资,富安达基金,浙江韶夏投资,苏州景千投资,同泰基金,华宝信托,五矿国际信托,华夏财富创新投资,雷钧资产,泓德基金,长江养老保险,华宸未来基金,兴华基金,上海混沌,中邮证券,青榕资产,华能贵诚信托,上海环懿私募基金,国泰基金,浙商控股集团,LAKE BLEU PRIME HEALTHCARE MASTER FUND LIMITED,OrbiMed,瑞银证券,长江证券,国盛证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国信证券,平安证券,长安基金,苏州云阳宜品投资,苏州高新私募基金,玄元私募基金,中金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高盛证券,上海伯兄投资,长盛基金,华福证券,上银基金,华泰证券,广发基金,上海名禹资产,BRILLIANCE-BRILLIANT PARTNERS FUND LP,中国人民养老保险,东方基金,华夏久盈资产 |
调研详情 |
公司介绍: 各位投资者上午好,感谢大家来参加业绩说明会,我先介绍一下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和2025年展望。 2024年公司总体营收同比下降23.52%,其中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同比下降9.47%,主要是因为体外诊断业务降幅较大,冠脉植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分别同比增长6.35%和44.03%。药品板块营收降幅较大,其中原料药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4.99%,该部分对利润影响不大,制剂业务营收降低46.50%,主要是院外药品四同政策影响和院内氯吡格雷集采降价导致。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板块营收同比下降19.24%,主要是血氧类产品需求降低。同时受商誉和特定资产减值损失2.51亿影响,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37%。 2024年大环境不好,企业也做了很多改变。公司整体员工减少1409人,主要是对乐普诊断及乐普云智的研发生产人员、药品板块的营销人员和中后台人员进行了优化,目前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公司过去将营销任务直接给到省区经理,现在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任务直接分配到每位销售,同时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此外,公司关停了持续失血、前景不明朗的子公司。医药行业政策频出,未来政策不可预期,现下看2024年已经过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主要看政策风向和公司自身努力。 中美经贸博弈对公司影响方面,海外市场而言,公司有不到1000万美元OEM的B2B订单,利润影响很小;国内市场而言,关税政策可能会进一步促进行业内部分产品进口替代,对我们有潜在利好的可能性。 2024年公司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7.35亿,现金流相比利润端稳定,2024年拟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合计6.88亿,从利润分配角度,注重股东回报。 公司对2025年谨慎乐观。药品板块正逐渐恢复,如果全年按出货同比增长30%预计,制剂业务收入18亿左右,受氯吡格雷降价影响部分,公司正努力通过产品多元化回补。医疗器械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0%左右,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冠脉植介入、外周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预计同比增长10-15%左右,增量部分除先心封堵器外,主要依靠TAVR、外周药球、外周切割等产品,而外科麻醉和IVD业务预计维持稳定。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板块预计同比增长15%左右,增长来自于合肥高心医院和北京爱益普,乐普云智这部分有一些外贸业务,关税影响还不清楚,但中美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小。此外,公司首款皮肤科注射剂产品聚乳酸真皮注射填充剂预计今年二季度末左右获批,透明质酸钠注射剂预计年中左右也会获批,目前我们正积极准备营销队伍建设。 提问环节: Q1. 今年的利润率情况如何预测?如何平衡新产品的投入和利润率? 公司内部对各业务板块有利润率考核,针对已上市产品业务的考核指标,如冠脉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外科麻醉、诊断、云智都已经下达,必须保障指标完成。齿科、眼科这部分的战略是稳中求进,不应额外损失利润。药品板块含原料药整体毛利率原先接近70%,现在受氯吡格雷降价影响,2024年整体毛利率下降近15个百分点。现阶段主要是控制制剂销售费用,减少无效研发,尽量降低对利润率的影响。对于刚上市的新产品,公司将计划投入的销售费用率控制在30%以内,这些高毛产品一般利润率表现较好。目前公司还没确定皮肤科注射剂类产品营销投入计划。对利润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于政策变化,这方面公司无法把控预测,但公司会控制成本费用以尽量保持现金流健康。 Q2. 今年是新品耕耘的年份,利润是不是在2026年会有较大增长? 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可能主要来自于结构心、皮肤科、神经调控这些业务,传统医疗器械产品预计维持整体10%左右收入增长,2026年利润情况目前无法预期。 Q3. 今年到目前为止,预计的新一轮国采还没确定,是否现在集采的趋势变温和了? 集采可能会温和些,不一定会有淘汰,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实施上各省差异性很大,不排除某些产品在部分省份有特殊情况。 Q4. 公司如何看待中美关税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方面? 公司出口美国业务很少,只有不到1000万美元的委托加工业务,公司产品海外原材料美国产地很少,因此对公司外贸业务目前看没有负面影响。美资医药企业在国内市场销售可能会受影响,未来部分产品国产替代进程可能会提速,这部分对公司来说是机会。 Q5. 今年器械板块核心产品增长预期如何?TAVR今年销售预期和规划如何? 今年心血管植介入新产品包括TAVR和外周类产品,TAVR目前推广比较顺利,公司TAVR有两个核心特点,第一是短瓣架,第二是可回收,在医生放置的时候有操作优势,一季度TAVR实现2000万收入,目前主要是进院比较慢。外周植介入新产品下达的销售目标是5000万,目前产品正在各地挂网中。冠脉/外周植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新产品下达的销售目标总体是2.5亿,是否能达成现阶段不确定。目前冠脉切割球囊集采还没落地,公司有几款新上市药球缓冲,冠脉植介入业务下达的销售目标是同比增长10%。 Q6. 无创血糖仪今年销售情况如何? 直面消费者的产品,需要更谨慎一些,目前正在1万多健康人群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测试。 Q7. 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公司哪些品类机会更大一些?外资的代理商是否有转变方向的情况出现? DSA、起搏器、吻合器、中心静脉导管等产品,公司可能会有机会。但政策变化也较难预期,需要做好各方面准备。 Q8. 心泰今年增长目标是多少? 封堵器类产品的增长目标是30%,TAVR的销售目标是2亿,但能否达成存在不确定性。 Q9. 公司IVUS预计年内获批,这个产品公司有什么目标? 产品预计四季度拿证,IVUS是PCI目前主要腔内影像学产品,如果海外竞品在美国生产,可能会有进口替代机会。 Q10. 民为产品的研发进展如何? 民为GLP-1/GCGR/GIP-Fc 融合蛋白候选药物 MWN101 注射液已完成肥胖和 II 型糖尿病的二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扩组,该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 GLP-1/GCGR/GIPFc 三靶点 GLP-1 类产品。候选药物 MWN105 注射液、MWN109 注射液目前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MWN109注射液一期临床试验接近尾声,临床进度略快于MWN105 注射液,MWN109注射液同时在澳洲也开展了一期临床。MWN109 片已向CDE 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 MWN105 注射液和 MWN109 注射液获得美国 FDA 临床试验批文,这两个品种公司希望未来将海外权益BD出去,目前没有自主开展大规模海外临床的计划。 Q11. 在展会看到公司布局了脑机接口业务,公司这部分的规划? 脑机接口未来较难判断,可能会与公司其他业务结合,比如神经调控业务,目前处于孵化培育阶段,有创脑机接口也在进一步评估中。 Q12. 结构心增速目标放缓了,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季度封堵器业务收入增长在现有手术量下符合公司预期,今年结构性心脏病业务收入增长除封堵器外,主要由TAVR驱动,但高价产品入院受DRG影响放缓。 Q13. 冠脉支架目前情况如何? 冠脉支架被纳入国采降价后,营销队伍销售积极性低,导致公司近年来冠脉支架市占率未达预期,去年起公司从战略上重视冠脉支架业务,冠脉支架市占率持续提升。 Q14. AI业务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方面,之前公司自研并上市了人工智能心电产品,但商业化后效果并不如公司之前预期,主要是国内很难对软件服务进行单独收费。后续公司会更多把人工智能技术嫁接到硬件设备上,比如AI血糖监测、AI心超等,通过销售硬件实现收入。此外,公司也尝试了AI配镜系统,通过AI验配助力OK镜销售。 Q15. 公司有好几款DSA产品,目前有以旧换新政策,公司是否会加大推广? 之前公司DSA产品销售不太好,主要是一些出口业务。目前在中美经贸博弈背景下,医院对国产设备需求增加,因为设备需要长期维护,医院希望更稳定些,所以这个产品可能存在一定机会,公司也会努力去争取。 Q16. 在电生理产品方面,未来销售策略是什么样的? 围绕电生理技术平台,公司研发有不少布局,相较于心脏电生理平台的CRM/电生理管线,公司更重视神经调控管线。其中,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预计今年可以取证,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目前临床已接近尾声,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目前正在临床阶段。CRM/电生理管线中,房颤冷冻球囊(CBA)和房颤电场消融(PFA)目前都在临床阶段,心脏电生理从竞争格局看,赛道已经过于拥挤,未来市场开拓较难,神经调控赛道竞争格局良好,市场开拓意义更大。 Q17. TAVR国内产品比较卷,公司的销售策略如何? TAVR手术量还在增长中,但增长速度放缓了,主要还是受价格因素影响。目前看公司产品临床反馈很好,公司拟通过合理定价,以提升产品普及率,希望先把手术量做起来,随后再提升市场份额,目前公司产品推广还比较顺利。感谢各位投资者的参与,谢谢!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