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2 | 远光软件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7.53 | 2.99 | 0.45% | 109.92亿 | 1.5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87% | 0.40% | -5.20% | -14.90% | 12.84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55.61% | 53.12% | 12.84% | 24.45% | 13.3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7.45 | 35.39 | 87.21 | 64.48 | 0.0727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05.82 | 246.22 | 13.36% | 0.00% | 3.1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70亿 | 0.57亿 | 2024-12-31 | - | - |
参与机构 |
西部证券 |
调研详情 |
1.智慧能源业务未来重点投入在哪些方面? 结合行业和市场趋势,公司智慧能源业务下一步重点投入的方向包括 AI大模型应用以及行业关键技术的研究突破: 1)在AI大模型应用上,远光软件将持续深化 AI大模型在智慧能源业务和产品中的应用,在应用方式上,通过嵌入式方式或者通过知识库及 RAG 方式,或采用单智能体或多智能体的方式等,提升智慧能源软件平台的理解、生成、决策等维度的能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应用场景上,重点聚焦电站监测预警处理、电站智慧运维、电力交易决策以及发电负荷预测等场景,提升智慧能源平台的预测分析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 2)在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上,结合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改的政策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深化行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如储能技术、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技术、电力交易决策技术以及碳监测碳足迹等技术,不断开展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公司智慧能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电改对公司业务有哪些影响? 在电力市场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市场主体面临着多资源类型、多交易品种、多交易窗口、多交易区域的高频协同交易局面,交易场景复杂多样。市场主体需要更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撑手段。 发电企业需要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性和多电源协同优化能力;售电公司需要加强负荷预测精度和现货报价决策能力;独立储能运营商需要完善成本核算、多市场收益测算和智能交易策略;虚拟电厂需要建立资源评估、多市场协同和调度控制能力。市场主体的能力提升需求,为公司的电力交易信息化带来重大机遇,重点落地场景包括:基于 AI的功率预测、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多能源协同交易决策、储能成本测算、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评估和多资源协同调度控制。 3.客户对于 AI 及大模型的需求是否显著增加,公司未来如何布局? 在 Deepseek 等 AI 领军企业的市场示范效应下,公司各行业客户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特别是聚焦于大模型技术与垂直业务场景的深度耦合需求,提出了明确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划和布局。 未来,远光软件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 AI 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依托远光研究院进行前沿技术预研、攻关,加快AI 中台研发,围绕企业财务、审计、供应链等业务场景,通过"智能体应用+嵌入式智能"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的策略,联合头部企业、高校、客户技术团队等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体验。 4.人工智能业务收入主要是哪些方面的? 人工智能业务的收入主要在人工智能的平台、技术底座、算法模型、智能体,还有人工智能的一些智能场景化的应用以及数据服务等方面。 5.2024 年利润下滑的原因,未来是否会持续下滑? 公司受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利润有所下滑。公司将进一步夯实能源电力行业市场的基本盘,并积极开拓非能源电力市场业务,以有效降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6.应收账款比较多,是否会有风险?如何控制?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能源电力集团,客户商业信用良好。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建立了多部门联合专项工作小组,优化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清理工作,以进一步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7.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的原因,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2024年度,公司强化往来款精益化管理,制定了往来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加强过程监控,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比增加 45,105.98万元,营业收现率同比增加约 18.5 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水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31,711.62万元。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往来款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往来款的周转效率。 8.人工智能的业务布局有哪些? 远光软件于2015年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持续迭代研发和客户实践应用,依托融合了全栈 AI技术能力的企业级复合 AI平台,研发了 900多款RPA机器人,发布了智能票据交收终端、智能 U 盾管家等智能设备,形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 3+N 业务模式。在大模型技术研究应用上,重点研究了 RAG、AI agent 等技术,发布了远光智言 2.0、大模型应用平台、智能体应用平台、数智人超级助理。围绕企业各类业务场景,发布了知识智能问答、数据智能填报、报告智能生成、数据智能分析、操作智能交互等系列智能体应用,提升了 DAP 产品智能化程度,在国网、南网、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大型国央企集团,以及西部矿业、华山医院、北大口腔等非电行业客户有着大量的应用案例。 9.人工智能业务的未来规划如何? 远光软件将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在 AI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重点方向包括:一是丰富完善 AI 中台,通过图谱增强 RAG,贯通完善 RAG 从数据采集、预处理到检索生成链路,对模型蒸馏、模型可信等方面进行研究验证,沉淀智能填单、智能报告等公共基础能力。二是推进 DAP 产品的规模化智能应用,依托数智人实现智能体快速构建和集中管理,提升数智人多轮对话、多模态交互等能力,完成批量规模化场景的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三是拓展电网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拓展 AI优化配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电价智能预测、线损智能检测等电网业务场景化智能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实现精准的需求侧管理。四是构建公司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与高校开展智能业务研究、数据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合作;强化与集团公司技术团队的协作,打造公司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