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5 | 睿创微纳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50.80 | 5.51 | - | 297.80亿 | 1.0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2.88% | 12.88% | 13.42% | 13.42% | 9.9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5.95% | 45.95% | 9.98% | 9.98% | 5.22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13 | 27.98 | 90.42 | 3.59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63.39 | 103.45 | 37.22% | 0.10% | 1.4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5.64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汇添富基金,申万宏源证券,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华夏基金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5年以来,公司国内外市场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新增订单持续向好,研发及生产交付等进展顺利。在去年一季度高基数的情况下,2025 年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13,651.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81.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2%。 公司深耕红外、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掌握多光谱传感研发的核心技术,创新驱动,赋能工业制造、应急安全、智能汽车、户外消费、低空经济、卫星通信等诸多领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研发和突破。从装备到工业,从工业到消费,公司致力于以技术进步为客户创造增量价值,持续拓展人类感知能力,让人们从更多维度发现世界之美。 二、问答环节 1、公司推出新一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公司近年来进行了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建立了战略解码-目标分解-绩效评估的闭环机制,设置了多元化、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方式,实行现金薪酬和股票权益相结合的长短期薪酬体系。本次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给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是对以他们为代表的核心人才的长期权益激励,可以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本激励计划选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除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外,公司对激励对象还设置了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激励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业务有什么影响? 答:从销售端来说,公司产品出口至境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美国出口占比较小,加征关税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公司将根据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布局、制造基地和发货节奏,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从采购端来说,公司原材料和设备国产化率高,基本无需从美国进口。近期来看,特朗普政府关于对中国的关税有收缩和缓和迹象,所以公司也会根据外部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国际国内两手抓,保持业务的稳健增长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3、公司怎么看2025年的特种装备市场需求? 答: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公司作为我国特种装备的核心光电部件供应商,在智能导引、光电吊舱、单兵装备等多个领域承接诸多型号项目的科研及生产任务,目前正积极备产,后续会逐步加速交付。 4、国内市场的需求怎么样? 答:国内市场的需求仍然景气,低空经济、工业测温与视觉感知、应急防灾、户外消费、红外车载等多个领域今年都有望保持持续的需求。 5、公司的订单交付周期一般为多久?目前产能利用率怎么样? 答: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方式,同时辅以市场预测信息安排生产,订单交付周期一般为几天到2-3个月不等,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交付节奏。目前市场需求较好,公司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6、如何展望公司的车载业务? 答:红外车载领域目前公司已获得多家在乘用车、智驾或商用车领域头部企业的定点项目,车载红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出货量也在显著提升。微波业务也加快了面向车载应用的产品布局,公司完成了第一代车载4D毫米波成像雷达产品RA223F的研制与验证,基于多级联射频芯片及自研波形与算法,实现了高分辨率、高数据率及密集点云的毫米波成像,并具备强目标分类识别能力,已在多个Alpha客户进行评估验证,获得小批量订单并实现交付,未来争取拿下更多客户的定点。 这几天,公司携汽车辅助驾驶多维感知安全产品矩阵亮相上海车展,以红外热成像与4D毫米波雷达双擎驱动,致力于构建全天时、全天候、全场景感知矩阵,为驾驶安全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