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8 | 壹连科技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2.40 | 3.24 | 1.04% | 75.51亿 | 4.5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2.57% | 22.57% | -0.16% | -0.16% | 6.1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4.69% | 14.69% | 6.18% | 6.18% | 1.4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13 | 7.00 | 92.53 | 6.10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74.90 | 97.35 | 47.27% | 0.01% | 0.7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3.95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公司于 2025 年4 月 28日(星期一)15:00—17:00 以网络文字交流的方式召开了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问答情况如下: 1.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答: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05 亿元,同比增长2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4亿元,同比增长 37.06%。 2.请公司领导们介绍一下公司的研发能力。 答: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新工艺与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与生产效率。公司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引入了最新一代的 CCS 先进制程,例如薄膜热压直焊等前沿技术,为产品制造注入了创新动力,确保公司在行业技术前沿占据领先地位。研发能力方面,公司具有业内领先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一支国际化、高素质的专业研发团队,汇聚了各细分领域的专家级人才,涵盖工装设计开发、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热铆/热压、DES、SMT、EOL测试、视觉检测、DOE分析、设备结构设计以及电气工程等多个关键领域。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研发体系,进一步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并开展了铝合金导线应用、小平方铜包钢导线、研究无人机线束、储能超高压铝导体传输组件技术等多个新项目研发;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 1.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33.20%,研发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 123人,同比增加 23.84%。经过长期技术积淀,公司已经具备为海内外下游头部电池厂及主流整车厂客户提供专业电连接系统全开发服务的能力。 3.请领导们介绍一下 2024 年全年业绩和未来展望。 答: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05 亿元,同比增长2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4亿元,同比增长 37.06%。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并且积极拓展全球布局和产能提升,持续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各类客户及重点项目,延伸拓宽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将聚焦夯实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新型医疗、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增强与核心客户的业务稳定性和深入性,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 4.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答:2025 年,公司将完成制定的各项细化经营目标,实现溧阳、宁德、斯洛伐克等海内外新生产基地的有效投产,实现多个在手订单的规模量产,加快公司研发中心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速推进原材料资源整合,推动电连接组件产品向轻量化、精密化、集成化发展,并持续开发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行业的优秀客户,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把公司全方面打造为电连接组件细分行业的全球领军企业。 5.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如何? 答: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8亿元,同比增长 22.57%,归母净利润为6,015.10 万元,同比下降0.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5,537.81 万元,同比下降0.2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6亿元,同比增长 566.14%。 6.公司如何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答:公司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高度重视股东回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章程》制定的利润分配政策进行分红,规范公司运作,以保证利润分配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保证经营稳健,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持续与投资者分享公司经营成果,切实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投资者回报方面,公司严格执行股东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7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以总股本 65,296,129股为基数,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2 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78,355,354.80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4股,合计转增26,118,451 股,体现了公司积极与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发展成果,彰显公司长期投资的价值。 7.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 答: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05 亿元,同比增长2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2.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4亿元,同比增长 37.06%。目前来看行业整体趋好,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以下几点:一体化电连接产品解决方案、系统化的研发、多元化的客户资源、领先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多领域的交叉应用、精益化生产及交付能力、完善的品质管控和过程管控等。 8.请问公司能具体介绍一下公司新一代 CCS 技术路线的研发储备吗?谢谢。 答:近年来,CCS 技术路线不断推陈出新,公司基于对电连接多年深耕和深入理解,掌握了持续更新先进技术的能力。当前,公司率先引入了新一代的 CCS 先进制程,例如薄膜热压、直焊、CMU 一体化等前沿技术,为产品制造注入了创新动力。同时,公司加快向上游材料 FPC 持续整合,不断提升一贯化生产能力,全面助力 CCS业务的开拓。 9.请问公司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的原因? 答:公司持续开拓下游应用领域各类客户,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储能行业稳态发展,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有序推进,多维度的市场需求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如为了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此外,受到用工成本提升、基础原材料涨价、海外子公司布局建设、新项目前期投入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未能实现同步增长。 10.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答:公司目前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业,近年来,国家持续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革新,聚焦在电池技术、驱动系统以及智能化技术上,智能网联汽车的用户体验也将全面提升,公司作为电连接组件产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商,将利用自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的沉淀与积累,以及过去的研发技术与工程优势,积极拥抱新能源行业新业态新机遇。 11.请问交易所发来的公司最新的股东人数? 答:截止 2025 年3 月31 日,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 16,619户。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