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4-28 | 千方科技 | - | 业绩说明会,线上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27 | 0.54% | 145.38亿 | 0.8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83% | 1.83% | 481.99% | 481.99% | 14.06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9.73% | 29.73% | 14.06% | 14.06% | 4.7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3.85 | 20.04 | 104.10 | 25.00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97.98 | 203.90 | 32.65% | -0.04% | 2.8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57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兴业证券,上实资本(香港)投资,国海证券,南华基金,磐厚动量(上海)资本,中航信托,AmXyy Capital,上海益昶资产,北汽产业投资,瑞银集团,德邦证券,深圳市尚诚资产,华安证券,国寿安保基金,厦门中恒嘉富,中信建投证券,上海匀升投资,建投华文投资,同泰基金,鸿运私募基金,野村东方国际,上海云门投资,光大保德信基金,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粤佛私募基金,东兴证券,联创投资集团,国元证券,深圳市鼎盛盈投资,南方基金,上海嘉世私募,上海坤阳私募基金,湖南迪策投资,IGWT Investment 投资,长江证券资产管理,国投证券,花旗環球金融,汇丰前海证券,果行育德管理,上海昭云投资,建信金融资产,华创证券,长城证券,深圳国弘联合私募,东兴基金,平安证券,上海华麟股权投资,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天猊投资,东吴证券,浙商证券,东方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华福证券,华泰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开源证券,国泰海通证券,青岛城投城金控 |
调研详情 |
一.业务回顾 (一)整体业务分析及转型升级 从智能交通行业整体趋势来看,大规模的基建已经放缓,路网运行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和物流成本降低变得尤为重要,路网新能源化和效率提升,以及交通运行更绿色、更安全成为当前重要课题。由此看,从大建设到大运营是未来发展趋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价值更加凸显,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愈发重要。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交通深度融合也成为未来趋势。从行业技术角度看,大数据以及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融合正在飞速发展。 从商业环境看,国内面向政府类集成项目的主体正趋于多元化,竞争愈发激烈。从公司自身看,公司有很好的行业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实践,形成了独到的交通大数据能力,公司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的突破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基于上述分析,公司正在积极进行调整转型。模式上,主动降低毛利率低、应收风险大的集成项目比重,降本增效,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强现金流管理,这是"破"的内容。在"变"的方面,以大数据为核心能力,与人工智能充分融合,以效率和安全为目的,打造核心技术,进一步向产品方向推进,使得集成商成为公司客户,同时进一步加大交通和物联的出海力度,与此同时,积极布局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高速换电和城市停充业务。此外,各地路网公司在探索物流场景落地,正在与快速迭代的无人驾驶技术紧密结合,公司正在高速路网干线物流上做一些探索,使得路网与新能源智能驾驶结合发展,打造物流科技业务,探索运营模式。 短期来看,在 2024 年的业务转型升级调整过程中,公司在国内部分行业或区域采取了更加稳健的营销策略,主动放弃了部分可能会带来应收账款回款风险的项目,主动放弃部分低质量的集成项目,带来营收规模阶段性承压,传统业务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有所下降,自身调整还在进行中。但公司坚定认为,通过继续保持交通等业务场景的优势,强化核心技术壁垒,提升产品标准化程度,持续降本增效,强化现金流管理,"破"与"变"相结合,可以为公司未来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从主要经营指标看,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72 亿元,同比有所下降。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亿元,同比增长 1.8%,稳中有升,毛利率接近 30%,同比基本保持稳定;整体净利润约 2.2亿元,主要原因是持有鸿泉物联股票股价上涨所致。 (二)2025 年重点工作 为了实现公司的整体转型调整目标,公司 2025 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提升核心业务经营质量,培养智能驾驶、大数据应用、B端、出海业务等新增长点 2025 年稳中求进,降本增效,继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降低面向政府的智慧城市集成类业务比重,强化项目质量管理,紧抓经营现金流稳步提升工作,努力提高非政府侧业务的营收占比,增加 B端相关行业的新场景落地,继续加大交通与能源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开拓力度。 2025 年,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将加快推动,在城市交通领域,以雄千数联合资公司为产品化平台,重点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数字道路、智能网联、智慧交通等样板场景,形成新标杆。同时,与大模型公司合作,打造具有强认知、多模态能力的交通 AI 智能体,助力提升道路服务的安全、效率与智能化。在交通大数据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全国车辆位置信息感知领域的核心卡位优势,以及对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继续开发相关数字服务产品,打造物流科技业务,在已有交管部门商用车监管平台"千方云警"和高速公路引流增收产品基础上,开拓更多面向不同行业的物流科技产品,服务于物流降本增效。交能融合领域,继续推动和落地交通与能源的协同发展。积极跟踪公路物流业态变化,着眼于无人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打造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品。 与此同时,全力推动智能物联装备大模型化进程,赋能千行百业,打造文教体行业更多新的特色场景,输出边端装备大模型化产品底座能力,积极研发新产品,扩大品类,强化渠道需求定调产品和产能,持续强化与运营商的合作,在创新赛道中持续探索新的业务增长曲线。海外业务领域,继续努力保持智能物联业务的出海势头,动态适应海外环境变化,同时开拓智慧交通出海新市场,进一步加大出海力度。 2、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持续提升赋能型组织能力 人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核心资源,公司将持续促进人才梯队的建设、加大对关键人才的识别和培养,推进完善长短期结合的人才激励体制,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公司将进一步演进和优化针对核心业务的组织管理办法,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针对新的业务增长点,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引进智能驾驶、大模型、物流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围绕战略布局落地扎根,同时强化内部员工培训,提升人才匹配度和效能。深化企业"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价值观,不断激发员工工作内驱力、激活组织价值创造活力,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投资者互动交流 1. 伴随专项债支持力度加大,对路网数字化升级、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业务的影响? 公司压缩政府侧集成类业务比重,打造核心技术,进一步向产品和运营方向推进,进行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路网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紧抓不放。 在路网数字化转型升级领域,试点省份地区已经由去年的八个增加到今年的二十个,公司已与吉林、黑龙江、山东、甘肃、山西等地交投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有深厚客户基础,这些合资公司深度参与当地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方案,公司为部分省份提供了咨询支持,将会密切跟踪各地区的项目招标情况,争取实现高质量项目的落地。 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领域,公司继续推动雄安千方数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地区智能网联业务的加快落地,落实今年年初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与雄安千方数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车路云一体化业务合作协议》,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先行示范实施,打造雄安模式、北京场景。目前,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各个试点城市进展不一,公司也在积极响应其他有关试点城市的车路云项目的需求,积极准备产品、方案、应标等措施。 2. 交通人工智能应用以及相关产品落地情况 大模型通过开源方式加快 AI 大模型技术的应用爆发。现在的通用基础大模型变得更高效、更融合、更普惠,从而会提升行业模型的效能,推动垂类应用落地的进展。 公司采用国产大模型,将交通垂类模型与千方专家经验相结合,应用到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域,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一个是效率提升,利用 AI 辅助决策可减少人工重复工作,AI 可自动化生成标准化方案,缩短方案生成周期;另外一个是诊断率提升:利用 AI 进行数据融合后,对拥堵根因分析能力显著增强。 近期公司与北京市交管局达成深度合作,在朝阳支队进行了"AI交通优化一体机"的本地化部署,并成功接入了全区路网数据、精准的雷达感知数据以及海量的业务文档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一体机目前已能够自主生成科学合理的交通信号配时方案、高效的绿波方案以及全面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经专业交通工程专家评估,其生成方案的水平可达到高级交通工程师的水准。通过此次试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线用户的交通优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了 30%,交通优化方案的生成周期显著缩短了 80%,交通瓶颈的诊断率提高了40%,充分彰显了该产品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3. 交通数据开放以及公司对交通数据的开发情况 交通数据分为无需授权和需要授权两类。在数据授权应用领域,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在研究和制定相关的规定,明确各方角色,推动行业数据的开放与深度应用。 交通大数据是公司的特色优势,公司拥有全国车辆位置信息感知领域的核心卡位优势,以及对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在纯市场化数据的领域,公司积极扩展应用领域,不仅深化路网安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应用,还在向着多行业拓展。 在与中交兴路的合作方面,已经在拓展较多的数字服务产品场景落地,例如交通流量调查与评估、高速公路引流增收、新能源充换电选址等领域,不断助力公司提升在交通和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4. 干线物流科技业务如何开展 路网运行效率提升,路网数字化和新能源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2024 年 11 月,中办国办发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到 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 13.5%左右;同时,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促进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广泛应用,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前几日,交通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新型能源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由此判断,未来公路物流的组织方式将发生较大变化,配送端、路网端和仓储端的无人化、智能化渗透率越来越高。 交通大数据应用是公司的特色优势,公司拥有全国车辆位置信息感知领域的核心卡位优势,以及对路网运行状态的精准感知能力。此外,公司在多个省份,例如吉林、黑龙江、山东、甘肃等与当地交通投资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在与高速公路合作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加强干线物流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工作,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同时,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引进智能驾驶、大模型、物流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服务于干线物流业务的落地。 5. 海外拓展渠道以及区域变化情况 最近半年来海外环境发生诸多变化,宇视科技自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积极调整应对。一方面调整销售渠道,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维持业务;另一方面逐步将制造环节向其他国家转移,制定多套方案应对不同情况。目前,非美国市场已经全面布局,尤其亚非拉和中东欧洲市场,海外市场中长期看潜力巨大。 在交通领域,公司已经成立海外事业部,与央国企合作共同出海,受到海外环境变化的影响总体较小。目前正在逐步向东南亚、欧洲等区域拓展网点、建立团队。 总体看,公司的策略是充分估计,积极应对,充分把握好自身,发挥好自身优势,可以做到危中有机,更进一步的通过这样一个积极应对的过程,更加提升自身的竞争壁垒。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