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5-08 | 华大基因 | - | 业绩说明会,网络远程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2.40 | - | 219.66亿 | 2.2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8.18% | -18.18% | -524.87% | -524.87% | -8.2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3.55% | 43.55% | -8.23% | -8.23% | 2.9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4.22 | 28.48 | 111.54 | 8.65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39.28 | 224.61 | 26.68% | 0.24% | -0.9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0.52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通过全景网“全景路演”平台(https://rs.p5w.net)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参加“华大基因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通过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就经营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主要问题的回复情况如下: 1、请问赵总,公司目前在人工智能方向做了哪些布局? 答:您好,感谢您对华大基因的关注。华大基因于2024年9月提出“生成式生物智能范式GBIALL(GenerativeBio-Intelligent)”,旨在通过智能科技的力量,精准洞察并高效应用生命数据,加速基因检测与健康管理的智能化进程。在该范式下包括用于全面智能化解读的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GeneT(GeneticTransformer)、面向公众的基因组咨询平台ChatGeneT等系统。通过AI技术,华大基因未来将致力于打造核心的AI智能医疗体系,助力各业务板块转型升级。华大基因目前在大模型技术方面有两大应用方向:一是基于Transformer等的基础模型框架加速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研究,二是利用开源大语言模型开展临床应用。公司正逐步推广AI在相关基础场景的接入,在基因检测方面,公司大模型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提升致病位点选择效率,大幅度降低了解读成本。 2、请介绍一下公司产品与可穿戴设备结合的具体情况。 答:您好!华大基因创新的健康管理范式133111i,与传统健康管理相比,不仅整合了常规的血尿便、影像和内窥镜等检查项目,还增加了基因组、代谢组、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检测,结合可穿戴设备与脑健康检测,形成量化健康评估体系。同时,华大基因还与华为、阿里云等企业合作,利用AI算法和工具赋能健康管理体系,结合基因组、常规检测、影像、内镜、脑科学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形成个性化的生命指数(lifeindex),构建了智能化健康管理体系。 3、公司的毛利率处在下降的状态,公司未来有何应对及规划? 答:您好!由于局部市场竞争加剧,医保控费和集采项目等外部原因,公司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了毛利率的降低。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性价比高的新产品,优化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毛利率。加强本地化入院布局是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司继续对医院端本地化入院的精准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升级,在Geline灵曦——AI+一站式NGS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基础上,加速推进GenSIRO本地化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应用,简化了传统NGS实验室的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标准化水平,有利于促成NGS检测本地化入院。 4、公司在2025年如何提升业绩,是否扭亏有望? 答:2024年以来,面对大环境、市场的多重压力,公司审时度势,继续主动战略性调整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 公司目前正处于业务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针对基因检测及测序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如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解读和咨询壁垒较高等,加大了研发布局与投入力度,致力于全面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力的提升。 在原有业务方面,公司在生育健康、肿瘤和传感染防控等多个医学检测领域已进行了长期布局。公司近期发布的基于“133111i”核心技术支撑的“i99智健系统”,将助力公司的业务从精准医学领域全面延伸至精准健康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提升服务价值。 展望未来,华大基因将继续在技术研发和业务体系上进行前瞻性布局,通过持续强化技术研发核心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转化进程,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价值。 5、于教授作为华大的独立董事,是如何开展对华大董事会、管理层,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对华大目前的状态是否满意? 答:您好!本人作为华大基因独立董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忠实勤勉地履行了独立董事的法定职责,为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发挥应有的作用。2024年,本人作为华大基因独立董事,充分利用参加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机会及其他工作时间到公司进行现场工作,包括与公司管理层、相关工作人员及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公司日常经营、投资活动、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管理以及董事会决议执行等情况,及时获悉公司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监督公司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信息披露控制和决策程序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及行业趋势变化,及时关注公司外部舆情及市场动态,积极运用专业知识促进公司董事会的科学决策,有效履行独立董事职责。谢谢! 6、请问董秘徐总是如何做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否有宣传到位? 答:您好!华大基因始终倡导积极主动与投资者沟通,从而形成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公司积极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邮件、电话、业绩说明会、股东大会、投资者开放日活动等多样化手段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2024年至今,公司举办10余次业绩说明会,参加多场场策略会,2020年上市三周年时收到投资者手写信件,成为管理层战略思考的重要参考。得益于公司与投资者长期的沟通与互信,投资者对公司的业务认知与战略认同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创新推出更多的交流形式,将公司的技术实力、战略布局等信息,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传递。谢谢! 7、公司近年业绩严重亏损,导致股价大幅下挫,请问大股东有没考虑将集团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答:您好,感谢您对华大基因的关注和建议。目前,公司正发掘并整合产业链中的优质创新企业,完善公司“预、筛、诊、治”全产业链闭环解决方案战略布局,公司的投资领域涵盖生育健康、肿瘤基因检测、基因合成、消费级基因检测、基因与细胞治疗、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眼科诊疗、宏基因组、医疗物流、合成生物学、养老健康等产业链内不同细分领域。关于公司对外投资情况,请您参见公司的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谢谢。 8、请问,公司自主开发的“Dr.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是如何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请详细介绍一下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果? 答:您好,感谢您对华大基因的关注。公司自主开发的“Dr.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分析平台与数据挖掘平台,可以快速、深度地挖掘基因、蛋白和代谢数据,该系统整合了多个国际常用的基因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并优化了数据挖掘的方式和展现形式,还结合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该系统,科研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自助式多组学数据挖掘。技术方面,依托Dr.Tom多组学数据挖掘系统,可实现宏基因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实现对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解决方案的支持,实现交互式数据挖掘,助力多组学产品数据分析交付。谢谢! 9、华大研究院深耕多组学领域,这和公司的多组学大数据业务有重合和相互借鉴的地方么? 答:您好!华大基因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业务主要包含基因测序、质谱分析、生物数据库管理、数据云分析等标准化技术服务和全流程系统解决方案;合成类业务主要包含基因合成、Oligo合成等。华大基因的多组学业务侧重前述技术手段的产业化或商业化的应用研究;华大研究院主要从事的是基因组学的基础研究,以科学发现为目标,二者的研发方向和定位不同。此外,上市公司和华大集团其他下属主体之间独立运营。谢谢! 10、公司是否会进行股份回购? 答:您好!公司自上市以来分别于2020年5-6月、2022年1-3月实施完成2次股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8,000,141股,累计支付金额818,112,086.62元。谢谢!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