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股份2025-06-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万润股份2025-06-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5-06-26 万润股份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51.02 1.66 0.80% 116.25亿 1.88%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8.17% -8.17% -18.76% -18.76% 12.59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7.57% 37.57% 12.59% 12.59% 3.24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3.37 20.05 86.25 3.80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304.98 59.17 26.29% 0.02% 1.27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8.67亿 2025-03-31 - -
参与机构
招商基金,中信证券
调研详情
1、问:公司股东的增持和公司自身的回购都在进行中么?
答:公司股东的增持与公司回购都在推进中,主要涉及三项工作:
(1)公司股东鲁银投资的增持计划正在实施中,其增持金额已经超过计划的下限1.25亿元,尚未达到上限2.5亿元,后续若鲁银投资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以及回购金额达到增持计划上限或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届满,公司会及时进行公告。
(2)公司回购金额1亿元至2亿元的回购股份方案正在推进中,在首次实施回购后,公司会及时进行公告。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以增厚每股收益,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3)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合计7,009,780股,目前正在履行债权人公示程序,相关股份回购注销完成后也将相应增厚每股收益。
2、问:公司今年3月份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署了《项目合作意向书》,能否就此次合作事项做一些展望?
答:公司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签署《项目合作意向书》有利于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与技术互补,公司未来和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合作主要在石油化工催化领域的模板剂与沸石分子筛等产品领域,我们力争在2025年实现与其产品业务合作,因未来如与其产生业务往来属于关联交易,达到相应标准后会披露。
3、问:公司半导体制造材料是否有扩产计划,现有的半导体材料产能都已经投入使用了么?
答:公司目前有半导体材料的扩产计划,即计划投资不超过3亿元建设C05项目。该项目初步计划包括半导体制造材料和聚酰亚胺材料两类产品,目前已经开展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等前期筹备工作。其中半导体制造材料主要为半导体光刻胶单体、树脂等以及部分以客户未来定制为导向的配套材料;聚酰亚胺材料主要为显示用取向剂。筹备该项目主要是结合下游未来可能产生的更大需求,且建设该类型项目需要一定周期,预计在获得有关行政许可及审批后,两年左右完成建设。该项目设计理论产能过千吨,但因为不同结构产品的生产周期存在差异,实际建成后的产能配置将依据下游客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目前公司现有的半导体材料产能均已经投入使用。
4、问:公司二季度经营业绩情况如何?
答: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情况需要看公司半年报,计划于8月22日公告。
5、问:公司蓬莱项目有哪些进展?
答:目前公司"中节能万润(蓬莱)新材料一期建设项目"已有半导体材料生产场所开始试生产,后续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等产品也会陆续投入试生产。后续项目进展一方面取决于试生产的进程,另一方面取决于下游客户对新产线产品的验证与需求情况。
6、问:固态电池方面公司有哪些进展,考虑做电池么?
答: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的研究主要还是聚焦在材料领域,没有生产电池的计划,前期我们与高校共同开展了一些前瞻性的材料研发和技术储备工作,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目前我们在该领域主要工作是跟踪下游技术发展及市场变化,自主开发相应高纯度材料,在明确下游需求且完成产品开发后进行推广。目前相关材料处于实验室开发阶段。
7、问: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公司在高性能聚合物领域有哪些产品布局?目前进展如何?
答:公司积极布局高性能聚合物产品,具体产品包括热塑性聚酰亚胺产品(包括 PEI、TPI、PI-5218)、聚醚醚酮(PEEK)以及高温尼龙(PA46)五大类,其中 PEI、TPI、PI-5218 均已实现产品销售;PEEK 材料已有中试产品产出,正在进行产品下游市场推广与验证工作;PA46 正处于实验室开发及验证阶段。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