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6-26 | 奥普特 | - | 线上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85.31 | 4.00 | - | 116.72亿 | 1.9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8.09% | 18.09% | 0.97% | 0.97% | 21.6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62.70% | 62.70% | 21.61% | 21.61% | 1.6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98 | 22.74 | 80.30 | 129.8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44.60 | 246.98 | 9.54% | -0.04% | 0.5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23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融通基金,新华资产,西部利得基金,Bowen Capital–HK,富国基金,Drummond Knight Asset Management-Au,Haitong Asset Management-Hk,Sumitomo Mitsui Ds Asset Management-Sg,Fenghe Fund Mgmt-Sg,兴全基金,大和证券,平安资管,Neuberger Berman-Hk,Nomura Asset Management-Tw,华安基金,Binyuan Capital-Hk,Boyu Capital-Sh,银华基金,Oscar And Partners Capital Limited-Limited,东方红,Allianz Global Investors-Hk,Lion Global Investors-Sg,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Hk,Songying Fang Fund-Hk,汇添富,China Orient Asset Management-Hk,Fuh Hwa 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Tw,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Cn,Ubs O'connor-Sg,大家资产,Sophus Capital-Sg,Chartwell Capital-Hk,Fosun Hani Securities-Ltd–Hk,Fran klin Templeton(Emg)-Cn,Ping An Asset Management-Hk,E Fund Management-Hk,Voya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Sf,华安北京,Tree Line Invt Mgmt-Sg,长信基金,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Hk,Taikang Asset Management-Hk,Platinum Asset Management-Sydney,Stillbrook Capital Hk,Cloudalpha Capital Management–Hk |
调研详情 |
问题1: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机器人双轨道战略布局,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哪些产品布局? 回答:从2006年成立至今,公司历经过SMT、3C、光伏、锂电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已具备扎实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基础,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基于历史产品与技术的积累,能够更高效地实现技术复用与升级,将工业级的技术迁移至智能机器人领域。 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机器人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双目结构光相机、TOF相机等深度相机,2D相机,鱼眼镜头相机以及传感器(红外、测距、激光雷达)等。同时,公司于2025年初收购了东莞市泰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权,目前泰莱关节电机模组产品已在送样过程中,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投入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进入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等市场。 问题2:除了自身成熟的AI产品,公司如何与各界联合推动AI在制造业的规模化落地? 回答:今年上半年,公司牵头成立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联合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以及琶洲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南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技术力量共同推动建设。 联合体将以智能终端产业为切入口,以构建城市级工业大脑为目标,重点建设边端智能计算网络,全面推进AI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为实现这些目标,联合体制定了包括技术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及工程师培育等全方位实施路径,推动东莞工业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加速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这一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平台,将加速推动东莞向“AI智造高地”迈进。既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积极举措,也是行业领军者的使命担当。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整合各方资源,重点攻克高价值工业数据挖掘难题,构建产线级垂直模型库,打造大小模型协同的工业智能体矩阵。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携手各界合作伙伴,系统梳理、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加速AI技术在制造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问题3:介绍下公司多维度的全场景检测方案? 回答:深耕工业相机领域17载,公司始终聚焦像质、稳定、智能、高速四大研发方向持续精进,在2D相机领域积累了多项单点技术优势。近期全新发布的CoaXPress相机,全系采用低功耗无风扇设计,可适应粉尘、潮湿等复杂环境,避免因风扇抖动导致图像模糊和检测精度下降等问题。 在2.5D表面缺陷检测领域,公司发布了相位偏折、光度立体以及相位光度三大视觉方案。其中光度立体方案支持多光源类型及4分区、8分区独立可控照明,适配复杂的漫反射材质、纹理材质;而具备独家专利的光度相位系统,创新性融合光度立体与相位偏折两种技术优势,实现检测模式协同互补,可快速适配从漫反射、镜面反射到透光材质等各类复杂工业表面的检测需求。 在3D测量和检测领域,公司构建了业内少有的全系列产品线,从应用最广的线激光系列,到一次成像的高精度投影结构光系列,再到超大视野覆盖、附带彩色+深度对齐的散斑结构光系列,实现测量场景全覆盖。其中,线激光3D相机,Z轴重复精度可达0.1um,无需控制器,部署成本降低40%以上;散斑结构光3D相机,在大于30000lux的强光环境下也能生成完整点云。 问题4:公司通过哪些举措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回答:当前机器视觉正加速渗透工业制造、智能检测等多元化场景,市场需求呈现精细化、专业化趋势。公司将充分利用过去在视觉领域积累的丰富场景和行业经验,据此推动技术成果向标准化、模块化产品转化,将公司过去非标定制开发的视觉方案沉淀为通用产品,提升业务的规模化和可复制性,以进一步拓展中小客户市场,实现规模效应。 (1)定制与标准并行,兼顾多样市场需求,拓宽客户群体 一方面,公司会针对行业战略大客户提供定制开发服务,以此保持对行业前沿需求的敏锐洞察,获得规模效应与技术溢出;另一方面,公司将成熟方案产品化,推出标准版供更广泛客户使用。这种模式既能助力公司抓住大客户技术需求,提升技术实力、实现规模效应,又能以较低的增量投入服务更多中小型客户,扩大市场覆盖面。 (2)提升产品能力,拓宽销售渠道,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 基于产品标准化战略,公司将持续提升工业相机、智能读码器、3D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产品能力。同时,公司以“产品市场化、品牌化”为核心进行战略升级,通过生态合作模式链接行业伙伴,共同探索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市场潜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未来,公司将重点推进标准方案和标准产品的销售,从而拓展市场空间,大幅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工业AI助力智能化,提速产品和方案标准化推广 工业AI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为标准方案的大范围复制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生产线差异较大,方案难以实现标准化复制。但如今,随着AI算法自适应能力的增强以及视觉系统对场景通用性的提高,只需较少调整就能适配不同应用,有利于公司将成熟方案打包成标准产品进行推广。 问题5:公司海外市场开拓的必要性与进展? 回答:开拓海外不仅直接带来新增市场空间,更能够对标国际一流竞争对手,提升自身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各产业链和生产环节相对标准化且成熟。公司通过组建专业的全球服务团队、积极与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本土化服务体系,持续在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拓展业务。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既能服务当地客户、参与国际竞争,又能与国际领先视觉企业对标,发现差距并改进技术。同时,公司在海外项目中接触到高标准应用需求和复杂场景,这有助于锻炼团队并催生新的产品创意。当国内客户有更高要求或面临进口替代场景时,公司可凭海外经验提供本土方案实现替代,为国内业务升级提供支撑,确保公司在国产替代进程中的技术领先。 问题6:介绍下公司的行业应用经验和数据积累优势? 回答:机器视觉的下游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即使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也会因下游的生产工艺、被摄对象的具体材质特点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因此,完善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对下游客户而言至关重要。而设计有效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需要大量的行业应用经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深耕多年,特别是在3C电子、锂电等行业,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和终端用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拥有丰富的机器视觉产品的设计、应用案例库。深厚的案例积累,奠定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地位,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能有效保障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并为公司不断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工业AI将深刻改变机器视觉行业的技术发展,而行业数据是工业AI技术的基础。工业AI需要通过大量数据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不断对模型进行调校和优化,最终使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自动作出判断并达到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准确率。公司经过多年的专业化经营,在3C电子、锂电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有助于公司迅速对模型进行调校和优化,提高模型输出结果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在机器视觉的工业AI技术领域抢占发展的高地。 公司通过大量行业方案积累,逐步开始建立分行业方案、产品、交付的标准化。目前公司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3C电子、锂电、汽车、半导体、光伏、食品、医药、烟草、物流等多个行业。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