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光电2025-06-3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日久光电2025-06-3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5-06-30 日久光电 -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54.45 5.15 1.14% 48.60亿 13.53%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6.45% 16.45% 346.48% 346.48% 20.2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4.83% 34.83% 20.24% 20.24% 0.4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3.06 9.51 79.38 24.12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44.21 72.06 12.10% -0.02% 0.30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41亿 2025-03-31 - -
参与机构
光证资管,华安证券,浩期资产,英华资产
调研详情
董事会秘书徐一佳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发展历程、生产经营情况及产品情况。接下来是投资者交流主要内容:
Q
1、可以介绍一下调光膜的 PDLC 和 EC 两种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势吗?公司对应的调光导电膜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答:整体来看PDLC的成本会比 EC电致变色技术路线的成本低,具有雾度较高、电控电压偏高的特点,但是变色速度比较快。目前公司在售产品以 EC 电致变色技术路线为主,下游应用是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为主要应用场景,实现隔热降温、自动调节玻璃透光度的功能。由于该产品所处行业位置比较上游,产业比较细分,公司没有获取到调研机构发布的关于调光导电膜的报告,因此无法告知具体未来的市场需求,从下游应用来看,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全景天幕渗透率已达到 14.4%,较上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标配装配率为28.6%,增幅达 11.6 个百分点。面对高强度日照带来的热辐射挑战(天幕区域热感强度可达800W/m2),智能调光玻璃通过光谱选择性调控技术,可使座舱降温幅度达 8-12°C,推动其在天幕解决方案中的渗透率快速攀升。据 S&P Global Mobility 预测,2024年智能调光玻璃在配备全景天幕车型中的采用比例将突破 25%,头部材料供应商订单可见度已延伸至 2026年。
Q
2、可以介绍一下调光导电膜的公司是不是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单价是多少?
答:公司自成立开始始终围绕磁控溅镀、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先后实现了ITO导电膜、铜膜、调光导电膜、光学膜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ITO导电膜作为公司主营产品,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占有率预计达到 52%,因此公司对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抱有信心,调光导电膜的技术配合也较早,2023年实现对外销售,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单价属于公司商业秘密,不便对外披露。
Q
3、AR 膜也有突破,能介绍一下 AR膜功能及对应的领域吗?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答:AR 光学膜(防反射/防眩光/防指纹三合一功能膜)通过提升显示透光率(+4%)、对比度(30:1→70:1)及降低环境光反射干扰,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视)、医疗设备(内窥镜显示器/手术导航屏/医疗监护仪等)、商业显示等领域。当前市场以日韩厂商为主导,但国内企业正加速技术突破。
Q
4、去年调光导电膜和光学膜业绩增长,今年预期增长如何?
答:2024 年报告期内调光导电膜与光学膜业务都有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长,今年这两款产品是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公司即将披露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最新业务进展情况可以参考后续发布的公告。
Q
5、AI 眼镜公司产品处于什么阶段?眼镜应用的调光导电膜技术和汽车应用的相同吗?
答:穿戴类产品规格和汽车应用的产品在溅镀工艺上有所不同,目前公司正在积极配合客户在包含 AI 眼镜的智能穿戴、建筑等其他应用场景提供技术支持,还未有销售实绩。
Q
6、公司调光膜技术路径都有哪些,请问这几个技术路径是否都在出货?还是 EC在出货?
答:公司作为全技术路线的调光材料方案商,已完成 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EC(电致变色)及 LC(染料液晶)四大技术平台建设。目前在售的产品以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为主要应用场景,EC 电致变色路线为主。同时,公司也积极配合客户在智能穿戴、建筑等其他应用场景提供调光导电膜的技术支持,目前已完成了前期样品认证。
Q
7、ITO 导电膜目前是什么情况?是否还有增长预期?
答:LCD 显示面板的触控技术方案以外挂薄膜式和内嵌式 in-cell 为主。内嵌式 in-cell 本身因轻薄化和透光率方面的优势而受到广大品牌厂的青睐,加之,近几年来其良率及成本控制大幅改善,面板厂商大力推动,内嵌式 in-cell技术在 TFT LC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对消费电子特别是手机应用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技术迭代趋势日益明显。受此影响,公司作为外挂薄膜式触控方案的上游材料厂商,近几年主营业务 ITO导电膜的销量持续下滑。然而,相较于内嵌式 in-cell需要开模的特点,外挂式触控技术在成本控制及个性化定制方面还是存在优势,更能满足不规则造型、曲面等应用需求,目前在小量、个性化定制要求高的方案中还有稳定存量,因此,ITO导电膜仍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