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7-16 | 华自科技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62 | - | 37.48亿 | 4.6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56.76% | -56.76% | -2217.45% | -2217.45% | -22.57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1.15% | 11.15% | -22.57% | -22.57% | 0.3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1.14 | 23.06 | 125.26 | 1.8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475.44 | 330.88 | 65.26% | -0.13% | -0.6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2.58亿 | 2025-03-31 | - | - |
参与机构 |
长江电新,海通资管,华泰柏瑞,上海晨鸣,盘京投资,摩根华鑫,长盛基金,誉辉资本,睿郡投资,申万菱信 |
调研详情 |
一、参观公司 二、问答交流 1、请介绍一下公司锂电业务发展情况,公司目前有固态电池技术及产能储备吗? 公司今年锂电业务增速明显,自去年 12月以来,锂电新增订单近十亿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赣锋、欣旺达、鹏辉等头部锂电厂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的固态产线仍处于试验阶段,正处于技术设计衔接等前期筹备环节,尚未有固态电池量产线落地。据了解,江苏、浙江等地有少部分厂商今年启动消费级固态电池量产线的布局,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产品性价比不高。子公司精实机电紧跟头部锂电客户需求,一直在推进固态电池技术更新迭代,目前正在研发全固态电池高压夹具(软包)样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完成产出。为适配锂电厂商技术迭代、设备迭代的需求,公司储备了长沙、武汉两地产能,可充分保障锂电订单的高效生产,也随时能适应产能快速扩充的需求。 2、针对固态电池,锂电后段设备变动大吗?刚说的公司正在研发的针对固态电池的高温夹具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总体而言,固态电池后段工艺与传统电池的差异没有前中段变化显著,主要体现为参数的调整、性能的适配。针对固态电池高温高压的需求,公司正在研发高温夹具,压力等级从 3-5 吨提升至 60-80 吨。子公司精实机电的固态电池热压夹具具有三大核心特点:采用首创传导结构,可在电芯化成拘束过程中实现压力均匀传导,保障电芯受力一致性;通过独特层板加热方式及智能监控系统,精准控制温度,有效避免充放电过程中因能量转换导致的温度失衡,提升工艺稳定性;导电板支持 X、Y 轴自动调节,能灵活适配兼容范围内的各类产品,且可实现一键换型,大幅提升生产切换效率。 3、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多少?今年新增订单多少? 公司 2024 年年报披露期末在手订单为 45.26 亿元(不含税)。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约 50%,主要是锂电设备及新能源(含海外)订单。 4、公司储能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未来对自持的两个储能电站有何规划?上半年部分地区新能源配储抢装需求明显,下半年独立储能会有增长空间吗? 2021 年公司响应国家及电网政策,先后在湖南投建了两座电网侧储能电站,由于当时储能电芯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建设成本远高于现在;叠加省内储能电站前两年在建设规模、容量租赁市场、现货交易市场、容量补偿等缺乏政策有效疏导,导致公司投建的储能电站出现较大亏损。后续,随着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出和落地,预计 2026 年会有明显改善。未来,我们认为,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深水区,电化学储能电站依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充满期待。未来,储能市场方面,国内,公司将重点关注零碳园区(厂区)、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海外,公司将重点关注光(风)、储、柴一体化微电网等应用场景。 5、公司今年能扭亏为盈吗? 公司今年在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也在加快抢占新一轮锂电设备迭代更新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流程优化变革,控员降费等多项措施深入降本增效,提升经营业绩。公司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也在加快大项目的实施进度。海外有几个大项目今年也有望完工。总体,我们对达成今年的业绩目标还是比较有信心。 6、公司参股南丁格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要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有转型的需求吗? 公司深耕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多年,参股南丁格尔公司 5%股权,既有智控技术输出合作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合作引进产品和技术赋能和完善公司产品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领域,公司有技术上的优势,也有应用场景,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把产能释放出来,因为讲技术和概念相比简单,但产业化、大规模去量产,可能并不容易。我们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公司的项目,比如公司自研的巡检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 机器人在电力、锂电设备等行业都有应用。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