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2-06-20 | 三花智控 | 杭州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7.25 | 6.31 | 1.14% | 1140.99亿 | 2.8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82% | 8.36% | 2.95% | 6.59% | 11.2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7.70% | 28.16% | 11.28% | 11.59% | 56.95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19 | 11.68 | 87.42 | 4.11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82.11 | 85.93 | 45.80% | 0.00% | 27.5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8.79亿 | 44.86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巴沃基金,中纬资产,中大君悦,慧创蚨祥,民生证券 |
调研详情 |
问题一:汽车热管理部件标准化进程?答:集成模块目前标准化程度不高。基本上是一车一品的,我们按客户需求设计实现,集成模块之间可能有不同的组合。但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产品会和消费电子与家电越来越像,未来肯定会走向标准化,因为只有标准化了平台化了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规模优势,实现生产、维护、安装等各方面成本的最优。公司在核心零部件上的地位一直很稳固,同类产品中,新产品的开发和迭代都是以三花为主导的,主要是从性能,产品力,价格,成本这些方面去改善。在最重要的底层零部件(如电子膨胀阀等)的制造和供应上,三花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就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三花在控制类部品方面将持续处于主导地位。问题二:如何看待有其他友商进入阀赛道的情况?答:其他友商计划进入新能源车赛道所释放出的信号也再次证明了三花十几年前布局新能源车领域的超前的战略眼光,以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一个既长又宽的赛道。然而,现在计划布局新能源车赛道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我司已具备客户、规模、技术、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并且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加大研发,不断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市场影响力。问题三:热泵的未来趋势?答:公司新能源车零部件业务将持续聚焦在与热泵相关的产品上。热泵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非常确定的方向。越来越多的车型选择走热泵的技术路径。它可以实现汽车综合能源的利用。目前,大部分车企在往热泵集成化模式发展。问题四:原材料联动的情况?答:制冷业务主要使用到铜,已采用与客户铜价联动的定价机制以及套期保值的方式,大部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上涨可传导到下游,受铜价上涨影响有限。微通道及汽零产品主要使用到铝,公司通过逐步建立联动定价机制、大宗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操作、及时与客户议价等措施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成本端的影响。问题五:商用市场领域的空间?答:商用制冷的市场规模超200亿,未来成长性强。成长空间主要在疫苗运输,生鲜配送、中央空调,冷柜机组上以及中国冷链市场的增长上。2021年6月公司已发行的30亿可转债,其中约15亿是投向“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智能控制元器件建设项目”。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