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东磁2021-11-23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横店东磁2021-11-23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1-11-23 横店东磁 东磁大厦9楼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9.16 2.28 3.00% 209.36亿 0.5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27.26% -13.85% -34.48% -43.89% 6.75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5.65% 16.82% 6.75% 7.00% 21.25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72 7.60 92.84 7.20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71.64 57.55 55.67% -0.13% 8.99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6.69亿 12.77亿 2024-09-30 - -
参与机构
兴业证券,财通资管,华创证券,首创证券,姚灵锋,交银基金,高毅资产,上海汐泰投资,上海菁菁投资,上海胤胜资产,仙人掌资产,鞠文彪,华宝基金,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上海利位投资,上海环懿私募,陈超,国元证券,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彤源投资,横华国际证券,长信基金,德本基金,朱元
调研详情
2021年11月23日,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横店东磁”)董事长及相关人员与投资者就公司的经营、发展、财务等方面进行了沟通。现将交流时的公司情况介绍及问答环节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公司是一家拥有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上市以后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将产业从单一的磁性材料扩张到光伏、锂电和器件等多个产业,使得公司多年来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下:1、业务布局广泛:公司经营扎根横店,面向全球。生产布局除了总部浙江横店,公司大陆内还有在四川、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大陆外在香港、日本、德国等地都有设立子公司。2、科技创新激发新动力:公司搭建了多个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的科研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的磁性材料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同时飞地建设了上海、深圳研发中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将近两千人,特别是磁性材料行业领域,公司走在行业前沿,有主导制定IEC国际标准5项、参与制定IEC国际标准9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4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10项等。拥有有效专利988项,其中发明专利最多。3、数字化转型引领公司制造升级:公司下属永磁十五厂是全国磁性材料行业中首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认证的企业。光伏、锂电产业部分新工厂的布局也都是以数字化工厂为基准,2020年投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为浙江省最大的全5G覆盖的工厂,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2021年投产项目1.48亿支高性能锂电池以及在投项目4GW大尺寸高效电池和2GW高效组件均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布局。4、品牌优势:客户大多为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磁性材料产业有如华为、特斯拉、博世、博泽、三星、法雷奥、松下、电产、格力、美的等。器件方面,除了苹果以外的一线手机厂商,包括小米、华为、三星、oppo、vivo等都是公司的客户。5、各产业盈利能力较强。公司目前处在快速发展期,磁材业务主业稳定发展,市场地位突出,提供了稳定的盈利来源。光伏、锂电业务产能快速扩张。器件业务,电感、隔离器/环形器、无线充电模组持续放量,公司的各个板块中都有可以放量的空间。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加25.18亿元,磁性材料、光伏产品、器件、锂电池的营收分别为19.86、29.67、2.66、3.24亿元,占比分别为34.89%、52.14%、4.67%和5.69%。按产品分类来看,磁性材料、光伏产品、器件和锂电池对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6.34%、+138.55%、+31.37%和+96.94%。在主营业务中,光伏产品营收增长最快,对营收增长的贡献最大。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略有下降,主要受原材料涨价、运输费用作为履约成本列示于营业成本、以及远洋运输成本暴涨影响。2021年上半年磁性材料、光伏产品的毛利占比分别为45.98%、36.32%。二、问答环节1、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如何规划?答:公司两大产业为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锂电。磁性材料产业,公司拥有全球铁氧体永磁、软磁规模最大,客户高端,对未来材料的需要走在前列,为公司器件产业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正在往器件方向发展,向世界第一的目标迈进,像电感器件在材料优势基础上,客户基础也已铺好,很快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光伏和锂电产业目前规模不大,但光伏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市场声誉也越来越好,预计到今年年底光伏电池将进入10GW产能,4GW电池和2GW组件的产能规模,新项目将在这两个月陆续投产。市场打开了,规模基础形成了,单光伏产业就可以达到百亿级营收。锂电产业从汽车大动力战略性转向小动力应用市场,在电动工具、电动二轮车、便携式储能市场已有成效,符合目前发展的体系已建立好,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择机布局新的产能,在做好做强小动力电池的基础上,我们会择机往储能或大动力领域发展。2、营收规划能否更具体些?答:今年营收会超预期的109亿,由于新增产能较多,过去40年才能达到100亿级的营收,根据公司的资本开支计划,未来可能3-5年左右就会新增100亿营收,公司各产业都有较大的空间。3、工信部发布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后,公司未来对磁材的规划?答:磁性材料产业以稳步发展为主,公司铁氧体永磁、软磁规模均居于行业首位,有着全球500强和行业内领先的客户基础,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采购成本上均有一定的优势,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应对大规模的订单,面对大客户试制新产品的需求,公司有优先开发权,有利于公司储备更多技术和配方,以及提升市占率。永磁铁氧体将往更高磁性能材料方向发展,公司的铁氧体永磁材料磁能积最高已达到5.4MGOe,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后续还会进一步降低镧钴的使用,以降低成本,同时,公司还在研发更高性能的复合永磁材料。在粘结钕铁硼、塑磁材料上,公司技术、成本优势也很明显,在5—12MGOe区间有着领先的优势。软磁材料将往高频低损耗方向发展,公司在合金粉料、铁氧体预烧料方面都有技术优势,在损耗、小型化、制程、绝缘包覆等方面都有体现。4、公司有没有打算研发与稀土材料有关的磁体?答:公司有在研发复合永磁材料,该材料是介于铁氧体和烧结钕铁硼之间,成本比铁氧体稍微高一点,其在性价比上会更有优势。复合永磁材料和铁氧体的配方及工艺体系不同,并不是替代铁氧体,主要面向5—15MGOe的市场,在节能电机上可以有大量应用。5、苹果及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应用,对铁氧体材料有很大的拉动吗?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公司铁氧体材料的拉动会较大。永磁方面,像汽车的座椅调节、摇窗、油泵、雨刮、空调调节电机等都会用到。软磁方面,电子电路上都会有应用,主要如DC/DC转换、AC/DC转换,应用在电源管理、车灯控制、中控系统、无人化驾驶等等。塑磁方面,主要应用在传感器、电机方面。6、新能源汽车单车磁材用量有多少?答:根据功率大小不同,需求不同,一辆车用磁材从几公斤到加上充电桩十几公斤不等。随着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高,所需的材料就会越多,电动化和智能化使得新能源车用磁材量超越传统汽车,但现在传统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用量也有在增加。7、工信部发布的节能高效电机的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答:公司有部分磁材用于高效节能电机,小微型电机将采用铁氧体,大功率电机采用钕铁硼。8、公司目前金属磁粉芯的产能和客户情况?答:金属磁粉芯产能约6000吨,预计2022年会超1万吨。客户主要是北美大客户、日立、SolarEdge、Enphase以及部分国内外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商等。9、公司布局电感产业的优势在哪里?答:电磁是共生和互相转化的,ICT产业带动了整个磁材的发展,软磁增速高于永磁,现在市场对电感器件的要求小型化,其对材料的能量密度性能要求越高,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带宽越高。公司有着原材料和工艺的优势,体现在损耗、小型化、制造程、包覆技术等方面,现在部分产品的工艺水平已走到行业前列,生产的效率化也非常高。10、公司现在才切入电感产业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以前没有切入?答:以前是考虑到不要和客户竞争,所以电感没有特别考虑,只是做了国外客户的代工。目前公司以复合材料(铁硅、铁硅铝、铁镍、铁镍钼等)+电感的形式切入市场,和原来的客户没有冲突。以前做磁芯,客户自己绕制,如果做绕制电感会和现有客户冲突。11、目前行业内技术水平情况,公司与顺络比有什么优势?答:原先技术最好的是日本企业,刚进入行业的时候公司主要是抢占日企产能覆盖不了的部分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的价格相对于日企来说要便宜一些。随着公司技术提升了,再加上价格优势,客户都很愿意用公司的产品。顺络是国内电感的龙头企业,介入的早,其主要产品是射频电感(叠层电感),公司目前做的功率电感、一体化电感会走在更前面,也有配套的射频电感,目前已进入汽车品类、消费电子、服务器以及安防的市场。公司核心优势在材料、工艺和设计,入门虽然晚,目前就大概两年,但是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走在行业前列。12、公司功率电感的竞争对手有哪些?答:功率电感方面,做的好的有乾坤(台湾)、奇力新(台湾)、日本村田、TDK等等;国内顺络也是龙头企业,其主要是射频电感。对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产品型号可能相同,但是材料的配比不同,这方面公司具备领先优势。13、电感器件方面,公司目前已具备了什么样的规模?答:公司已先后投资了薄膜电感、T-C0RE、一体电感、LTCC叠层电感等项目,具有年产超10亿只的规模。14、振动马达、隔离器/环形器的发展情况如何?答:振动马达行业内规模最大但增长幅度不大。目前手机是最大的下游应用,但手机增速不快,公司年产3亿多只,在手机应用领域的市占率很高,公司在开发新的应用领域——非手机应用领域,如汽车触觉反馈系统、电动牙刷、美容仪等。隔离器、环形器因5G基站安装数量和单机使用量下降,使得这个产品的销售量不是很大。目前5*5小功率隔离器是国内独家,这块的量逐步增加后,对利润的贡献会加大,但其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较小,盈利影响不大。15、公司锂电池产业为什么对小动力市场情有独钟?答:以前有做汽车,产能小只有1GW,车企虽很多,订单一来却只能服务一到二两家公司,且受补贴政策影响大,货款回笼有难度,随后便放弃了大动力市场,战略性的调整至小动力市场,能服务的客户多且信用好,纯市场化竞争模式可以突显出我们制造业企业的优势。2020年产能1GWh,2021年10月新增1.5GWh;公司目前做的是18650电池,以523、811为主,未来将根据客户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扩大产能,会考虑高镍811体系为主、型号21700、32130等,不排除后续会择机发展磷酸铁锂、钠、钒类电池的可能。16、公司光伏产业的规划如何?答:公司2010年至2020年总共只有2GW电池+1.5GW组件产能,随着这两年新项目的建设,到2022年电池片+组件可以做到10GW+5GW(有一部分委外加工)的规模,去年已投产2GW电池片,4GW的电池片七厂已处于试生产阶段,江苏组件工厂一期2GW预计今年年底投产;2021年对外销售电池片+组件预计5GW,1-10月已经有各2GW。17、光伏技术迭代很快,现在大尺寸排产的进展规划如何?答:公司目前产能里70%可以做大尺寸,TOPCON、HJT我们都在研究,计划先做TOPCON试验线,大尺寸量产转换效率在23.4%左右。目前业内企业良率不是很好,我们现有产能预留了试验线空间。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对现有产线进行升级或投资新产品。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