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1-11-05 | 广电计量 | 公司会议室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41.93 | 3.01 | 2.11% | 107.08亿 | 1.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1.45% | 10.01% | 50.22% | 42.18% | 8.54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4.54% | 48.91% | 8.54% | 13.47% | 9.62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5.85 | 18.99 | 92.65 | 2.3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70.08 | 166.21 | 40.88% | 0.06% | 1.9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15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8.73亿 | 15.52亿 | 2024-09-30 | 预计:净利润30000-36000 | 1.2024年公司紧扣“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年度经营主题,加快创新业务能力建设,实施区域协同和大客户战略,开展行业深耕和区域市场深耕,深化数智转型升级,全面推动变革创新,纵深推进降本增效,实现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航空等重点领域的订单稳定较快增长。2.公司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力促进经营降本增效,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净利润同比较快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提升。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和经营责任考核体系,调整以利润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加强各项费用管控力度,大力推进亏损业务板块调整与转型,推动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3.公司持续完善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等成熟业务的区域覆盖和能力覆盖,构建细分领域特色能力优势;利用成熟业务板块的领先优势,赋能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生命科学、数据科学等培育业务的协同发展,促进培育业务的快速成熟。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等薄弱业务及时收缩亏损实验室,减亏工作取得较大成效;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和化学分析实验室深度融合管理,加快食品检测、生态环境检测的业务结构转型。 |
参与机构 |
兴业证券,信诚基金,弘毅远方,创金合信 |
调研详情 |
1、公司计量校准业务增速低于预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这种影响对公司业务影响如何?答:计量校准业务近几年增长一直比较稳定,因个别客户采购政策调整原因,今年个别较大订单发生延迟或跨期,导致计量校准业务增速低于预期。上述影响因素只涉及单家客户今年的订单,不会影响公司计量校准业务和公司其他业务板块未来发展。2、近期疫情波动对公司业务影响?答:今年新冠疫情在局部地区反复,对公司单点影响并不大,但累计对公司造成了一些影响,而未对公司整体经营情况造成实质性影响。3、目前公司各实验室的工作饱和度如何?答:目前公司实验室工作较为饱和,实验室人员合理轮班工作。4、公司是否能大规模提升批量化操作测试,提升利润率?答: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业务是公司的优势业务板块,这两类业务有较多偏向定制化和研发类型的订单,因此较难做到高度批量化、流水化的操作和测试。但公司正积极推进实验室测试自动化改造,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通过自动测试、远程测试等手段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5、公司股权激励进展情况如何?答:公司积极推进股权激励相关事项,但目前尚未有具体启动及实施时间安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6、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厂商带来的合作量大吗?答:公司汽车检测业务的主要来源为整车厂新车型研发和车厂规模销售带来的供应链质量管控,占比分别约为70%和30%。有的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新势力厂商的新车型推出速度较慢,因此与公司的业务合作量没有一些较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大。7、公司汽车检测业务开展情况如何?答:去年公司的汽车检测业务负增长,今年随着汽车整车市场回暖以及公司在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检测领域的持续布局,公司汽车检测业务已恢复良性增长态势。8、公司各项业务明年展望?答: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中,明年预计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和电磁兼容业务应该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计量校准业务将恢复增长趋势;化学、环保、食品检测业务板块近年处在业务结构调整期,增速一定程度上会放缓。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