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铝业2021-11-1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华峰铝业2021-11-1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1-11-11 华峰铝业 公司1号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4.31 3.05 1.27% 157.87亿 0.84%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8.65% 14.70% 23.57% 30.81% 11.30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6.55% 16.37% 11.30% 11.27% 12.7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71 3.36 88.35 3.28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92.61 56.55 31.51% 0.03% 10.14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4-10-09
报告期 2024-09-30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7.53亿 15.82亿 2024-09-30 预计:净利润82000-92000 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影响。(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销两旺助推效益。公司始终以三高战略思路(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附加值/高贡献率产品)为导向,不断巩固、加强公司产品的领先优势,以高质量品质、高水平性能、高性价比赢得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产销双旺,海内外客户开拓有力,总体销售规模不断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二)技术创新成效显著,三化增效成果突出。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铝热传输材料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此外,公司大力加强两地对标和三化建设,通过现代数智化手段进一步促进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和提升流程效率,增效明显。
参与机构
卓尚资产,申万宏源,东方证券,中泰证券,海富通基金,华泰资产,聚鸣投资,交银基金,中庚基金,广发基金,长信基金,柏乔投资,浦银安盛,中信保诚基金
调研详情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铝板带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传输领域内各系列、规格状态的铝合金板带箔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冷却系统、电站冷却装置、微通道家用商用空调等各大领域。凭借稳定、优质的产品质量,公司获得了全球上百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高度认可,业务范围遍及4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铝箔材十强、上海制造业百强企业,并特别荣获日本电装集团区域合作供应商奖以及德国马勒集团质量优秀供应商奖,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21年前三季度,随着公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及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公司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市场,加大生产及销售力度,产量、销量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总体盈利增长明显。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4,369.0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达7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99.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达138.27%。二、互动交流情况:1、请问公司,今年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同比增势良好,但环比略有下降,请问原因是什么?第四季度的情况预计如何?回答:公司前三季度发展稳健,营业收入、净利润、产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提升。三季度的单季度数据环比略有下降是因为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三季度中国制造业多个行业受到能耗控制和限电政策的影响,下游客户的产能和需求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体市场需求。因此,三季度的单季度数据环比略微有所下降,但公司业绩前三季度整体仍然保持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顺利,客户订单、销售出货均保持正常水平。对第四季度的运营我们仍然保持充分信心。2、请谈一谈公司明年在新能源业务板块的重点产品和规划。回答:公司明年在新能源业务板块的重点产品包括:(1)主要用在新能源电池上的电池壳料、电池箔料和铝塑膜料。电池壳料是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料方面生产工艺较为成熟和已经成熟批量供应的产品,也是未来我们非常看好、市场需求广阔的材料。明年力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提升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销量。铝塑膜料目前正在逐渐上量中,电池箔材料目前还在验证和小批量试产中。明年都有望进一步稳定工艺、提升品质并形成批量生产与供货。(2)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换热系统的铝热传输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除了电池系统之外,热交换系统也会使用相当比例的铝热传输材料。铝热传输材料是我们的强项产品,我们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铝热传输材料产品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它的认证周期较长,要经过多项的性能测试,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进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白名单范围;二是随着今年国家限电、汽车缺芯等情况的出现,国内、国外的客户对于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重视,实力强、运营稳健的供应商越来越受到青睐。公司目前拥有上海、重庆两大生产基地,今年目前为止亦未受到限电影响,产品质量稳定并获得全球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同时,凭借多年经验累积,能够与客户共同进行材料研发与合作,这些有利因素都将形成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明年进一步巩固和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换热系统领域的铝热传输材料产品推广和业务提升。3、今年的铝价存在较为明显的波动,铝价的涨跌对公司经营的有什么重大影响吗?回答:根据铝热传输材料行业通行的定价惯例,我们的产品价格是按照“铝锭价格+加工费”的模式来制定的。铝锭价格的波动将同时影响公司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与售价。这种定价方式可以较为有效地将价格由采购端传导至销售端。短期内,如果出现铝价的剧烈波动可能会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存在一些影响,但是,从持续经营、长期运营来看,铝价的涨跌对公司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4、想了解一下,公司所在的这个行业采购设备一般情况下的周期大概需要多久?公司近期是否有新的投资和扩产计划?重庆产业布局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如何?回答:根据我们的经验,一般我们这类型的主要设备从订购开始到安装调试结束,大概需要1-2年的时间。目前,由于重庆项目正在陆续释放产能,以及当下随着双碳系列政策,国家对新项目落地的能耗审批也更为规范和严格,公司目前尚未有新的投资和扩产计划。后续,如条件成熟、准备进行扩产和投资时,我们将按照相关制度要求,严格履行审批和信息披露程序。重庆生产基地相较于上海更新落成,具有后发设备优势。以轧机为例,重庆更多采用了大卷宽幅轧机,更有利于减少切边废料,提高成品率。同时,西部的能源成本优势也有助于公司整体成本的降低。结合沪渝两地的地理位置、设备特征和产品特点,重庆基地将以大规模生产为主,重点辐射中国中西部市场;上海基地重点辐射东部及海外市场,以国际高端配套客户、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实验性新产品为主。5、请问,目前市场上的刀片电池一代和二代的电池壳材料的加工费有什么不同吗?回答:我们是提供用来制作刀片电池电池壳的铝箔材料,加工费的高低主要是跟铝箔涉及的合金和工艺有关。如果单纯只是尺寸上的变化,则加工费基本变动不大;如涉及合金配比的变化,则加工费会存在较大的差异。6、听说行业内有的公司,已经涉足设备制造,自己生产机台和设备。请问公司有这方面的想法或者行动吗?回答:我们目前尚不涉足于专业机台设备的生产。但是在采购关键机台的时候,由于已经在本行业内耕耘十余年,积累了充分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我们会在采购机台的前端就共同参与到设备厂家的机台工艺设计和参数设计中,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设计和参数要求,确保设备更加能够适应本公司的成熟生产线和产品需求,能够更有助于提升成品率及产品品质。7、请问新能源产品和传统铝热传输材料产品的产能能够兼容吗?回答:两类产品的绝大部分的前道工序都可以兼容,但在后道加工上,会各自再配置一些个性化的设备。8、近年来,美国针对铝箔产品的双反政策对我们国家整体的铝加工工业都有很大的影响,请问贵司目前有海外建厂的规划吗?回答:我们这个行业一方面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产品大多为定制化差异性产品,合金、规格众多,对于人力和精益管理的水平要求比较高,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认为目前在海外建厂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目前没有在海外进行建厂的计划。9、由于近段时间大宗原材料涨幅惊人,许多企业面临压力已经开始涨价。请问公司如何应对成本的压力?回答:首先,原材料飙升的最大的价格压力,已经通过产品“铝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传导到下游客户,缓解了一定的压力。其次,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一是我们已经跟随同行的节奏,进行了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调整。上调的原因主要一是因为部分行业内企业受限电影响产能受限,市场需大于供,二是由于今年以来除铝之外的其他合金,比如锰、镁等都出现大幅上涨,这些合金虽然我们添加比例不大,但也带来成本上的压力。因此,针对部分产品,我们实施了价格上调,也得到了绝大部分客户的理解和认可。二是进一步提升成品率,包括通过上海、重庆两地对标、精益管理,进一步提升成品率。三是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合金,包括电池壳、水冷板这些新材料的合金。我们认为,在热交换领域,未来一定是向着高技术、高端化产品的方向前进。比如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的无钎剂产品,它对产品的清洁度、环保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虽然现在尚未量产,但这是我们研发的重点项目,也是有望未来成为业务增长点的重要产品之一。10、目前,国家对于双碳、再生能源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力度也非常大。请问贵司在能耗控制和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有什么考虑和计划呢?回答:铝加工行业是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在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压力下,更大规模、更低能耗水平、更高研发水平和更具盈利能力的企业才更能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未雨绸缪,公司也在双碳控制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建设能源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能源管理平台对各项能源耗用量进行精准监控、记录和进行分析;实施各项节能减排设备改造优化项目;通过工艺优化提高生产废料回炉比例等,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