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诺和2022-08-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阳光诺和2022-08-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2-08-22 阳光诺和 - 业绩说明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21.62 4.23 - 47.87亿 1.5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53.20% 32.47% 11.37% 21.40% 22.2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52.15% 46.04% 22.23% 17.65% 4.7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3.32 20.97 76.83 2.26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88.15 108.60 45.65% 0.03% 2.28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5.00亿 2024-09-30 - -
参与机构
投资者
调研详情
 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召开了线上业绩说明会,说明会流程包括:董事长致辞、管理层业绩说明与在线回复投资者问题。问答环节情况如下:1. 您好,公司上半年业绩不错,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复:受益于国内药物研发市场持续增长,公司管理团队紧紧围绕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平台的投入,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夯实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不断提升的研发服务能力进一步赢得客户认可,推动市场订单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国内商务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2022年1-6月新签订单5.45亿元,同比增长24.15%,持续增加的客户需求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同时又拉动公司研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 公司的研发费用较上期增长了82%,请问在研项目主要在哪些领域?有取得什么成效吗?回复:上半年研发投入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立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所致。公司自主立项产品管线丰富,研发进度有序推进,目前公司内部在研项目累计已超170项。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自主立项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项目。在创新药方面,公司在研产品主要应用在镇痛、肾病与透析、肿瘤辅助、心脑血管、抗菌用药等适应症领域;在改良型新药方面,公司在药物传递系统上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研究,以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等为研发重点;在仿制药方面,公司在研产品重点包括复杂注射剂、多肽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及其他特殊制剂等。2021年公司研发的改良型新药“NHKC-1”品种获得临床试验许可,属于含有均以在国内外上市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于高血压治疗;2022年7月11日,控股子公司诺和晟泰在研项目“STC007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许可,该品种属于化学1类新药,即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丰富了公司肾病并发症及镇痛领域产品管线,对公司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未来技术成果转化带来的收入将成为公司业绩又一增长点。公司自研品种到达一定研发进度时,公司择机将品种转让给客户,并保留部分上市后收益分成权,公司将从中获得技术转让收入以及产品产生销售收入后的分成收益。3. 公司领导好,请问公司技术平台的储备及开发情况怎么样?回复:公司围绕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及生物分析领域发展的需求,通过自身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多个领先技术平台,发展核心技术及管理体系,掌握了一系列药物研发关键技术与评价模型。公司在建的四大研发平台:药物创新研发平台、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特殊制剂研发平台及临床试验服务平台,能全面提升仿制药物和创新药物研发服务水平,加深公司在研发产业链的战略纵深,为客户提供种类更多、难度更大、附加值更高的研发服务。目前特殊制剂研发平台项目进度较快,报告期内累积投入进度已达到55%,重点进行改良型新药、儿童用药、透皮吸收与局部递送药物研究等;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投入进度超30%,主要进行大小分子生物分析服务、创新药品种药理药效研究等,其中全资子公司阳光德美上半年启动的微生物内毒素抗体药物临床PK研究分析、免疫原性评价,干细胞项目临床研究细胞因子多重检测、免疫原性研究,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相关细胞因子超敏检测,多肽项目临床研究的PK分析、免疫原性评价等多个创新药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检测服务,已形成服务收入;药物创新研发平台累计投入进度23%,上半年主要扩建诺和晟泰创新药基地,重点打造核酸药物、多肽类药物核心技术开发平台,在多肽偶联药物领域及其他创新药领域形成专属特色,同时布局多肽高端仿制药特色品种管线;临床试验服务平台旨在为临床实验的实施提供系统性的专业支持,以降低项目的研发风险、帮助客户节约研发经费,并提高产业化转化的速度,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多中心发展。4. 请问目前公司的订单情况如何?回复: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达5.45亿元,增长率达24.15%,累计存量订单17.89亿,同比增长32.81%。充足的订单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公司先后为国内520余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上半年新增客户19家。公司继续加强国内商务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持续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平台的投入,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推动市场订单保持稳定增长。5. 作为人才和资金双密集型的企业,在人员方面有什么计划?回复:公司的人员团队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同步壮大,上半年公司研发团队扩大至77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8.51%,人数同比增加15.94%,本科及以上研发人员比例高达81.19%;2022年半年度公司人均产值达到34.97万元,较上年同期人均提高6.5万元。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公司很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养体系。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将持续引进高级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国内知名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以及知识资源,为公司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储备;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具有持久吸引力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 请问公司对行业趋势有何判断?为此,公司作了哪些前瞻性的业务布局?回复:中国的CRO行业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目前国内CRO行业整体呈现多、小、散的格局,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在国内医药政策鼓励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发展、国内监管水平向国际接轨,吸引国际医药研发需求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向自主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加大,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创业型生物制药公司及Biotech的成立与崛起,药企对CRO的依赖将进一步加深,未来CRO的需求和业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公司已在仿制药领域深耕十余载,自2017年仿制药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研发体系成型之后,公司开始持续布局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链条。公司正在建设的两大研发平台均聚焦于创新药领域:药物发现技术平台深入挖掘类肽创新药,掌握多肽偶联PDC药物的靶向多肽序列、连接子类别以及连接位点等关键技术;新药PK/PD研究平台着重于抗体药物、细胞及基因治疗产品、血液制品、核酸类药物、疫苗等的PK/PD大分子生物分析,免疫原性评价,定量药理学研究等。公司将在各类型创新药研发服务体系中,进一步扩大并强化专业服务能力。7. 请问公司是否有对海外业务的规划?回复: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全球CRO市场处于扩张期。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预测,至2022年,全球CRO市场规模将达到801亿美元,2022-2024年CAGR为9.48%,随着在研管线药物数量的增长和临床前、临床早期在研管线药物的向后推进,全球CRO行业规模亦将快速扩大。目前公司主要服务于国内客户,公司将根据业务需求以及在未来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在合适的时间开始海外业务布局。8. 请问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临床药物研发中具有什么优势?回复:公司制定并不断完善的《临床试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从项目立项、举办临床试验协调会临床试验监查等各个方面对临床服务业务进行了详细规定。此外,公司在内分泌、降糖、镇痛、呼吸、心脑血管、过敏及变态反应、肿瘤等适应症方面有大量临床项目开展合作,相关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公司丰富的临床基地和专家资源,公司通过高效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科学可行的临床研究方案,通过临床医学平台、临床运营平台、SMO平台、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平台等,保障项目高效推进、过程合规、数据可靠。9. 公司药学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是什么原因?回复:药学研究方面,公司提供包括原料药制备工艺及结构确证、剂型选择、处方组成、制剂工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订、稳定性研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选择研究等服务。在原料药方面,公司根据最新的法规和指导原则已为客户研发了多种原料药。公司大力发展新技术,利用绿色酶化学解决了传统化学难以解决的药物合成问题,快速推进了药物的研发进展;在原料药质量研究方面有较强实力,能够控制原料药中基因毒杂质和金属元素杂质含量,达到ICH指导原则的要求;在制剂方面,在药品制剂开发过程中,公司在掌握常规制剂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原料药晶型、药物代谢等方面,通过缓控释制剂技术平台、多肽药物分子设计及开发、特殊制剂研发平台等,完善制剂工艺。公司业务起步于药学研究业务,在药学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扎实的客户基础。截止2022上半年,药学研究板块人员735人,同比增长31.48%,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服务能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058.57万元,同比增长74.24%,保持稳健发展。10. 请问公司2022半年度新签订单量保持较高增速的原因?公司目前客户结构和各类型客户临床需求是怎样的?回复:受益于国内药物研发市场持续增长,公司管理团队围绕董事会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平台的投入,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夯实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加强国内商务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不断提升的研发与服务能力进一步赢得客户认可,推动市场订单稳定增长。公司先后服务国内520余家客户,2022年1-6月新增客户19家,新签订单5.45亿元,同比增长24.15%。临床试验服务方面公司的行业经验涉及肿瘤、呼吸、消化、内分泌、降糖、心脑血管等常见疾病领域、以及局部给药、改良型新药、AI数字疗法及医美器械等特色领域,目前已实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中心布局,可满足全国客户新药I-IV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器械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相关服务。11. 请问公司实验室产能后续的投放规划是怎么样的?回复: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3.60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其中已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面积为2.5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实验室面积为1.01万平方米。上半年扩建特殊制剂研发平台实验室主要位于北京、无锡、成都等地,主要增强公司在改良型新药、复杂注射剂、复方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贴剂、儿童药等特殊制剂的研发服务能力;扩建位于成都的药物创新研发平台,主要满足公司在多肽和小核酸创新药研发服务需求;临床试验服务方面公司已实现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多中心布局,覆盖全国客户新药I-IV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服务、器械临床试验服务;创新药物PK/PD研究平台公司分别在北京、上海建设两个研发基地,涵盖新药分子筛选及评价、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药理药效学及生物标志物等相关研究,提供临床前及临床生物分析服务。按照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情况,公司将继续推进研发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服务能力。12. 展望未来三到五年,有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增速的因素有哪些?公司如何防微杜渐、稳中求进?回复: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是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也是行业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对公司的研究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采用“大商务”方式对母子公司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持续深化国内商务拓展网络和商务团队建设,2022年1-6月新签订单5.45亿元,同比增长24.15%,累计存量订单17.89亿,同比增长32.81%。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随着订单在未来逐步消化,公司收入也有望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持续增加的客户需求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并进一步拉动了研发服务能力的提升。随着公司业务规模、营业收入、人员团队的进一步扩大与提升,公司的管理体系、业务程序将更加严格,将在人才管理、技术革新、产能提升、市场开拓、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管理意识,不断提升运营和管理能力以适应经营规模扩大的需要。13. 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是什么回复:2021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3.41%,净利率为22.04%,2022年半年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8.37%,净利率为26.84%,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充足的订单储备、合理的业务结构和持续迭代的研发服务能力,为公司长远发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