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6-27 | 同花顺 | 同花顺总部大楼9楼会议室 | 现场参观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22.87 | 23.24 | 0.75% | 1576.24亿 | 8.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81% | -1.59% | -7.47% | -15.53% | 27.8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85.69% | 86.91% | 27.88% | 30.47% | 20.0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01 | 45.41 | 71.21 |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6.57 | 26.90% | -0.32% | 5.38亿 |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10亿 | 0.00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华安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汇添富基金,中信证券 |
调研详情 |
1.公司总体研发思路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主要还是围绕基础技术开展研发工作,对公司来说,业务和技术是双向驱动的,业务驱动技术,技术赋能业务,形成良好的正循环。 2.公司去年大约有40人的博士,今年预计会有多少? 答:公司今年会依托公司拥有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会进一步加大博士研究生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在模型算法方向会优先引进相关博士研究生。 3.公司技术及产品创新情况如何? 答: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创新应用,每年研发创新投入占总收入占比重都超过25%。公司在业内领先于竞争对手布局相关技术创新应用研究跟踪,例如,公司在90年代率先推出网上行情交易系统;在2003年开始研究基于移动端的手机炒股应用(移动互联网);在2011年开始在布局人工智能——面向金融证券领域提供垂直搜索引擎,在这之后对智能语音、自然语言(NLP)、知识图谱、图像识别、机器问答、虚拟人等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以及近年的大模型相关技术的跟踪研发。 4.公司大模型产品的规划? 答:目前公司各个业务方及产品都在做适配,主要还是聚焦金融行业,强化现有的应用场景,比如iFind金融数据终端、i问财、智能投研等产品及场景。 5.目前大模型的进展怎么样? 答:目前还处在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备案阶段。 6.何时能够看到i问财的大模型技术应用? 答:相关备案完成,且在监管机构允许面向C端用户服务的时候。 7.怎样理解数十年语料积累的价值或壁垒? 答:我们认为也不能完全说是壁垒,但是会存在一些优势,短期内可能会在用户意图理解等方面存在优势,但一切还是要取决于竞争对手在这个领域投入的力度和决心。 8.AI技术在2B业务上会有怎么样的结合? 答:机构业务主要还是依托我们的iFinD金融数据终端,为机构客户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工具。 9.如何看待证券交易利基市场变化趋势? 答:长期来看,随着注册制的实施,未来散户在选股等环节的难度会逐步提升,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接受通过专业机构投资者或者投资宽基指数、行业主题基金等产品,近些年量化类基金在市场份额的占比不断提升也能证明这点。 10.在机构化、被动占比提升大背景下的业务机遇? 答:着力为机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数据、投研系统以及平台业务的合作。 11.从交易向配置转化的难点是什么?科技如何帮助我们? 答:从交易向配置转化的难点,首先基金数量比股票数量还多,客户筛选基金也是个难点。其次,单纯投资过往业绩靠前的明星基金经理,很容易遇到基金经理的业绩回撤,基金净值波动还是相对较大也是个难点。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基金和基金经理的筛选分析上增加更多的工具,研发智能投顾类的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配置的参考建议。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