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研纳克2023-06-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钢研纳克2023-06-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6-20 钢研纳克 钢研纳克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32.35 3.88 0.83% 41.38亿 0.87%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5.50% 15.50% 22.53% 22.53% 2.4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43.05% 43.05% 2.43% 2.43% 0.8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5.21 29.77 102.61 11.15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231.30 99.57 40.22% 0.27% 0.03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96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东方证券
调研详情
会议中公司相关人员与投资者就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管理模式等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相关问题如下:

1、目前从需求端来看公司整体业务发展情况如何,检测业务有无加速,仪器业务现状怎么样?

从目前需求来看,公司检测业务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公司目前检测业务主要集中在金属检测领域,而且在高温合金检测领域具有自身独特优势,这些领域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仪器方面,目前随着国内产业加速升级,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也在高速发展中,相应仪器业务需求仍有维持较高水平。另外,公司目前已经有扫描电镜正式交付并已进入调试阶段。

2、能否介绍一下公司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与公司各类业务定位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公司那些独特优势?

公司企业愿景是“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者”,企业使命是“守护质量、创造价值”。目前公司现有的几大主营业务分别为第三方检测服务、检测分析仪器、标准物质、能力验证、腐蚀防护等,这些业务都是围绕材料检测上下游及周边进行的布局,实践中也起到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公司在材料测试领域尤其是金属材料测试领域有着70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和丰富的人才团队储备,同时每年在材料测试科研领域持续投入大量人财物;公司还积极跟踪参与各项材料尤其是新材料测试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在材料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另外公司检测业务软硬件设施,如配套设备、自研软件等方面有自身特色优势,同时常年与国内某些科研院所、企业开展技术业务交流合作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很多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

3、公司未来的产业布局有哪些规划?

从目前国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国内新材料研发应用和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升级需求会持续提升,就检测业务而言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服务半径限制,公司未来会继续完善现有产业布局,如江苏纳克将重点围绕长三角、江浙沪一带经济发展而服务;沈阳纳克将主要为东北区域航空航天等关键产业的材料制备和材料应用单位提供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青岛纳克相关业务也从海洋腐蚀防护工程及产品拓展到陆地如管线管网腐蚀防护服务等等,另外公司目前还在推进株洲、德阳、西安等项目建设,未来公司还将会考虑继续在其他潜在区域布点。

4、信息化建设方面对公司目前经营管理有何影响?

在内部信息化上,公司近年来重点借助营销与服务云平台项目的建设,搭建钢研纳克营销与服务云平台。云平台集第三方检测服务、认证评价服务、校准服务、能力验证服务、标准物质/样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分析仪器销售和技术服务、腐蚀检测与防护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营销与服务的线上运行;完善现有实验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实现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业务全覆盖,大大优化了生产管理流程,有效促进钢研纳克检测服务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公司在江苏纳克尝试开展5G“智慧工厂”建设,也有助于进一步提质增效。

5、公司发展面临的资源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人才资源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公司自身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所以在人才资源尤其是研发人才方面,公司目前主要通过自身培养来解决;另外公司在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通过配套人才政策支持、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倾斜等具体措施的落实,也能帮助公司有效稳定人才团队,吸收外部专业人才。

发展资金方面,公司目前主要通过自有资金投入,未来也不排除在项目建设中采用类似沈阳纳克的合作模式,同时也会根据项目情况适时开展其他资本运作。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