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扬电子2023-06-2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隆扬电子2023-06-2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6-21 隆扬电子 公司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65.61 2.09 1.85% 45.67亿 3.42%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1.49% 5.36% -16.09% -34.02% 25.2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45.85% 50.29% 25.24% 28.67% 0.96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5.88 19.06 71.87 169.8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02.55 106.42 3.82% -0.65% 0.38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13亿 2024-09-30 - -
参与机构
东吴证券,国信证券,华安基金,君榕资产,国海证券
调研详情
第一部分介绍公司概况

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13日,是一家电磁屏蔽材料专业制造商,主要从事电磁屏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完善的电磁干扰解决方案。目前主要聚焦于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公司也从事部分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应用于上述消费电子产品中,起到绝缘、缓冲保护、吸音减震、散热等效能。2021年公司取得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认证,开始逐渐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凭借优秀稳定的产品品质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公司获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进入了行业一流消费电子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包括苹果、惠普、华硕、戴尔等国际知名终端品牌商和富士康、广达、仁宝、和硕、英业达、立讯精密、长盈精密、东山精密等行业内知名电子代工服务企业。公司与上述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品牌口碑和声誉。在新能源车汽车电子领域,相关产品已量产并开始向吴中伟创力、安徽域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出货,产品用于汽车的自控系统。

2023年,公司计划投资复合铜箔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打造另一具有可观前景的优势业务,同时做好复合铜箔在新能源、5G等高景气赛道的布局准备,最终在业务端形成“电磁屏蔽材料+复合铜箔”的双轮驱动模式,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第二部分交流的主要问题及答复

1.复合铜箔方面的技术团队是公司的自有团队吗?

答:是公司自有团队。

2.公司的复合铜箔是用在动力电池还是3C电池还是其他领域?

答:公司生产的复合铜箔产品可应用于动力电池、3C消费类电池、储能电池。

3.复合铝箔的进展较之复合铜箔的进展更快一些吗?

目前市场上复合铝箔的推进会更快一些,复合铝箔主要是蒸镀。

4.有没有考虑复合铝箔?

目前暂不考虑复合铝箔,复合铝箔的成本较纯铝成本高。

5.公司为何会想到进入复合铜箔的领域?进入的契机为何?

首先,公司在21年取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认证之后就一直重点关注新能源车领域。前期一直在汽车电子的方向作公司主业电磁屏蔽材料的方向的新市场拓展。后续逐步了解到了复合铜箔的技术及工艺后,是与公司高度技术同源的卷对卷的磁控溅射+水电镀的两步法,此技术自公司2008年淮安富扬建厂之初就一直在使用,且公司台湾子公司聚赫新材的团队就磁控溅射+水电镀技术研究很深入,因此基于技术同源的优势以及对复合铜箔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公司经审慎评估,最终决定进入此领域。

6.公司目前生产的是PP还是PET的复合铜箔?

公司目前生产的是PET复合铜箔。PP复合铜箔将会在公司第一座细胞工厂正式装机建设完成后,在复合铜箔专用设备上再进行试生产。公司已对复合铜箔专用设备上加强了热管理,以满足PP复合铜箔的生产。

7.消费电子行业在第一季度市场下滑严重,公司的情况如何,对后续的展望。

受消费电子市场的低迷的影响,公司在第一季度受到市场影响下滑较大,今年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同比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幅度下降,公司会积极努力抓住机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经营业绩。关于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及后续期间的经营业绩数据,请您以公司后续正式公告信息为准。

8.会对复合铜箔方面做相应的人才引进吗?

公司持续在优化人才团队,就复合铜箔项目,已在组建各类人才,包括业务、技术、品保、管理人才等。
A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