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07-19 | 大元泵业 | - | 电话会议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14.42 | 2.36 | 7.47% | 33.16亿 | 0.6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1.54% | -8.54% | -34.72% | -22.27% | 14.67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0.31% | 29.50% | 14.67% | 11.58% | 3.93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70 | 10.94 | 87.28 | 3.83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08.02 | 81.40 | 42.00% | 0.01% | 2.16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16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景顺长城,安信证券,招商资管,天风证券,中信,上海合远 |
调研详情 |
除前期已披露的相关的事项外,公司与相关投资者就行业发展、未来规划等事项进行了如下沟通: 1、公司如何看待自身业务优势及所处行业? 答:公司所处的泵行业规模较大,所涉及的领域和品类众多,国内外市场空间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泵企,在通用性离心泵及屏蔽泵等领域均有产品布局,其中屏蔽泵领域为公司特色优势领域,旗下新沪品牌在暖通设备、化工、制冷等领域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核心产品年销售收入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通用离心泵领域,公司目前主力产品为各类型农泵,作为头部企业预计未来将受益于市场逐步整合的过程;同时在市场空间更大的商泵领域进行持续投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公司未来业务布局与发展如何? 答:(1)从目前形式看,家用屏蔽泵领域公司高端产品新市场及新客户开发势头良好,下游未来发展的指向性及方向性明确,因此在相关产品市占率仍然较低的背景下,预计该领域业务空间充足,能够继续支撑未来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屏蔽泵领域随着公司整体生产能力和工艺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司能够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成长空间和路径较为清晰;民用泵领域下游需求较为稳定,随着供应端的逐步出清及新产线投产后制造能力的提升,公司将受益于行业集中的进程。上述业务预计将继续是未来2-3年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2)从煤改气场景至节能性场景,公司两次快速发展时期均是产品推动型,证明了公司在产品端具有前瞻性布局,具备打造“爆款”的能力,目前公司基于现有技术优势在液冷等工商业领域仍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储备,在商用等新领域也有新的布局,公司坚信在中长期的维度进行持续的产品投入和产品布局能够最终在市场端获得相关客户的认可。 3、现阶段公司如何看待热泵发展趋势及对公司的影响? 答:(1)欧洲市场看,上半年,德国建筑能源《建筑能源法》推出,明确从2024年起在德国每个新安装的供暖系统都应使用至少65%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在欧盟层面推动的“生态设计指令”也要求最迟从2029年开始只能在建筑物中安装热效率至少115%的供暖系统(目前只有热泵能达到要求),不达标的加热设备不能再投放到市场,欧盟正在就其生态设计指令进行磋商,目前该法案的草案较为严格,后续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此事项也反应出欧盟及相关国家在政策层面较为坚决的推广态度,而上述类似政策的推动和落实,也将继续推动热泵行业的发展。 (2)按照目前国外的政策规划和路径,相关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前期阶段,随着公司在客户开拓及产品储备上不断取得的新进展,后续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产业发展提速后公司能够快速相应市场需求并有望获得良好的收益。 4、为什么水泵市场很大,但是水泵企业通常比较小?未来是否有集中度提升的机会? 答:(1)从2021年的数据看,前十大企业营业收入接近400亿,前三的荏原、凯泉、东方泵业收入均超过50亿元,其中排名第一的日本荏原收入超过60亿,因此从目前格局上来看,行业里面已经拥有了一批优秀的头部企业,目前这类企业不为大众广泛认知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头部企业是外企或是没有上市,从行业数据能看出相关企业在近几年业务发展仍保持较为强劲的势头。 (2)我国泵行业集中度整体较低,但是2015年以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前十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当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7.96%逐年提升到2022年的超过18%。未来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5、公司目前管理层整体较为年轻,后续是否有股权激励计划? 答:从一线员工到中层骨干,年轻化都是目前公司坚持的重要方向,公司重视人才在公司未来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因此未来相关计划将与公司人才发展情况及业务发展阶段相结合,如有最新进展,公司也将及时进行披露。 6、公司分红率一直较高,未来分红政策是否会调整?未来是否会通过回购的形式回馈股东? 答:自上市的6个会计年度以来,在兼顾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一直坚持务实的分红政策,累积分红已达到3.65元/股。未来,公司将继续重视股东利益,在支持业务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及法规框架内制定形式多样且切实可行的股东回报方案。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