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记录:
提问交流:
Q:公司上半年增加的管线的客户类型?
A:上半年增加的管线有一些是CGT的项目。我们不太单独的看客户类型,主要还是看 管线。
Q:我们产品的价格和外资厂商的比较?
A:我们的价格是进口品牌的50%-70%。
Q:我们的客户结构主要是biotech还是Pharma?主要是工业客户还是科研客户?
A:客户主要是工业客户。培养基主要是跟着管线走的,不论是Biotech公司还是 Phrama公司,只要管线还在,那对我们的采购就会一直有。
Q:海外某客户从购买我们的商业化产品,到转为了 OEM业务,主要的考虑因素?
A:受到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非商业因素的考量,这个公司很难控制。
Q: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增速更快还是国内业务增速更快?
A:这个很难判断。公司国内和海外业务的基数都相对比较小,会有客户完成商业化变 更的扰动因素在,两块市场的增速快慢要看是国内客户先完成商业化变更还是海外客户
Q: IPO新规后,公司判断未来行业的变化?
A:我们认为未来并购的现象会增加。
Q:公司毛利率的变化?培养基的毛利率是否下降?
A:受到行业景气度波动及地缘政治宏观因素的影响,培养基业务和CDMO业务收入都 有一定的下滑,主要受规模效应的影响。剔除IVD客户的采购及海外某重要客户的影响 因素,培养基的毛利率没有下降。
Q:国内培养基行业未来是否还会是头部集中的行业么?
A:会的。根据目前全球培养基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三大进口品牌占据了绝对主导的 地位。我们认为国内也会是这样的情况,强者恒强,未来会越发向头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