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0-31 | 中密控股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0.55 | 3.10 | 2.68% | 75.90亿 | 1.0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1.45% | 15.56% | 11.94% | 9.15% | 23.7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7.61% | 48.42% | 23.78% | 23.41% | 5.4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8.75 | 11.49 | 74.85 | 875.4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28.50 | 159.00 | 19.92% | -0.01% | 3.10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4-04-25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3.11亿 | 0.03亿 | 2024-09-30 | 预计:净利润38153 | 公司将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积极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加快提升瓶颈产能,保持研发投入,加速人才的培养,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
参与机构 |
中泰资管,国信证券,兴全基金 |
调研详情 |
1、公司产能一直处于偏紧的状态,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公司近几年来一直都在持续积极地扩产能,但是扩产的速度依旧没有跟上订单增长的速度,再加上下游订单结构的变化,压缩机干气密封订单显著增加,设计工作量也随之明显增加。因为公司所在机械密封领域属于制造业的细分领域,院校几乎没有完全对口的专业,近两年公司比较大规模招聘的设计人员基本上全靠公司独立培养,这些设计人员成长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设计端产能的释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去年的扩产计划还没完全达产,致使公司生产制造产能仍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除此之外,公司对产能的管理一直都偏紧,不希望公司产能出现过多闲置的情况。产能如果过多闲置,会出现很多负面的影响,我们希望员工工作能够尽量饱满,有更好的薪资待遇和精神面貌。公司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订单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动态地调整经营目标,再根据经营目标有节奏有计划地制定扩产计划。 2、去年扩产计划中的核电密封专用车间的设备到货了吗? 答:核电密封专用生产线所需设备已经到货,目前正在紧张调试中,预计11月底能够投入生产。核电密封专用生产线建成后,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核电密封的产品质量,同时也会释放原被占用的其他机械密封产能,提高公司机械密封生产制造的整体效率。 3、单三季度毛利率处于一个历史低位的水平,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影响三季度毛利率最主要的因素是三季度增量业务占比的提升,且三季度增量业务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对公司而言,增量业务占比高意味着客户对我们的高度信任与看好,愿意把大量增量订单交给我们,这体现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地位,并且大量的增量业务也是公司未来存量业务持续增长的有力保证。三季度增量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直接原因是三季度有一个比较大的国际业务订单是国外业主在国内投资的项目,这种项目在国内的竞争比较激烈,但是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公司肯定会全力以赴确保在增量业务中的市占率,所以有所降价,但这种情况在行业的项目竞争中其实很常见,每个季度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项目,但是只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客户、项目,我们一定会拿下,为未来的存量业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增量业务的毛利率短期内受个别项目的影响较大,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判断,增量业务的毛利率会呈现一个缓慢回升的态势。一是增量业务的毛利率和整体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当整体经济形势不好时,下游需求减少,投资力度减弱,项目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会导致增量业务毛利率降低,从目前的宏观环境来看,经济在逐步复苏,增量业务毛利率也有望回升。二是公司增量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国际业务和核电业务,随着国际业务占比的提升和核电业务的逐步释放,国际业务和核电业务的高毛利也会带动增量业务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4、公司人均销售收入达到行业内天花板了吗? 答:公司员工人均销售收入在行业内算很高了,但是我们一直在创新生产组织模式,不断突破天花板。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公司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和部分自动化生产设备能够有效保障产品的品质,但是公司产品本身具有单件、小批量、定制化的特性,在面对大规模离散化柔性制造任务时,公司的生产能力依赖于人力,生产效率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力打造一个从客户管理、生产制造乃至设计的智能制造体系,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质量波动性、减少对人的依赖,进一步提高员工人均销售收入,公司的信息化工作永远不会止步。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