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1-15 | 达安基因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13 | 0.22% | 93.75亿 | 2.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7.71% | -29.83% | -106.34% | -242.58% | -84.8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9.98% | 37.38% | -84.85% | -54.47% | 2.36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90 | 47.17 | 159.58 | 38.85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81.84 | 804.05 | 13.84% | 0.08% | -6.16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7.33亿 | 2.14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华天联合产业基金,东方财富,金信基金,冰湖资产,中信证券,晶诚投资 |
调研详情 |
调研公司经营和产品的情况(以调研机构提问,公司高管回答的方式展开) 问题一:公司最初新冠产品售价是100多元,几轮大规模集采后,相关产品价格下降至3元多。去年年底,公司有一大批同类产品也在降价。看了公司这两年的财务报表,发现财务表现还是挺好的。想问问公司怎么做到产品价格在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盈利? 答:公司主要依靠规模化生产和工艺技术改进。随着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公司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而且公司主要核心原材料均是自主开发和生产,基本不依赖外部供应商,可在最短时间内供给产品研制及大规模生产所必须的关键物料包括逆转录酶、热启动酶等。自主设计和生产原材料,这也减少了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从而,国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及规模效应化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 问题二:看一些研报或者报道,公司产品的市占率一直挺高的,有些产品甚至可以达到60%,想问问公司的产品,是如何做到保持这么高的市占率? 答: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一直注重技术产品研制和市场开发并举,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公司的产品涵盖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消化道与食源性病原体、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肿瘤个性化、个性化药物基因检测等。 问题三:公司三季度的利润下降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三季度主要受产品调价和经营布局等因素影响,属于经营调整期。 问题四:看财务报表,公司近两年的现金流挺充裕的,公司接下来有没有投资或者并购的打算呢? 答:公司在这些方面持较积极并谨慎态度。目前,国内IVD市场处于一个调整期,需要密切关切政策、新技术及市场发展。此外,公司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很重视投资者回报及现金分红。 问题五:近两年,分子市场总体发展的趋势比较好,未来分子类产品有可能逐渐替代免疫或者生化类产品吗? 答:IVD中各个技术平台都有其相应的临床应用领域。分子诊断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较快并积极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分子诊断产品将会在更多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