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3-12-15 | 新劲刚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5.04 | 2.86 | 0.51% | 49.03亿 | 2.9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0.31% | 5.26% | 2.13% | 0.66% | 28.67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66.36% | 71.63% | 28.67% | 27.26% | 2.6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6 | 18.72 | 67.05 | 12.6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06.42 | 481.54 | 15.74% | 0.02% | 1.37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87亿 | 1.35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主要活动综述: 一、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王翀先生对公司上市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做简要阐述。 二、调研问题回复。 活动具体内容: 机构提问及回复: 1、宽普科技和仁健微波下游客户有没有重叠?产品是否互补? 答:宽普科技及仁健微波自成立以来均深耕特殊应用射频微波领域,在各自领域都已赢得客户认可并积累了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由于双方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存在差异,双方客户资源具有较高的互补性。按照通常的分类方式,特殊应用射频微波产品主要包括频率源组件、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及TR组件等。公司全资子公司宽普科技主要围绕特殊应用射频微波发射组件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包括模块、组件、设备和系统)深耕20余年,产品应用涵盖机载、舰载、弹载、地面固定、车载等多种武器平台,及通信、对抗、雷达、导航、指挥自动化、压制等各大领域,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部分产品替代进口。在特殊应用射频微波发射组件领域奠定了领先行业地位,打造了“宽普”名片。仁健微波则主要围绕微波频率源组件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开发深耕10余年,拥有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和良好口碑,产品广泛应用于雷达、监测、测向、通信、导航、电子对抗等领域,产品频率覆盖DC-50GHz,其中高速捷变频率源的频率转换速度和超低相噪捷变频率源的相位噪声控制能力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未来将为公司射频微波产品实现全频段、全领域覆盖,提升公司射频微波产品的综合化、小型化、集成化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并购仁健微波时如何约定业绩承诺? 答:根据交易双方签署的《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仁健微波原股东承诺仁健微波在2023年度、2024年度和2025年度内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700万元、2,200万元和2,700万元(即承诺净利润)。 3、宽普科技在2021年业绩大幅上涨,是什么原因呢?公司未来能重现这种增长吗? 答:宽普科技2021年业绩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国防信息化大发展使得特殊应用射频微波产品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前期研发项目的陆续定型及批产,前期的持续投入进入了收获期。一直以来,宽普科技注重研发投入,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基本在13%-15%左右,研发中心规模超百人,每年研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2021年的结题研发项目达到170多项。丰富的项目积累为公司后续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特殊应用行业的发展受下游行业的影响较大,但基于公司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如前所述的行业地位和优势,我们有信心未来取得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 4、公司近期的简易程序定增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公司2023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射频微波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在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公司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及滤波、接收、变频等相关电路模块、组件、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满足公司经营扩张需求,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未来公司客户如有较大需求,公司在场地和人员配套上是否能及时跟进? 答:公司已于2022年5月整体搬迁至新的场地,目前的生产及研发场地面积约为原来的2倍,产能不足的瓶颈得到了有效解决。人员方面,宽普科技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佛山本地院校有联合培养机制。研发技术人员主要从国内著名电子高校招聘,内部建立了完善的培养机制,为高端射频微波产品的研发、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