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1-10 | 成都先导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现场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96.68 | 3.69 | - | 50.81亿 | 2.9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4.96% | 21.38% | 59.82% | 64.71% | 9.6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9.34% | 54.43% | 9.61% | 18.71% | 1.47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4.95 | 36.22 | 92.02 | 6.09 | 0.0102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65.06 | 81.31 | 18.62% | -0.17% | 0.21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0.38亿 | 2.26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国泰基金,民生证券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介绍环节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先导”或“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贡献于更好的人类生命健康。 公司聚焦小分子及核酸新药的发现与优化,依托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包括DEL库的设计、合成和筛选及拓展应用)、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维结构信息的药物设计技术(FBDD/SBDD)、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STO)、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相关技术(TPD)等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公司其他关键新药研发能力(药化、计算科学、生物评价、药学研究等),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药发现与优化研发体系,通过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以及远期的药物上市等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为医药工业输出不同阶段的新分子实体,以期最终为全球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创新药治疗方案。 成都先导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升级,是DEL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截至目前,公司的DEL库分子数量已超过1.2万亿;通过系统化的库分子设计,增加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合成砌块接近40,000种。成都先导拥有多个内部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及临床前不同阶段。 成都先导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中国成都,在英国剑桥、美国休斯顿设有子公司。公司业务遍布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大洋洲等,现已与多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化学公司、基金会以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 二、问答环节 问题1:从公司招股书和专利来看成都先导布局IL-17A这个靶点非常早,目前什么进展?有对外合作的预期吗? 回答:IL-17A是炎症相关IL-23、IL-17A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近年逐渐被证明是治疗炎症免疫疾病的重要靶点,对于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确切,针对相关适应症的药物自2015年起已被FDA批准上市,包括诺华公司的Cosentyx(secukinumab)以及礼来的Taltz(ixekizumab)。但当前已面世和在研的IL-17A药物绝大多数为单克隆抗体,由于抗体的用药成本高,限制了药物的广泛普及;而抗体注射的给药方式同样限制了抗体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因此,发现可以替代抗体的IL-17A小分子抑制剂一直是科学家重点突破的关键目标之一。 成都先导是国内最早立项IL-17A小分子口服药的公司之一,并且也是国内最早申请化合物专利的公司,目前我们正在优化第二代IL-17A小分子产品管线,后续进展公司将依照信息披露规则履行信披义务。 问题2:公司在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的一些进展? 回答:公司经过多年布局,形成了完善的小核酸一站式研发、生产服务平台,覆盖从早期的核酸研发,到商业化的核酸药物开发、生产等环节,管线方面孵化了子公司先衍生物。 公司STO(寡聚核酸新药研发平台相关技术)平台已经具备从寡核苷酸序列设计、特殊单体合成、递送分子合成到寡核苷酸链合成以及寡核苷酸缀合物合成的一站式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开始针对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核酸合成、核酸修饰、核苷类化合物合成及特殊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定制合成等服务。 除了合成服务,公司还提供寡核苷酸的生物评价测试服务,以及公司正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潜在的肝靶向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肝外靶向等。目前成都先导肝内靶向的GalNAC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已经进行了验证,并取得部分体内验证数据,目前正在完善体内验证数据;基于DEL筛选平台识别TfR1小分子配体介导的CNS系统递送等的肝外递送系统研发也在同步推进中。 另外,2023年11月,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四川先东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东制药”)正式投产,2,000余平方米的寡核苷酸GMP生产车间已经投入使用。作为小核酸药物中试及生产平台,先东制药能为科研院所、企业提供商业化的小核酸原料药CDMO服务,能够满足临床Ⅰ期至Ⅲ期的百克级需求以及商业早期的百克至公斤级需求,并可根据产品研发进度适时建立几十公斤级规模的生产线。目前,先东制药可灵活高效地提供一站式小核酸药物早期研发服务、CMC及制剂开发、百克至公斤级小核酸原料药生产,以及临床早期的无菌制剂灌装线、新药IND申报及产品商业化等全链路服务。 问题3:先衍生物在小核酸管线的一些进展? 回答:公司参股子公司先衍生物是一家核酸药物公司,主要专注核酸新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独立的融资或项目开发及转让等方式来推进核酸药物管线。 先衍生物在小核酸领域陆续形成了一系列产品管线,采用了肝脏和肝外递送体系。进展比较快的有两个,第一个是ANGPTL4的反义核酸产品,是全球首个靶向ANGPTL4的临床新药,长效降低甘油三酯的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预计2024Q1进入国内临床。第二个是靶向AGT的siRNA药物,适应症为高血压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进入临床前开发阶段,预期将于2024进入临床阶段。此外,后续先衍生物的管线计划还会继续向代谢,炎症,自免慢病领域延伸。 问题4:公司在重组蛋白技术上有什么相关布局吗? 回答:成都先导具有自主的重组蛋白制备技术和能力,具有包括大肠杆菌、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和酵母体系在内的全套表达体系。 成都先导蛋白科学团队对于各类新药靶点蛋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自产各类工具酶,其中包括用于DNA编码化合物库(DEL库)建库所需的高品质T4DNA连接酶。利用公司蛋白平台所提供的具有衍射品质的重组新药靶蛋白,同时结合成都先导具备开展针对几千种结晶条件进行高通量筛选的专长和自动化设备,通过同步辐射装置,如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和日本兵库县的Spring-8同步辐射光源,可以收集到靶蛋白本身或配体结合的靶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数据。我们的结构生物学家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为小分子药物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构信息。 另外,成都先导的全资子公司Vernalis在FBDD/SBDD领域深耕近20年,在蛋白质工程、结构生物学等专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数据、信息、经验和知识,累计表达及解析超过6,000个蛋白或蛋白复合物结构。 问题5:公司将DEL库筛选业务靶点排他期调整为1年,是否理解为为了增加潜在订单数量而对此前合同的修正?3年排他期是对化合物知识产权的保护,缩短后是否会影响客户与先导的信任度和客户黏性? 回答:DEL库筛选的速度快,周期短,时长一般为3-6个月。之前的3年排他期造成很多高价值靶点无法有效利用DEL庞大的化合物库资源,为更多客户产生苗头化合物。目前成都先导1.2万亿分子的DEL库化合物空间巨大,多个客户能从不同的筛选中获得不同的化合物系列,并拥有各自有独立的化合物空间和权益。我们将靶点排他期改为1年,是为了让更多的客户不因靶点排他期而无法使用万亿级编码化合物库。 公司的1年靶点排他期调整的是对靶标筛选的独占期,不会影响到筛选结果中化合物的知识产权,客户从先导获得授权的化合物具有终身权益,并可自行进行专利申请。所以缩短筛选的靶标独占期(排他期)不会影响客户对先导的信任和客户黏性。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