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4-11 | 中科信息 | - | 现场参观,现场交流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445.79 | 11.71 | 0.15% | 100.18亿 | 3.4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64.10% | 11.29% | -81.57% | -72.10% | 2.33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7.61% | 23.15% | 2.33% | 0.31% | 0.60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2.63 | 23.17 | 99.31 | 54.82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322.77 | 286.93 | 17.19% | -0.36% | 0.08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1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91亿 | 0.16亿 | 2024-09-30 | 预计:净利润750-1100 | 报告期内,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公司服务的部分行业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挑战。经营业绩发生较大变动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公司所服务的部分行业需求放缓,相关项目缩减预算甚至延期招标,导致公司完工结算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二)公司所在行业信息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导致公司相关业务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毛利率下滑;(三)公司在战略性业务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智慧医疗、低代码软件开发平台、会议音频产品等创新业务仍处于创业发展初期,尚未在报告期内实现盈利。公司在2025年将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紧抓行业智改数转、信创产业的机遇,深挖会议、烟草、油气、印钞等行业的重点需求,持续巩固党政、央国企优势市场,加强新市场开拓,开辟新的行业应用场景,加快创新业务推广与重大项目争取、实施,切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
参与机构 |
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昇望私募,国经资本,汇聚投资,观今投资,红业投资,茂源科技,四川众信,中信证券四川分公司,一盏私募,电子科大科技园,金控发展,中睿合银,海成投资,四川省投资基金业协会,精正建设,中国证券报,廪实私募,前海贝增,富恩德,交研私募,证券日报 |
调研详情 |
1.Q:公司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相关产品是正处于导入阶段吗?预计后面放量如何?可以介绍一下相关竞品吗? A:今天介绍的两款产品,面向智能建造领域的智能作业机器人以及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智能一体化平台,目前都有相关落地项目,工业智能一体化平台主要考虑国产化替代,其竞品例如某国外产品,操作复杂、用户体验感不好,而我们这个产品可视化操作界面,用户根据需求随心调配模块儿组件,非常便捷。 2.Q:公司目前的技术产品是完全市场竞争的吗? A:公司2001年6月整体转制为公司后,就是一家自负盈亏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是完全市场竞争的。例如我们表决系统产品、印钞方面的业务都是依靠充分的市场竞争取得,再如我们近两年推出的新业务,中科国声系列产品,也是同国内外多家大品牌一同参与盲听竞选,依靠其质量和技术取胜,获得订单。 3.Q:公司2023年年报显示营业利润下降,那么公司未来在产品市场开拓、整合方面有没有什么大的举措? A:2023年公司的营业利润为4174.25万元,较往年略有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竞争激烈,毛利下降。国家重大会议高峰期结束,会议进入平缓期,这对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再有我们市场开拓力度加强,推进本地化服务,所以在市场推广、营销上支出增加较大。 未来发展方面,公司定位于做国内领先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提升客户价值为导向,坚持面向行业,做大主业,努力保持公司在会议系统、工业机器视觉领域的标杆或领先地位,以高速机器视觉、大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公司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领域的产业化,为行业提供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及相关产品与服务。致力于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行业信息化建设,通过资本经营和实业发展使公司快速成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内有突出贡献的、受人尊敬的高科技股份企业集团。 2024年—2025年是公司促发展、谋扩张阶段。公司将坚持行业深耕,充分整合生态资源,进一步凝练面向各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围绕核心产品,沿着行业产业链或优势客户群体有效推动产品线的扩张,并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能力,赢得在价值领域的战略地位,努力成为行业各细分领域产品品类的领导者,通过持续提升的市场营销能力及资本运作能力,实现公司规模扩张。 4.Q:公司具备哪些数据储备,大概是什么样的数据和体量? A:公司扎根党政、烟草、油气、特种印刷行业数十年,医疗行业十余年已积累了大量优质的行业数据。每个领域生产及业务运行的信息数据我们都拥有。 5.Q:公司在与大模型合作中承担什么角色,和哪些单位合作,未来收益分享的模式? A:随着国产大模型性能的不断成熟,公司可以作为其落地行业应用的重要开发合作伙伴,因为我们具有“通用大模型+垂直模型”结合的坚实基础。首先,我们掌握行业数据优势,算法和行业应用能力在国家队里是顶尖的,又有成熟的垂直模型。其二,在算力方面,公司能获得中科院的算力资源支持。所以,公司可在大模型基础上做精雕,布局更多行业和垂直模型。收益分享模式应该是合作开发、利益共享的方式,具体会细化约定。 6.Q:公司在模型相关技术和人才的储备情况如何?近期引进了哪些技术和人才? A: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定位于做具有人才吸引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核心技术团队保持稳定,拥有一流的底层算法与架构师、中台研发人员、客户端开发人员。公司还设有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形成了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体系,大量研究生也成为公司研发力量的一部分,为研发工作不断注入活力。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是自主研发,骨干人才一部分来自硕博培养点毕业生,一部分来自中科院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7.Q:由院士和科学家领衔,张杨定理奠定机器自动推理基础,高速高精度CV技术泛化和通用性强? A:公司核心技术是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运用不同的算法,帮助传统制造行业在产品的高速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在线精准检测,自动识别产品的缺陷状况和分类剔除,或者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添加辅料等,使生产效率与管理质量实现质的飞越,有效力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 该技术具备很强的通用性,以公司业务领域拓展的实例来看,从最早的大型集中式现场会议选举场景,拓展到高端连续制造业内的烟叶、卷烟、印钞的质量检测,再拓展到近两年的电子玻璃、汽车玻璃、锂电池薄膜检测、半导体生产、油气管线无人机智能巡检等,都是通用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调研记录中没有直接提及具体的产能数字或产能释放的时间表。但提到了公司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智能作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工业智能一体化平台已有落地项目,这表明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并开始产能释放。具体的产能释放进度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支持。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的未来增长点在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聚焦行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领域。 3. 国内和国外竞争情况、竞争对手及国产替代空间: 公司面临国内外竞争对手,尤其是在工业智能一体化平台领域。公司的竞品主要是国外产品,这些产品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佳。公司的优势在于其产品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和模块化设计,这可能有助于公司在国产替代方面取得优势。 4. 行业景气情况: 调研记录中没有提供具体的行业景气数据,但提到了国家重大会议高峰期结束对公司有一定影响,暗示行业可能受到宏观经济和政策周期的影响。 5. 销售情况: 公司的销售情况受到市场竞争和营销支出增加的影响。公司正在加强市场开拓和本地化服务,这可能会在未来改善销售情况。 6. 成本控制: 调研记录中没有详细说明公司的成本控制措施。但公司提到了市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下降,这可能意味着公司需要在成本控制方面采取措施以保持竞争力。 7. 商业模式: 公司的商业模式似乎是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平台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8.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没有提及坏账情况。 9.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一流的技术团队,并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公司的研发重点是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应用。 10. 产品名称与原材料: 提到的产品包括智能作业机器人和工业智能一体化平台。依赖的原材料在调研记录中未提及。 11. 题材: 公司的题材可能包括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国产替代等。 优势: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领域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和行业数据积累。 劣势:面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毛利下降。 风险点:市场竞争可能导致利润压缩,宏观经济和政策周期可能影响业绩。 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需谨慎,需要关注市场竞争、成本控制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