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4-20 | 海康威视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0.74 | 3.61 | 3.03% | 2771.81亿 | 0.4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0.33% | 6.06% | -13.37% | -8.40% | 13.71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44.76% | 44.25% | 13.71% | 13.74% | 290.8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3.37 | 16.92 | 87.46 | 9.15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55.72 | 155.75 | 32.96% | -0.04% | 97.55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40.21亿 | 84.00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兴业证券,智诚海威资管,北京亿鲲私募,达昊控股,杭州尚科资管,茂源财富,耶诺资管,华金证券,摩根士丹利基金,厦门石智资管,海南鸿盛私募,北京鸿道投资,明河资管,群益證券投資,杭州锦成盛资管,和谐健康保险,招商基金,盘京投资,中信保诚基金,明曜资管,杭州凯岩资管,泰康资管,国投安信期货,和谐汇一资管,卓汇投资,尚诚资管,彭博社,金元证券,UG Investment AdvisersLtd,湘财基金,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汇百川基金,华宝基金,安和(广州)私募,中国人寿保险,Awpice Capital Management,中信证券,灏霁投资,美年大健康,国金证券资管,猎投资本,信达澳亚基金,海南钰和私募,杭州遂玖资管,百川财富(北京)资管,北京汇信聚盈私募,中国电信集团投资,博笃资管,民生通惠资管,长城财富资管,华夏恒天资管,新华基金,长城证券,麦格理银行,亚太财险,中邮创业基金,禾其投资,智尔投资,长青藤资管,慧聪物联网,中信保诚资管,平安银行,瞰道资管,杭州荣泽石资管,中科沃土基金,南京双安资管,Atlantis Investment Management,景顺长城基金,山西证券,深圳前海华杉资管,循远资管,青岛盈科汇金资管,长见资管,国投瑞银基金,鸿运私募,泾溪资管,湖南科技大学,宁波炬象商务信息咨询,汇梵资管,中国银河国际资管,北京联创投资,正心谷资管,Jarislowksy Fraser Ltd,北京博润银泰资管,深圳前海人寿保险,盛博香港,福实管理咨询,兴业基金,平安资管,逐光私募,华泰保险,弘毅远方基金,煜德投资,申九资产,北京禹田资管,华安证券,太平基金,英富曼,华源证券,庐雍资管,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粮期货,深圳前海嫏嬛资管,海通证券,红杉资本,鲍尔赛嘉资管,民生证券,江苏瑞华投资,南方基金,毅木资管,国联证券,海南善择私募,南京璟恒资管,弘则弥道投资,申万证券,相聚资管,民生加银基金,Amundi BOC,国泰君安证券,清时资管,张家港高竹私募,林孚资管,国投证券,高沃信息技术,国泰基金,富瀚微,华创证券,兴全基金,长江证券,长江证券资管,中国太平洋保险,国华兴益保险,百年保险资管,厦门合利信资管,建信养老金,浙商证券资管,湖北普天恒信科技,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平安证券,奇盛基金,山证国际资管,银华基金,杭州致道投资,汇丰晋信基金,中国工商银行,太平资管,明世伙伴基金,北京明希资管,上汽颀臻资管,苏州格外资管,Broad Peak Limited,太平洋资管,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北京泓澄资管,朴信资管,北京容光私募,长盛基金,郑州云杉资管,深圳前海大千华严投资,天津易鑫安资管,华泰证券,聆泽投资,嘉实基金,彤源投资,凯石基金,开源证券,浙江康惠,赞庚投资,Kudas 智能,南京春谷私募,北京润泽财富资管,河南资恩通信设备,北京源乐晟资管,中信期货,香港涌峰资管,聆泽私募,农银汇理基金,南华基金,中泰证券,杭州信孚广告,鹏华基金,长春明翰资管,银河基金,容光投资,中再资管,西部证券,证券通投资资讯,华安基金,深圳前海开源基金,紫金财险,源泉投研智库,财沣投资,建信基金,郑州智子资管,华能贵诚,江苏汇鸿汇升资管,森锦资管,汇泉基金,深圳前海精至资管,北京米度私募,运舟资产,于翼资管,海富通基金,盛钧私募,华安财保资管,知常容投资,北京智谱科技,TCL 公益基金会,蒙商银行,厦门祐益峰资管,宽远资管,易方达基金,海南君阳私募,金辇资管,征金资本,泉果基金,懿德财富资管,中域资管,惠理资管,富鑫达电子,彤泰私募,兴证资管,重阳投资,中国人保资管,华泰证券资管,磐厚动量资管,生命保险资管,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 L.L.P.,京华山一国际,徐汇资本投资,喜世润资管,鑫潮科技,阳光资管,北京高信百诺资管,浙商证券,同犇投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恒越基金,盈峰资管,北京恒源科昊安防科技,雲富投資,华夏基金,行知创投,海通证券资管,新华资管,北京万集科技,嘉世私募,世纪证券,中邮保险资管,兴业银行,西部利得基金,杭银理财,西南证券,英大证券,北京江亿资管,首创证券,永赢基金,LMR Partners Limited,交银施罗德基金,纳弗斯信息科技,天弘基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坤阳资管,西藏东财基金,博裕资本,杭州城投资本,仁桥(北京)资管,希瓦私募,北京水穿石资管,华龙证券,修一资管,镛泉资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荷宝海外资管,平安养老保险,曼林(山东)基金,青岛海月基金,泓德基金,千翊投资,中国民生银行,国金证券,西安瀑布资管,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银河证券,招银理财,华西证券,开思私募,合美资管,湖南八零后资管,深圳前海天成时代资管,大和日华企业咨询,中邮证券,融通基金,陕西抱朴容易资管,圆合金融,聚翊资管,北京稻信广告,诺德基金,青银理财,九泰基金,厦门益亨投资,湖南楚恒资管,圆信永丰基金,佛山建设发展集团,国盛证券,宏利基金,太平资产,中荷人寿保险,鲁信国际金融,长安基金,中邮人寿保险,毕盛资管,鲸域资管,招商证券,浙商基金,君茂投资,宁远资本,中金公司,宁银理财,明见资管,冰河资管,华福证券,上银基金,北京企名片科技,腾讯投资,长信基金,国新投资,华夏久盈资管,汇添富基金,世诚资管,鑫元基金,中原证券,杭州萧山泽泉资管,中投國際,海南平安私募,天津华璞资管 |
调研详情 |
一、公司经营情况说明 2023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分化,局部热战持续,海外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国内经济处于转型过程中,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持续挑战。海康威视积极、审慎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3.4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9%。分季度来看,23年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负增长,逐季改善,4季度单季同比大约20%的增长,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我们在研、产、销各方面进行持续投入,希望通过公司业务布局的前瞻性来降低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过去8年时间,我们构建了电磁波、机械波和物理传感的感知技术平台,通过融合AI技术,逐步构建和完善了智能物联AIoT的技术体系,2021年我们正式将公司业务定位为智能物联。同时,我们在场景数字化,尤其是企业的场景数字化业务,持续加大投入,开发了很多创新的数字化产品,2023年海康威视数字化业务的技术和产品基础更加夯实,初步完成了智能物联战略的转型。尽管全球的政治、经济环境都不尽如人意,但战略调整给海康威视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场景数字化业务,正在成为海康威视的第二条业务增长曲线。 2023年,海康威视整体业务向好,但5个业务板块发展不尽相同。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实现营收153.54亿元,同比下降4.84%,在政府投资总体下行的背景下,公安行业的业务收入出现明显的下滑,而交通、交警等行业则实现了全年营收增长。 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178.45亿元,同比增长8.12%,其中工商企业、能源冶金、教育教学、金融服务等行业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EBG与各个产业发展紧密相关,EBG帮助行业客户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客户在经济中的自主性更强,决策链条相对较短,投资意愿与产出直接挂钩,能够给我们更直接的反馈。 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实现营收126.79亿元,同比增长1.46%,逐步企稳,反映中小企业信心向好的趋势。 海外主业收入239.77亿元,同比增长8.83%,增速逐季提升。公司2023年完成海外四个大区的调整合并,着力在一国一策的基础上,在部分区域拉通资源和策略,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拓展,即使长期面临地缘政治的冲击,公司海外业务依然显示出很强的韧性。海外渠道销售与项目市场同步开拓,非视频业务(门禁、报警、显示等)新增长曲线正在形成。 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85.53亿元,同比增长23.11%,创新业务在各个场景中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步形成。海康威视与创新业务子公司在智能物联的战略牵引下,技术、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公司赋能数字化转型的业务布局形成一定的规模。毛利率方面,公司2023年整体毛利率为44.44%,得益于公司长期维护行业生态,坚定做有效益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供应链的规模优势,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牵引的降本工作。2024年公司会继续重视降本工作,持续保持毛利率稳定。 费用支出方面,2023年全年公司员工总人数基本稳定,主要通过内部调整来优化资源配置。2024年,公司会有少量的人员投入计划,人员增长不超过5%,主要投向创新业务子公司和数字化新品的研发和推广。2024年,营销活动进一步活跃,差旅和市场推广工作产生的费用,预计将略有增长。 存货方面,现有存货水平基本稳定。公司应收、应付款项随业务规模而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17.83%,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等价物金额为494.19亿人民币。 现金分红方面,考虑公司业务经营较为稳健,现金储备较为充足,2023年公司的分红比例略有提高,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派发的现金红利总额约84亿元,占比2023年归母净利润59.52%。 汇率方面,公司2023年汇兑收益约2亿元,目前公司外汇策略为保持多币种结算,以减少单一外币结算比例太大带来的不确定性。往未来看,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今年一季度汇兑损失约1.1亿元,我们还是坚持稳健的外汇管理策略。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78.18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19.16亿元,同比增长5.78%,扣非归母净利润17.60亿元,同比增长13.27%。 我们预期国内经济逐步企稳,公司业绩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全年归母利润希望在160-170亿,在当前环境下,挑战还是非常大的。公司将基于更加丰富的感知技术,为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众多的场景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会持续改善内部运作机制和优化运营流程,成为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伙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增长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对此坚信不疑。 二、Q&A环节 Q:看到2023年年报“致股东”部分写到,公司正在成为OT(OperationalTechnology)厂商。我们理解公司以前是以感知产品为主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公司,如今要成为OT公司,这对我们的产品线和未来发展有什么具体影响? A:其实以前我们并不敢把自己归为IT公司,可能更准确的说,以前我们应用和场景更多聚焦在安防领域,但在技术层面和IT公司是接近的,从技术上也许可以被列入IT公司大类。现在,我们做智能物联,安防是其中一个场景,所需的技术并不仅有视频,还有雷达、热成像、音频、X光等等。 做OT公司,也就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企业运营活动的场景中去,解决场景中的问题。通过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比如说,这些年我们做的工业相机可用于定位、测量和缺陷检测等和运营相关的活动,工业测温能应用的范围能达到3000多度的测温,X光设备可以用于工业中的缺陷检测,工业听诊可以用于设备运营的工作状态和异常的监测,高光谱技术可用于物质成分检测等等。在客户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里,我们努力利用多种感知技术解决企业的问题,谢谢。 Q:2023年是第二年EBG的业务收入超过PBG。过去几年,整个宏观经济及投资方向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客户的需求发生什么变化,以后我们会持续看到EBG业务表现好于PBG业务吗? A: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政府治理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早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府获得收益,并用于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问题,我们也从中获益。近年来,政府更关注民生、经济发展等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如何提高社会运营的效益等。政府的需求在变化,但会持续存在。因此,我们对PBG业务的未来还是乐观的,虽然这块收入可能有所下滑、投资有所减少,但它的基础还在,基本的社会运行需要支撑,不会下滑太多,这块市场更不会消失。总之,由于政府依然需要通过技术的手段提升治理水平、社会运营效率,并会保持相关投入,我们对PBG业务没有那么悲观。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企业市场未来的增长是比较好的。我们以前和现在都在这个市场里,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和方案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其实,做这些事的很多产品以前就存在,但大多数是进口的,现在我们能够提供一些仪器仪表类的产品,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是继续在往产业的上游走。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细分行业领域的企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技术提升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我认为,EBG面对的业务机会正在进入一个更好的时代,谢谢。 Q:我们对今年国内的宏观形势展望还是比较保守或看不清晰。在这样的背景下,请问如何展望今年各板块国内主业的情况,包括对各个BG成长性的判断以及主要的担忧是什么? A:对于大家来说,对宏观的看法可能偏悲观一些,但是企业是微观的。过去几年的外部影响差不多结束了,市场会发生一些变化,整体是一个触底企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海康方方面面涉及的行业比较广,在PBG、EBG、SMBG中,EBG我更乐观一些,可能PBG也没这么糟糕,过去几年积压下来没做的事情总会做的,包括万亿国债的投放,多少会带给我们一些机会。SMBG,经过过去几年的低谷,也到了企稳的状态。所以我们没那么悲观,企业是微观的,会寻找自己的一些机会,谢谢。 Q:我们年报里看到,海康建立起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体系,并以很快的速度将这些包括大模型在内的前沿技术落地到客户的各种场景中。请问这背后的机制是怎么样的?研究院如何做到在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保证这些技术有比较高的转换效率,实现比较快速的落地变现? A:研发的机制方面,在海康的研发团队里,研究院处于基础技术的研发,所以对于基础技术会保持较长期、较提前的投入。例如,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投入人工智能,从最开始的周界安防相关的VCA技术,到车牌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在早期人工智能发展还相对缓慢的阶段,海康就已经在这样的核心技术上进行投入了。 进入大模型阶段,我们也投入得很早,最早是做视觉大模型,并发现大模型的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对视频的理解能力。同时,我们也较早在LLM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工作。因此,海康得益于在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上,长期且提前的投入布局。 在产品和应用方面,我们的技术主要通过产品研发中心和几个BG,向各产品线和行业应用进行辐射和拓展。过程中,我们有比较好的协作方式,包括需求导入、在底层技术上的构建、在项目应用中的支撑等,以及为了更好支撑产品和行业应用,我们构建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截至目前,开放平台上已累计注册用户24,000家,面向用户生成超过10万个模型,并在100多个行业22,000多个项目中落地。近年来,这方面的应用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总之,我们一方面得益于长期在基础技术上投入,另一方面与产品部门和各个BG协作形成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开放平台快速赋能用户,谢谢。 Q:投资者对于海外业务一方面期待比国内更好的需求端的增长,一方面担心部分发达国家带来的政治扰动,所以想请公司领导分享过去一段时间在海外一线调研考察的真实感受,以及我们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准备和应对。 A:的确,海康这样的公司在海外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来自于发达国家。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美国和美国带动下的五眼国家,此外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其次,我觉得中国制造业的长期优势依然存在。有说法提出某些地方取代中国,从制造业的角度,现在我还看不到,每个国家都有各自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第三,像海康这样的中国公司,在安防等传统行业里的技术领先还是存在的,各方面的综合优势依然在。所以,我们也看到过去几年海康海外业务的增长,虽然海外市场增长比较缓慢,但还在增长过程中。 未来几年,我们基本判断海康的海外业务是增长的,并对海外业务做了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等调整,会进一步加大在海外的投入,在更多的国家设立分支机构,适当做一些营销人员、通道及模式的调整,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我们对海外的未来几年还是比较乐观的。 除了主业部分,海康的创新业务在海外也在增长,包括之前的萤石、海康微影、海康机器人,海康智存,现在的海康睿影、海康慧影、汽车电子(重组后叫森思泰克)及海康消防,都在继续往海外走,加大海外市场投入。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制造业市场的相对优势还在,我们对创新业务的海外发展有更大的期待,谢谢。 Q: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比大家想的要好一些,毛利率也同比改善提升,但最终在归母和归母扣非的增速上有些差异,所以想请教两个问题:一是费用跟去年同比,有几块增速比收入增速高,具体是因为有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还是有公积金提升的影响?二是非经常性损益今年一季度有3亿多,比去年1亿多增加更明显,是因为一季度大部分创新业务表现不错,过去亏损的也开始盈利,所以导致公司整体利润增加并带来少数股东权益增加更明显吗? A:一季度费用同比增速较高,有公积金、社保、差旅等人力费用增加的影响。去年虽然整体人员基数基本稳定,但去年四月有调薪,导致今年一季度人员费用影响同比更大。归母扣非部分,一季度确实有个别创新业务的利润较好,但属于机会型变化,例如存储芯片的价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涨较多,而我们存储业务的节奏比较好,一季度的盈利情况不错,但不一定是可持续的。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赚公司运营和创新的钱,谢谢。 Q:从技术演变的水平和落地的维度来看,请问多模态大模型和AI能力现在是到了可以批量普及推广的阶段,还是未来在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有更多其他值得期待和完善的地方? A: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保持在人工智能(包括在大模型)方面的大量研发投入。2024年1月,我们发布了《观澜大模型白皮书》。观澜大模型我们已做了好几年,它最近参加了由中国信通院组织的大模型权威评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其模型开发模块获得了国内业内的之首的5级,即卓越级;模型能力模块获得国内业内目前最高的4+级,即优秀级。这也说明我们在大模型方面投入了非常多资源,观澜大模型的能力也在快速发展。 基于我们的大模型,AI开放平台的应用也保持着高速增长,面向安防、交通、电力、钢铁、煤炭、安检等多个垂直行业,结合这些行业的高质量领域数据和知识,打造行业模型和应用。在云眸方面,我们的大模型能力被广泛使用在智能巡店等应用上,帮助中小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 过去的这些年,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车牌识别、生物识别、周界防范等领域已获得规模化的应用,而AI开放平台主要是为了应对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非常长尾的智能应用,面对不同的行业和场景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因此,面对不同的行业用户,我们在AI开放平台上生成了超过10万个模型,在2万多个项目中落地,形成面向千行百业不同需求的策略。未来,我们还将保持在人工智能上的密集投入。 此外,我们利用AI技术对多维感知的应用和产品在信号处理方面做提升,在人工智能方案中加入我们在LLM行业知识的提炼和融合。我们认为,在未来,尤其在我们所在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会持续高速的发展。 Q: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户的业务和需求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出现一些基于小模型的参与者,比如客户不仅对硬件或软件组成的解决方案有需求,还对包括算力和网络连接有需求。所以想请问,公司在做智能物联解决方案的时候,如何去应对以及如何看待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A:产业的变化肯定会给很多公司带来机会,也带来一些挑战。现在做AI的公司非常多,包括以前做小模型的、做具体场景的,我觉得他们都有存在的价值。特别是现在,有些用户需要这样的支持,这些公司能做在现场的支持服务和后续的优化。海康也把这个称为AI工程化,他们能带来很多改善,而我们能够与他们结合,这样的支持和服务在中国和全球其他地方都看得到。其实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解决,但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员和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没有那么大的投入,所以这些公司参与进来我觉得挺好的。 海康在做这些解决方案的时候,会去评判,也会考虑商业逻辑是否通畅,可复制性是否足够强,所以海康在AI的落地的项目和产品上会选择性地去做,会考虑比如落地实施的难度有多大、跟用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我们会按行业去做梳理,对某些场景我们肯定会推解决方案,觉得我们能做也未必去做,我们会跟伙伴合作。比如,像这些做小模型的、特殊场景的公司,有的有自己的算法,有的自己没有算法但需要我们提供算法而他们去做调整的,有的需要我们提供组件或者一些特别功能的。我们也开放了我们某些产品的硬件平台,伙伴要在上面在做firmware,可以下载它的软件和模型等,这样配合来做,谢谢。 Q:观澜大模型对公司本身的提质增效有何优化,在哪些方面可以体现? A:观澜大模型对公司的提质增效,我举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第一,公司供应链生产计划的自动排程。公司业务模式涉及的产品种类与订单数量非常多,以往我们需要花费非常多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来做生产中的自动排程,以达到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交付率,因此我们利用大模型,通过获取的大量物料、仓储、生产资源以及订单信息,以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生产排程。这种生产排程目前已在多个生产线上进行了投放应用,并且让我们的产品交付率提升了至少五个点,应该说效果非常显著。 第二,公司营销端的智能化升级。公司在各个行业中面向的客户种类非常多,而客户面向的行业也十分复杂多变,那么要判断究竟哪一类客户可能会有业务机会就成为了一个难点。因此我们利用大模型的技术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客户,并对潜在的客户进行一些对于他们有价值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信息的针对性投放。 第三,公司软件工作的部分自动化。我们知道利用大模型可以实现代码编程的部分自动化,因此我们也在开发并应用这样的工具以实现公司内部一些软件工作的部分自动化。虽然针对不同的编程语言,利用大模型工具提升的效率会有所不同,但我们认为它仍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较大幅度提升我们员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效率。 Q:相较于同行业的友商,公司2023年毛利率的改善幅度相对较小。公司会在哪些方面对毛利率进行优化?2024年对毛利率的展望如何? A:关于公司毛利率与同行业友商的比较,我们认为每家公司的产品结构及收入在不同区域的组合差异较大,其实蛮难比较的。对于公司来说,去年降本带来的毛利率改善是比较明显的。同时,在2022年到2023年的宏观经济影响下,公司相对价格低一些的产品更受用户的喜爱,对产品收入的结构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该变动也会引起毛利率的波动。所以公司成本与产品收入结构这样一个组合,影响了我们公司整体的毛利率。 总的来说,公司的毛利率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成本与产品收入结构不太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2024年我们也将致力于维持公司毛利率的基本稳定,谢谢。 Q:从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中,可以看到归母净利润的增速显著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速,是否归因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增长?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比较常态化的现象? A:关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有八个创新业务,有的盈利,有的亏损,在过去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持续投入,其中最短的也有四年时间了。目前创新业务的经营状况在逐步改善,从收入的占比来看,去年创新业务也增长到了20%,给少数股东权益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本季度的也有部分创新业务贡献了很突出的盈利,不见得可持续。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在海外布局了一些合资公司,经营状况也在进一步改善,所以也会带来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化。 目前来看,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化是正常的,请大家不要担心,谢谢。 Q:请问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A:关于现金流,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的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一方面过去几年公司一直在加大存货储备,在公司现金支出中占比较为明显,到2022-2023年,公司对全球不确定性的应对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了,存货方面也相对稳定,现金支出也会相对收敛一些。此外,公司也特别注意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从而总体呈现出目前的现金流的情况,谢谢。 Q:公司2024年的存货策略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A:关于存货,2024年公司基本保持现有的规模稳定,可能会由于存货的消耗以及物料采购的紧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大致比较稳定,谢谢。 Q:关于人均产值,海康过去几年也都挺重视的,2022年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所以产生了一些波动,2023年的人均产值又重回增长的轨道。对于人均产值后续的一些展望和规划,公司是否可以 |
AI总结 |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海康威视的分析: 1. **产能信息与产能释放进度**: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3.4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7.42%。 - 2023年四个季度的业绩呈现逐季改善,4季度单季同比增长约20%。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78.18亿元,同比增长9.98%。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 场景数字化业务正在成为海康威视的第二条业务增长曲线。 - 创新业务整体收入185.53亿元,同比增长23.11%。 3. **国内外竞争情况与国产替代空间**: - 海外业务同比增长8.83%,显示海外市场增长潜力。 - 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拓展,海外业务显示出强韧性。 - 创新业务在各个场景中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步形成。 4. **行业景气情况**: - 尽管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战略调整给海康威视的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5. **销售情况**: -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下降,但交通、交警等行业实现增长。 - 企事业事业群EBG营收增长,特别是在工商企业、能源冶金、教育教学、金融服务等行业。 - 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逐步企稳。 6. **成本控制**: - 公司利用供应链的规模优势,推进技术创新牵引的降本工作。 - 2024年公司会继续重视降本工作,持续保持毛利率稳定。 7. **商业模式**: - 公司业务定位为智能物联AIoT,通过融合AI技术,构建智能物联技术体系。 8. **坏账情况**: - 调研记录中未明确提及坏账情况,但提到公司应收、应付款项随业务规模而增长。 9.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 公司在研、产、销各方面进行持续投入。 - 2024年,公司会有少量的人员投入计划,主要投向创新业务子公司和数字化新品的研发和推广。 10. **产品名称与依赖的原材料**: - 提及了工业相机、工业测温、X光设备、工业听诊、高光谱技术等产品。 - 依赖的原材料包括雷达、热成像、音频等。 11. **题材**: - 智能物联AIoT技术体系。 - 场景数字化,尤其是企业的场景数字化业务。 **优势**: - 稳定的营业收入增长。 - 创新业务和场景数字化业务的快速增长。 - 海外业务的持续扩展和韧性。 **劣势**: - 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下降。 - 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 **风险点**: -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分化可能影响海外业务。 - 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未来一年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利润在160-170亿,但当前环境下挑战较大。 - 公司预期国内经济逐步企稳,业绩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 在分析时,我们应保持谨慎态度,对于调研中仅有精神纲领没有具体实施的回复不要过于乐观。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海康威视的未来一年业绩预期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的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显示出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长期增长的潜力。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