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2024-05-0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新希望2024-05-0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06 新希望 - 分析师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0.46 2.09 - 445.49亿 0.48%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25.91% -27.67% 256.68% 103.97% 0.0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5.67% 11.58% 0.04% 5.80% 43.8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20 3.93 101.62 0.38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41.54 5.02 70.85% 0.81% 15.60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41.76亿 640.07亿 2024-09-30 - -
参与机构
兴业证券,方正证券,国君证券,中银基金,广发证券,中再资管,高盛,上海趣时资产,西部证券,德邦证券,上海纳静资产,Point72,泰康资管,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华宝基金,深圳望正资产,长江农业,海通证券,太平洋证券,永安国富资产,国投农业,国联证券,信石资本,华西证券,北京诚盛投资,中邮证券,其他股东,投资者,分析师等,易方达基金,汇丰前海证券,光大证券,华创证券,天风农业,国盛证券,建设银行,国信证券,北京泓澄投资,胡明,天治基金,交通银行,Pinpoint,浙商基金,中金公司,中信农业,华夏基金,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上海睿郡资产,华泰证券,嘉实基金,Cephei Capital,星展银行,开源证券,盈峰资本,工银瑞信基金,青岛城投
调研详情
一、副总裁陈兴垚介绍公司2023年及2024Q1业绩情况

(一)2023年情况

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去年基于整个公司的战略考虑,引进了央企和关联方作为股东,把白羽肉禽和食品产业转让了控股权。整个公司2023年扭亏为盈。去年猪板块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亏损,而新希望六和实现了盈利。其中:饲料14.6亿、禽产业盈亏平衡、猪-53亿,食品2亿,白羽肉禽和食品这两笔交易的收益有52亿,整体实现了扭亏为盈。

(二)2024年一季度情况

归母净利润-19.3亿,饲料1.3亿的利润(同比降了1.4亿),猪-17.9亿,总部及杂项费用7亿,民生银行4.2亿。

1、饲料产业

24Q1同比下滑,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1)24Q1生猪行业或主动、或被动都在去产能,北方区域更明显,猪料的需求有所下降;2)23Q4开始,公司对高风险的养殖场户,主动做了风险管控,这部分需求量边际贡献比较低,资金风险又比较大,公司主动淘汰了这类客户,造成量的部分下降,但增加了经营的安全性;3)在去年8、9月份进行饲料原料采购上面,公司出现了主观上的失误(对后来原料价格下行的时长与降幅预判不够,在价格相对高点上买入的原料多了一些),也有客观的原因(供应商发货延迟,本来10月到货,推迟到1月、2月,加大了与现货价格倒挂的程度)。但这些高价饲料在4月份基本消化完成,4月饲料业务经营情况已经恢复。

亮点是海外饲料在良性增长,对国内饲料业务的下滑带来有利的对冲。下一步我们还是坚持围绕着客户结构、客户价值去做调整。1)根据不同区域的客户去做产品的定位以及产品力的打强,满足客户需求;比如禽料做好成本的管理、反刍料做好卖点和口碑;猪料强化功能性、强化对中型规模客户服务能力的建设。2)继续在营销方面调整客户结构,优化一些空有量,但没有长期合作价值的客户、加强优质的中小规模场和家庭农场的占比,使不同规模客户的比例更加均衡。3)优化供应链,针对24Q1在原料采购上主观、客观的问题,加强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周转率;4)精简管理层级,制定更细致的考核方案,进一步去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从4月的情况看,国内饲料已有一定改善,预计5月份会更加明显。海外饲料,从Q1到4月份都是持续增长的。尤其是4月份,像印尼、埃及、孟加拉,都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为后续的饲料业务整体改善提升做铺垫。

2、猪产业

猪产业在2024年基本的经营思路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绝对的规模并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首先追求的是公司整体角度的减亏、或者说是降低成本。一季度累计出栏生猪456万头,其中肥猪394万头,仔猪62万头。归母净利亏损17.9亿,其中近4个亿的净利润亏损是源于对北方疫情频发、成本长期较高的场线,主动做出的调整和优化,以及针对一些场线做正压通风和小单元圈舍的改造、以及智能化改造,由此带来的一次性损失与投入。在4月份过后这种影响就越来越小,5月份这种影响就几乎没有了。

而在正常运营的场线中,随着1、2月份以后非瘟影响的消退,运营场线出栏肥猪的成本下降非常明显。1月是15.8、2月在16左右、3月就降到了15.3、4月降到了14.7(单是苗种成本就降了0.5元左右)。今年12月份预计运营场线肥猪成本可以降至14.2-14.3左右。

一些主要生产指标都在持续优化。断奶成本,4月份降至304元,同比去年降低了120元;而出栏肥猪中的苗种成本也下降了0.5,达到了3元/kg左右;4月的成活率达到92%,同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4月的料肉比降到2.65,同比去年下降接近0.2;Q1的PSY也达到25左右,同比去年提高3。主动的生产管理和被动的调整的效果也逐步体现在了我们成本下降的过程中。

所以,1季度压力大一些,主要在于1季度对落后场线的主动调整与对应种猪的淘汰、以及部分厂线的技改投入、以及闲置厂线带来的一些费用。种猪淘汰从Q2开始就会快速减少,另外场线改造在9月份也基本可以完成,届时公司会结合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有些改造好的场线逐步恢复生产,增加满负荷率与出栏量,到时候包袱和分摊的费用也会快速下降。

3、其他板块

24年禽和食品已经出表,作为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报表。因为这两块业务在23Q1盈利还比较好,今年一方面由于股比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行情影响,在这两块业务上的盈利少了6000万元右。

公司在总部层面还做了大量的降本增效的工作,包括总部费用和杂项(财务费用、人工薪酬、股权激励等),进一步提升内部人效。当然一些管理动作产生财务结果还需要一定时间,在去年和今年Q1还不是很明显,24Q1这块费用同比去年还差不多,但预计在Q2开始,每个季度都有3个亿左右的相关费用的下降,24Q2-Q4相比去年同期会有10个亿以上的费用节约,对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也会带来较强的支撑作用。

24Q1公司逐步走出底部,4月份,公司在猪价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公司实现了整体单月的盈利。养猪的各类成本也在快速降低,从目前的经营效果和成本下降情况来看,我们此前做的主动调整是很有效的。5、6月份业绩继续上行的概率也比较大。

二、问答交流环节

(一)生猪产业问题

Q1: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的出栏规划?

我们现在以提质量为导向,把成活率、料肉比、转固成本等给做好。以整体降成本、最大程度减亏为目标。今年预计1400-1500万头。

今年一季度做了一些产能上的主动调整,相应地使能繁规模有所下降,大概72万头左右,比之前降了8万头左右。这些产能集中在东北和华北的区域,主要是一些疫情风险大、高成本的场线。我们从2月份开始进行场线的正压通风的改造,做硬件的调整。因为场里养着猪,是没法在里面没办法改造的,所以也需要做一些清理。这些改造会让我们今年实际可用的产能有所下调。

但并不是说公司要放弃那些产能,而是基于目前对盈利能力的追求,公司阶段性地去做生物安全防控的改造,在改造之后,如果能确保在这些场线养好猪,并有长期稳定盈利,公司会恢复重启这些产能。

Q2:今年能繁数量的展望?

最新的能繁存栏是72万头左右,年内3、4季度适度增加一点,但不会增加很多,具体取决于到时候的经营判断。今年总的来讲,经营思路还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规模今年主要求稳。

Q3:生猪养殖产能大概有多少?还有多少闲置猪场产能要处理?今年是否有加速的处置?

产能分为育肥和种猪产能。育肥产能的总存栏规模(包括运营中的、建设或改造中的)在430万头,其中运营产能230万头左右。也就是说产能利用率53%。随着公司自育肥管理水平的提升,后面自育肥的产能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80%。这里只是涉及把仔猪在自育肥和放养之间做调整,不会新增加育肥产能的投资,最多做一些改造。

种猪按母猪的设计存栏规模算,运营中种猪场是104万头的规模。未来有需要扩产、增加能繁母猪的话,会优先在这个范围内去增加。针对其他的种猪场产能,若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交易对手,我们会考虑合作或者处置。

Q4:最新的成活率、窝均断奶数?

4月份育肥成活率92%,窝均断奶10.9。

Q5:个别区域草根调研发现,公司整体的出栏体重有所下降,似乎在出售100kg以下的生猪,公司有什么考虑?是阶段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操作?

今年一季度出栏平均体重在110kg以上,4月份117公斤左右。可能草根调研的区域,恰好遇到极少数某个批次出栏了低体重的猪、或者是部分尾猪。另外,公司Q1卖了60多万头仔猪,4月份也卖了20多万头仔猪,因为近期仔猪销售也有100-200多元/头的利润。有些投资者可能没有从我们出栏月报里区分仔猪的销量,以为都是肥猪,所以算体重时显得轻了。

Q6:各个场区成本的离散度大概如何?

区域之间的成本水平确实有一些离散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Q1主动调整一些后进产能,淘汰了一些母猪。以3月份的成本为例,我们在一些优势区域的成本,浙江达到13.7、广东达到14.3,东北好的区域也接近15元。但偏差还是有的,最好的和最差的有1.5-2元的差距。

我们认为对于公司这么大的体量,全国这么大范围的布局而言,1-2元的离散度算是非常低了。而且近年来这个离散度是在逐步降低的,公司整体的养殖水平都是在提高的。大的区域间还有较明显的成本差异,但在一个大区域内,各个小区域的成本已经比较接近了。

Q7:如果和Q1进行对比,4月养猪成本下降的边际变化是在哪里?

Q1苗种成本下降0.5元,饲料成本略有下降2、3毛钱,死淘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影响。

Q8:屠宰一季度屠了多少头,全年计划有多少头?

一季度屠宰64万头,去年Q1屠宰了107万头,全行业普遍有些降量。

(二)饲料产业问题

Q9:饲料业务Q1分料种的销量?

整体总量600万吨、外销470万吨;禽料外销近340万吨;猪料总量接近230万吨,外销100万吨;水产料外销23万吨;反刍料12万吨。

Q10:高价的原料存量有多少?影响成本到什么时候?

高价饲料的一次性影响 2个亿,基本消化完成。现在还有 20%左右的量,会快速在5月份左右消化完。

(三)财务方面问题

Q11: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偏高,在现金流方面有什么安排?

一季度,负债率达到74%,主要还是要一季度亏损导致负债率增加。但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高点,后面从多方面因素看,负债率都会逐步走低。

1)在4月份猪价15.1的情况下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我们预计未来4-12月份猪价超过15元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所以公司未来盈利的兑现性还是很高的。

2)从各种口径的成本及主要生产指标来看,都在逐步改善。这里以后备母猪转固成本的降低为例说一下影响,23Q1在4700-4800元,24Q1在2600,4月份降至2400,基本赶上了优秀的同行。未来后备母猪转固成本目标是下降到2200以下,转固成本的下降,会使公司未来再做母猪淘汰时,损失会大幅下降。

3)公司在对现金流进行全面的管理,24Q1经营性现金流接近2个亿,现金流同比改善18个亿。去年同期是-16.8亿左右。饲料行业来看,在应收帐款上面,我们主动淘汰了一些不健康的销量和客户,存货周转期从15天降到10天。所以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现金流还是比较健康的。

4)银行端的负债结构非常稳健,从去年到今年,所有的银行都对新希望六和做了授信的再次评估,我们的授信是稳定略有增长的,主要的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保持了稳定,一些区域性的银行和股份制的银行的授信额度还有增长。

5)公司目前还在主动优化负债结构,拉长负债的期限,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公司也还在继续推进部分资产的引战,以及定增等权益类融资。

Q12:对负债率具体有什么规划?

中期来看负债率65%左右,用1-2年左右时间来实现。中长期负债率低于60%.

Q13:公司设定的一些现金储备的安全的标准是怎样的?

总体来讲我们是为了保证公司的最大限度的现金流,以防猪周期过长带来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举个例子:在3月底时,从运营层面来讲,我们有动力去适度还一部分贷款,不保有那么多货币资金。但是3月底我们的货币资金还是在109个亿,这个基本和12月底是一致的。其实我们还10亿的贷款,就可以少一部分利息,但我们还是希望保持住这个货币资金的水平,留有一个空间。

保持80-100亿的货币资金,这是一个指导线。适当的货币资金多一点,多一点灵活性和弹性。当然我们会根据报表情况和盈利情况来做调整。要是后续猪价上行,盈利好了,减少一些货币保有量也是安全的,就会把货币资金的量降下来,没必要去多支付利息,这是不断的基于经营、盈利等进行调整。

Q14:在建工程转固的情况?后面的计划?

去年有转固、也有新增收尾的工作,也有一些技改。去年转固是50亿多一点,今年一季度在建工程转固了10个亿,预计Q2还会有转固30个亿,具体以工程完工的进度为准。

Q15:如果今年再转固几十个亿,那这一部分在财务的处理上是后期会放在减值计提,还是会影响利润呢?

1)随着在建工程逐步的完工,我们会做在建工程的转固,对未来成本影响我们也会考虑进来;2)确实有一部分的厂线基于产能等种种原因,建设到了一半停下来了,但也不会再新增了;3)我们在持续的做技改,陆陆续续会使用一部分。今年我们对在建工程几十个项目做了评估,整体来讲没有减值的压力。

Q16:今年的资本开支?

整体控制在20-30亿左右。

Q17:24Q1整体的负债减少了,但是短期借款增加了40多个亿,公司借款结构的调整,还是长期负债到期后只能借短期借款了。

我们的负债结构里面中长期占到了60%。短期负债略有增加,主要是一部分中长期负债临近到期,比如还剩下最后一年,就会自动转成一年期的其他负债。还有一部分新增的贷款,它是从0变成一年。最近有银行把一年的到期过后帮我们做成三年的,金额也是比较大的。

更多是具体贷款产品自然的转换,不是什么主动的调整。

(四)其它问题

Q18:去年底出售禽和食品资产后的资金已经到账了吗?

股权转让资金按照合同到账,12月29号到了50%。第二批在3月29日收到中牧集团9.45亿的第二批资金。后续资金的支付都会按照协议约定的批次和时间点来落实。

Q19:禽产业和食品业务板块不控股了,后面还会对这两个业务赋能或者参与决策吗?

控股权转以过后我们就会按照现有的治理结构来做董事会的改选;严格按照公司的治理来做运行。对于禽产业,中牧方面派出3位董事,新希望派出2位董事,然后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去做相应的经营管理,做到了资产、报表上的独立运营。

食品业务也是类似的情况。

Q20:去年出售了一部分食品和禽产业的股权,今年猪价不理想的话,会不会继续出售剩余股权?

这个更多取决于对这些标的公司的战略定位和交易对手的想法。猪价的高低对我们出售股权没有实质影响。目前没有明确计划,也不排除可能性。

Q21:定增情况?

公司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按照定增的相关监管要求在稳步的推进。

三、副总裁陈兴垚总结发言

公司整体在去年底完成产业重组,更加聚焦主业和相关资源。在今年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公司主要的目标是恢复生产经营的盈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回报股东。我们会不断的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做了一些战略性、主动性的一些调整,这些对短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影响。特别是在一季度,因为我们北方区域的一些场线受疫病影响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我们主动进行了调整,并进行生物安全防控的改造。这些调整动作是短期的,但长期来看有益处。在二季度之后,整个生产经营的改善会充分体现出来。从目前看,4月份公司整体已经转为盈亏平衡了,是非常好的信号,特别是公司的后备母猪转固成本,未来还有一个快速的下降空间,对公司后续的养猪成本的影响和公司的盈利能力都是非常有利的,也希望大家看到公司在成本和生产效率上的一些先行指标的变化,也关注到公司在经营上的改善。
A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该公司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 2023年,公司通过战略调整,实现了扭亏为盈。饲料产业表现良好,而猪产业亏损较大。
   - 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但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优化产能,如淘汰高风险客户、优化供应链等。
   - 猪产业的经营思路是提质量、降成本、调结构、稳规模。一季度出栏生猪数量为456万头。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 海外饲料业务的增长,特别是在印尼、埃及、孟加拉等国家的增长。
   - 猪产业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预计12月份肥猪成本可降至14.2-14.3元左右。

3. **国内外竞争情况**:
   - 国内猪产业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增强竞争力。
   - 海外市场,公司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和产品定位来提升市场份额。

4. **行业景气情况**:
   - 饲料产业受生猪行业去产能影响,需求有所下降,但公司通过海外市场增长来对冲。
   - 猪产业受疫情和成本影响,但公司通过主动调整和优化来应对。

5. **销售情况**:
   - 国内饲料业务受生猪行业影响,销售有所下降,但海外市场增长。
   - 猪产业销售受到成本和疫情的影响,但公司通过提高成活率和降低成本来提升销售效率。

6. **成本控制**:
   -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精简管理层级、优化客户结构等措施来控制成本。

7. **产品定价能力**:
   - 公司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增强产品的市场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 公司聚焦主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提升盈利能力。

9. **坏账情况**:
   - 调研中未明确提及坏账情况,但公司在主动淘汰高风险客户,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坏账风险。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 调研中未提及具体的研发投入和进度,但公司在进行生物安全防控改造和智能化改造。

11. **护城河**:
    - 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其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以及持续的效率提升。

12. **产品名称及原材料依赖**:
    - 调研中未提及具体产品名称,原材料依赖包括饲料原料,公司在原料采购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13. **题材**:
    - 公司聚焦主业、海外市场增长、成本控制、效率提升等。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 调研中未提及分红情况,但公司表示将努力恢复生产经营的盈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回报股东。

15. **未来一年业绩预期**:
    - 根据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公司的调整措施,预计公司在未来一年将逐步改善业绩,特别是在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方面。

整体来看,公司在面对行业挑战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调整措施,预计这些措施将在未来一年内逐步显现成效,提升公司的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调研中提到的一些战略性调整,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关注具体的实施进展和效果。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