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W2024-06-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思特威-W2024-06-26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6-26 思特威 - 特定对象调研,路演活动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90.18 7.80 - 318.26亿 2.57%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50.04% 137.33% 14181.63% 517.32% 6.49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1.96% 23.12% 6.49% 7.05% 9.24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75 9.28 92.31 1.3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226.23 57.80 49.05% 0.15% 3.40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7
报告期 2024-12-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1.74亿 30.20亿 2024-09-30 预计:净利润37130-41653 报告期内,公司在智慧安防领域新推出的迭代产品具备更优异的性能和竞争力,产品销量有较大的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较为显著;在智能手机领域,公司应用于高阶旗舰手机主摄、广角、长焦和前摄镜头的数颗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普通智能手机主摄的5000万像素高性价比产品出货量均同比大幅上升,同时公司与多家客户的合作全面加深、产品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领域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智能驾驶(包括环视、周视和前视)和舱内等多款产品出货量亦同比大幅上升。故公司随着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净利润率显著提升。
参与机构
正心谷资本,重阳投资,深圳纽富斯投资,中信证券,兴证合权基金
调研详情
围绕公司近期的发展情况,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交流,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请简单介绍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产品已广泛运用于包括网络摄像机、模拟闭路摄像机、家用看护摄像机、智能门铃、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工业相机、智慧交通、人脸识别等智慧安防领域;智能化的车载行车记录仪、车载环视及后视摄像头、驾驶员监测系统、乘客监测系统等汽车电子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智能健康等消费电子应用领域,推动着智能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FSI-RS系列、BSI-RS系列和GS系列的全面布局,以技术为驱动,满足行业应用领域对低照度光线环境下成像优异、高温工作环境下维持芯片高性能、光线对比强烈环境下明暗细节呈现、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无畸变/拖尾、高帧率视频拍摄等刚性需求,具备与索尼等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竞争的核心优势,深入覆盖高、中、低端各种层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
2、请简单介绍公司的智能手机业务发展情况:
答: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业务蓬勃发展,智能手机CIS产品覆盖了目前手机市场的主流需求,产品分辨率从80万像素到5000万像素均已配备,全年实现营收89,178.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0%,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1.21%。
针对高端旗舰机产品赛道,公司推出的数颗用于旗舰机主摄、辅摄(包括长焦和广角)的XS系列高端产品已经大规模出货,这不仅为公司的营收开辟了第二条增长曲线,更标志着公司在追赶海外龙头厂商的高端产品线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3、请简单介绍公司的研发情况:
答:公司秉承“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坚持“以客户为核心,致力于提供高质量、智能的视频解决方案”的理念,紧贴客户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核心技术。深入挖掘智慧安防、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新兴图像传感器应用领域客户需求,研发出了多样化、差异化的产品系列,覆盖高中低阶的全系列产品,满足不同定位的客户需求。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24项(其中境外专利授权98项)。
同时,为了巩固既有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同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公司研发和技术创新团队的能力视为公司的核心资源,广纳海内外技术人才,已经建立了一支卓越的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43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7.84%,其中192名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4、请简单介绍一下公司未来有怎样的战略规划
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和设计。通过卓越的技术创新和高效的研发能力,积累并构建了成熟的核心技术体系,提供系列化、差异化的产品满足多场景和全性能的市场需求。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和应用领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不断提升行业领先的研发效率,保持与下游应用和客户的紧密联系,持续改进公司的产品,优化和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5、请公司简单介绍下存货管理情况:
答:公司存货管理张弛有度。2023年,公司加强存货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去化库存,提高存货周转速度,存货余额为22.69亿元,同比下降6.5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的预期出货进一步增长,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主动备货该类产品,存货余额增加5.67亿元。
6、公司的供应链资源具备怎样的优势:
答:在目前的产业格局下,供应链是保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公司的产品设计与晶圆厂的生产工艺深度融合优化,满足多应用领域的场景适应性需求。公司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供应商的产能以及战略需求进行有效融合,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在达成产品和工艺突破的同时,还增强了供应商粘性。公司采取了多区域供应链布局策略,在多国家和地区均建立战略合作级别的晶圆代工以及封测合作平台,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充分且高效地整合供应链资源,为产能提供有力保障。
AI总结
根据思特威的调研记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产能信息及产能释放进度:
思特威的产品已广泛运用于智慧安防、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通过FSI-RS系列、BSI-RS系列和GS系列的全面布局,满足行业应用领域对低照度光线环境下成像优异、高温工作环境下维持芯片高性能等刚性需求。公司具备与索尼等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竞争的核心优势,深入覆盖高、中、低端各种层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89,178.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0%,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1.21%。这表明公司的产能释放进度较快,且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2. 未来增长点: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安防、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2)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积累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3)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公司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受益;(4)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竞争对手:
在国内市场,思特威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在国际市场,思特威与索尼等领先厂商存在竞争关系。然而,随着国产替代的推进,公司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行业景气情况:
当前的经济环境整体较好,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各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有利于公司在各个领域的业务拓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5. 公司销售情况:
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89,178.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40%,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为31.21%。这一数据显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较好。此外,公司还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6. 成本控制:
公司通过多区域供应链布局策略,在多国家和地区均建立战略合作级别的晶圆代工以及封测合作平台,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充分且高效地整合供应链资源,为产能提供有力保障。这有助于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7. 产品定价能力:
公司具备与索尼等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竞争的核心优势,能够提供高质量、智能的视频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公司在市场上树立较高的品牌定位,从而提高产品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于产品的技术研发和销售。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积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在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9.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并未提及公司的坏账情况,因此无法对此进行分析。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已经建立了一支卓越的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43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7.84%,其中192名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这表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大,研发进度较为稳定。

11. 护城河体现:
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其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等方面。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智能的视频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此外,公司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也有助于维护其在供应链领域的优势地位。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