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08-20 | 道通科技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8.82 | 5.62 | - | 176.23亿 | 3.7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29.72% | 28.07% | 99.61% | 103.08% | 17.9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55.84% | 54.99% | 17.92% | 14.81% | 15.66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3.26 | 22.75 | 85.26 | 2.74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64.76 | 69.10 | 45.24% | 0.11% | 6.33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06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2.15亿 | 2024-09-30 | 预计:净利润62000-68000 | 1、2024年度,公司凭借产品和技术创新优势,持续巩固数字维修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围绕汽车诊断维修全流程,充分应用生成式AI赋能综合诊断检测解决方案和新能源电池检测解决方案,致力于全面提升汽车诊断效率和用户体验。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维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9.50亿元至30.90亿元。在数字能源业务领域,公司紧抓海外新能源充电行业发展机遇,深耕数字能源海外市场,打造了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并结合生成式AI技术,构建垂域大模型打造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数字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8.30亿元至8.90亿元。在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领域,公司基于生成式AI技术,为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巡检作业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方案,具体包含智能体机器人(智慧巡检DigitalAgents;PhysicalAgents,例如飞行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反无人系统等),AvantAIPaaS平台以及行业大模型一体机等三大核心模块。方案能够实现从通用大模型、智能大脑、智慧机器人执行器和场景数据全链条拉通,具有高效、智能、持续快速自我演进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寻求与生态伙伴的战略协同与联合创新,与 |
参与机构 |
通过上证路演中心参与互动交流的广大投资者 |
调研详情 |
问题一:1、美国工厂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是多少?目前订单情况如何?2、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多少?今年整体营收预期如何?3、公司国内业务进展如何?未来布局计划是?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美国工厂生产需要符合NEVI、BABA法案要求的产品。公司采取的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即根据销售预测及订单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适量备货。公司目前的产能储备充分,如遇订单增长,可随时扩产应对。公司正密切关注国内市场机会,筛选优质项目拓展国内市场。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二:1、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是多少?同比情况如何?原因是?2、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是?占比情况如何?主要合作什么业务?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56.28%,同比上升2.16个百分点,主要系数字诊断、数字能源业务毛利率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公司主要客户情况稳定,前五大客户不属于半年度报告应披露信息。感谢您的理解与关注! 问题 三 :1、请问海外充电桩竞争格局如何?道通科技的主要竞争力在哪?2、国内外来看,目前充电桩行业整体处于什么阶段?国内外市场对比有何不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3、公司当前的研发重点主要在哪?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1、公司于2021年起前瞻性地对海外新能源充电业务进行战略布局,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目前产品矩阵已覆盖全场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并凭借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等优势,致力于成为为电动汽车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新能源出海标杆企业。2、随着各国政府践行减碳承诺,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充电桩作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欧美市场对比国内市场行业壁垒更高。3、公司重点研发项目请您详见定期报告“在研项目情况”章节。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四:1、公司募投项目进展情况?预计何时完成?2、美国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是?交付情况如何?请问下公司在美国的业务是否要完全由美国工厂生产了?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募投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请详见《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告编号:2024-061)。公司美国工厂生产需要符合NEVI、BABA法案要求的产品。目前公司越南工厂、美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美国市场。感谢您的关注! 问题五:尊敬的领导,上午好!作为中小投资者,有以下问题:1、可视化年报显示,公司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但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都比较高,投资和筹资净现金流均出现负值,能否分析一下原因?2、公司发行12.8亿元可转债尚未转股,下一步将如何推动转股?目前溢价率比较高,在何种情形下会考虑下修?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始终坚持以卓越的营销渠道及品牌、持续的技术创新构筑中长期竞争优势,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公司的盈利及运营效率。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13.63%,较上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6.43%,较上年同期下降0.67个百分点。投资净现金为负主要系采购固定资产所致,筹资净现金为负主要系支付股利和回购股票所致。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改善和提高公司的经营情况以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努力以回报广大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及产能释放进度分析: 公司美国工厂产能为未知,但根据问题一中的回答,公司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预测和订单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适量备货。目前公司的产能储备充分,如遇订单增长,可随时扩产应对。因此,产能释放进度较好。 2. 公司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正密切关注国内市场机会,筛选优质项目拓展国内市场。此外,公司已对海外新能源充电业务进行战略布局,凭借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等优势,致力于成为电动汽车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新能源出海标杆企业。因此,公司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 未来一年国内和国外相同产业竞争情况、竞争对手以及国产替代的空间: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等。在国外市场,欧美市场的行业壁垒相对较高,但随着各国政府践行减碳承诺,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充电桩作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公司在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4. 所在行业的景气情况分析: 充电桩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各国政府减碳承诺的推进,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扩大,充电桩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发展。 5. 公司的销售情况(国内和海外): 国内销售情况良好,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海外销售方面,公司已对海外新能源充电业务进行战略布局,产品矩阵已覆盖全场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和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普及,公司的海外销售有望持续增长。 6. 公司的成本控制安排: 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采购固定资产等方式降低成本。此外,公司还在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以降低采购成本。 7. 产品的定价能力: 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调整产品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8. 公司的商业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预测和订单数据制定生产计划并进行适量备货。此外,公司还通过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等优势,为电动汽车提供一站式的数字化、智能化、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9. 坏账情况: 问题一中提到的公司前五大客户不属于半年度报告应披露信息,因此无法判断公司的坏账情况。但从问题一中的回答来看,公司的客户稳定性较好,且主要合作业务有稳定的需求。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根据问题三中的回答,公司重点研发项目请详见定期报告“在研项目情况”章节。具体研发进度和规划未在问题三中提及,需查阅相关报告了解详情。 11. 公司的护城河体现在哪里: 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创新、全球产能、成熟渠道以及本地化服务。这些优势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 12. 提取调研中的提到的产品名称以及依赖的原材料: 问题二中提到的产品为数字诊断和数字能源业务;原材料未在问题二及后续问题中提及。 13. 题材有哪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字化能源管理等。 14. 分红情况如何以及将来的分红计划: 问题六中提到的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并未提及分红情况。关于未来的分红计划,需要查阅公司的定期报告或联系公司获取相关信息。 15. 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判断它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 由于问题一至问题十二中并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预期,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结论。建议投资者结合公司的优势、劣势、风险点等因素,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综合判断公司的业绩预期。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