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0-30 | 格林达 | - | 特定对象调研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7.76 | 2.96 | 1.16% | 45.42亿 | 0.7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7.14% | -1.42% | -25.53% | -9.37% | 21.7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34.87% | 33.26% | 21.72% | 20.08% | 1.7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85 | 9.90 | 75.62 | 134.6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2.59 | 104.21 | 9.96% | -0.09% | 1.19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29亿 | 0.11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睿诚投资,华商基金,浙江纳轩,广发证券,中信建投 |
调研详情 |
1、公司2024年三季报已披露,请对于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和后续下游客户端情况做简要分析。 答:2024年以来,以显示面板为主的下游客户端从规模向盈利为中心转变,以控产稳价的形式使得一部分应用价格理性回归,客户端的市场策略调整对上游的材料供应商有所影响,公司采取了更为灵活的价格策略,包括对部分战略客户的支持和倾斜措施,巩固了与战略客户的关系并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公司主要产品前三季度的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韩国面板企业逐步退出普通LCD产线的运营,中国大陆面板行业的市占率和规模产量之和持续稳居全球首位,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格局改善及需求端的大尺寸化趋势,推动主要产品价格合理回升;中小尺寸领域,OLED 渗透率提升和新技术迭代为显示价值提升提供机会,面板行业逐步回暖,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2、请问公司产品在半导体领域应用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半导体用显影液和Thinner稀释液已在成都奕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量供,公司承接的省级项目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先进半导体材料中光刻胶配套高纯显影液的技术研发”,目前已完成项目技术开发验证和产业化应用测试,相关产品已量供导入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拓宽在该领域的应用。公司利用下游客户端产线产能调整时机,力推新产品立项及产线测试和导入,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在多家下游半导体企业密集测试中。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内容。 3、请问公司在手的研发项目进展如何?何时能在半导体IC领域形成量供? 答:公司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光刻胶用显影液(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项目,已通过科技部的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公司将在该项目的科技成果基础上,推动公司产品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的产业化运用和推广。公司承接的工信部“集成电路制造产线零部件、材料和关键设备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验证项目”,目前已进入验收阶段。公司承担多个国家级研发项目和课题,不断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通过前述项目和课题,增强了与下游客户协调沟通,提升客户产线的定制化服务能力,为后续公司产品的产业化运用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4、请问公司显影液在LCD和OLED使用量对比情况?其他产品在下游客户的覆盖情况如何? 答:在同等单位面积下,一般来讲OLED使用量相较LCD的使用量会更多,具体的比例,因下游客户的生产工艺不同而各不相同。公司在保持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对剥离液、蚀刻液等新产品均有布局并不断推进。公司产品含氟类缓冲氧化蚀刻液(BOE蚀刻液)已在京东方、维信诺和天马微电子等龙头客户实现量供;剥离液目前已在维信诺(固安)工厂、华星光电T3和T5工厂以及天马微(厦门)形成整厂量供。公司将持续进行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制造服务,与客户进行联合开发和提供配套研发服务,从而更好的服务下游客户,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5、公司四川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答:公司四川项目已于今年三季度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体系认证,目前正在进行下游客户端的产品导入测试,为量供做前期准备。公司在生产技术、产品品质、研发能力、客户资源等各方面具备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四川工厂的产品导入测试目前进展顺利,已从小测进入到大规模测试阶段。后续进展请关注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内容。 |
AI总结 |
1. 产能信息及释放进度: 公司2024年三季报显示,主要产品前三季度的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韩国面板企业逐步退出普通LCD产线的运营,中国大陆面板行业的市占率和规模产量之和持续稳居全球首位,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格局改善及需求端的大尺寸化趋势,推动主要产品价格合理回升。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新增长点主要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并在省级项目“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中取得突破。此外,OLED渗透率提升和新技术迭代为显示价值提升提供机会,有利于公司在面板行业回暖的背景下实现业绩增长。 3. 国内外竞争情况及国产替代空间: 国内竞争方面,公司与京东方、维信诺、天马微电子等龙头企业保持竞争关系。国外竞争方面,需要关注韩国三星、LGD等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国产替代空间方面,随着国内面板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份额。 4. 行业景气情况: 面板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受益于韩国面板企业退出市场、国产替代等因素。但需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5. 公司销售情况: 公司在国内市场与京东方、维信诺、天马微电子等龙头企业保持竞争关系;在海外市场则通过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实现拓展。总体来说,公司销售情况较好。 6. 成本控制: 公司在生产技术、产品品质、研发能力、客户资源等方面具备独特竞争优势,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7. 产品定价能力: 公司在维持核心产品TMAH显影液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对剥离液、蚀刻液等新产品均有布局并不断推进。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公司通过与下游客户端的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制造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9.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具体的坏账情况,需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内容。 10. 研发投入与进度: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进行多项研发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需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内容。 11. 护城河体现: 公司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与下游客户端的紧密合作、独特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等方面。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原材料: 产品名称包括TMAH显影液、Thinner稀释液等;依赖原材料包括各种化学品、电子元器件等。具体信息可参考公司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 13. 题材: 公司涉及的题材主要包括面板行业、半导体领域、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需关注相关政策和市场变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14. 分红情况及未来分红计划: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具体的分红情况和未来分红计划,需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相关内容。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