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4-12-03 | 中钢洛耐 | -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接待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48 | - | 44.89亿 | 0.5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18.24% | -17.81% | -103.64% | -107.43% | -0.08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16.09% | 16.87% | -0.08% | 0.24% | 2.64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2.57 | 12.22 | 102.26 | 6.08 | -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36.25 | 170.92 | 40.99% | 0.68% | 0.1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5.00亿 | 2024-09-30 | - | - |
参与机构 |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调研详情 |
1.耐火材料需求下游集中了钢铁、地产行业,未来对行业的机遇和挑战怎么看待,是否有新的突破点? 耐火材料行业目前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耐火材料行业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近几年,钢铁等高温行业等对耐火材料的总需求相对稳定,耐火材料的总产量高位运行,但行业平均利润下滑较大。以钢铁、建材为代表的传统高温工业正处于长周期结构性调整阶段,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或逐步提质减量。另一方面,伴随着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传统高温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行,耐火材料行业需要迈向高端化和绿色化。 面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耐火材料行业需要通过行业集中度提升、生产工艺提升和装备自动化水平提升,逐步形成良性竞争环境,同时要依托科技创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材料难题,满足下游新领域、新技术、新装备对耐火材料产品提出的新要求。 2.下游集中度情况如何,未来产品全矩阵还是专注细分领域的优劣势如何,企业该如何应对? 我国耐火材料企业总体呈现“小、多、散”的特征,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耐材企业虽然在部分细分领域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在部分高技术附加值产品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聚焦核心主业,深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强化服务传统高温工业能力,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改善和提升公司经营绩效。 3.公司近两年利润下滑的原因? 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系下游的钢铁行业进入减量调结构的下行周期,建材行业产业规模整体呈减量调整趋势,对耐材整体需求减弱,公司目前仍处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线结构优化过程中,传统高温行业需求减弱压缩了公司市场和利润空间。 4.公司在海外业务上的拓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规划? 中钢洛耐目前在海外的主要业务包括耐火材料销售和海外工程业务,公司产品出口至德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中钢洛耐在印度尼西亚承建的第100条镍铁回转窑施工项目顺利交付。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海外市场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将依托现有海外市场和海外工程业务,通过“工程+材料”模式,积极拓展海外营销网络和业务领域。 5.公司在新的耐火材料和工艺方面有什么布局和突破吗? 近年来,公司积极发挥科研优势,致力于耐火材料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建成投产了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生产线,开发的成套高效垃圾焚烧发电装置用长寿命耐火材料及先进集成技术,在国内外多家用户推广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高效、长寿耐火材料技术的空白,拓宽了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规模,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用陶瓷隔热材料,产品性能及寿命与国外产品相当,并实现了制备新技术的突破。公司研制的核废料处理装置陶瓷电熔炉用特种耐火材料,具有优越的抗侵蚀性能,并成为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新成果、新产品,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