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3-31 | 硅宝科技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29.28 | 2.72 | 1.69% | 69.54亿 | 3.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8.07% | 21.24% | -13.62% | -24.63% | 7.62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0.82% | 21.21% | 7.62% | 7.79% | 6.58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45 | 6.85 | 92.06 | 9.29 | 0.0161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58.59 | 63.80 | 37.42% | -0.02% | 2.7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2.76亿 | 2.76亿 | 2024-12-31 | - | - |
参与机构 |
方正证券,海通国际,国泰基金,光大证券,华创证券,广发证券,红杉中国,圆信永丰基金,长江证券,天风证券,常春藤投资,富善投资,国泰君安,西部证券,东兴基金,国信证券,天惠投资,财通证券,国寿安保基金,东吴证券,申万宏源,浙商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森锦投资,中信证券,万象华成,华福证券,正圆投资,进门财经,国金证券,开源证券,中信期货 |
调研详情 |
公司与分析师及投资者就公司2024年业绩情况进行了交流。 主要内容如下: 一、请简要介绍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整体情况? 回复:公司立足于新材料行业,专注于从事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经过多年技术创新、投资并购、产能建设等方式加大业务布局,构建了包含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硅碳负极等丰富的产品体系,为建筑、汽车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下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支柱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高端配套材料。 新材料行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石,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8万亿元,在建设重大工程、巩固国防军工、构建节能环保社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材料行业中,胶粘剂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随着“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正在逐步释放胶粘剂行业增长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建筑胶稳居龙头、光伏胶提质增效、电子胶树立标杆、汽车胶乘势而上、偶联剂多做贡献、锂电材料实现突破”的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精益生产和管理效能,产销量再创新高,全年销售重量24.51万吨,同比增长34.38%,稳居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地位。2024年由于有机硅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897.71万元,同比增长21.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52.69万元,同比下降24.63%。 二、请简要介绍公司2024年工业胶各应用领域发展情况? 回复: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导、研发投入和市场培育,在多个战略性新兴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本土化。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动力电池等产业的高速发展,为胶粘剂行业提供新的增量空间。 公司坚持“与巨人同行,与高手过招”,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持续加大品牌投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领域,与行业头部企业和行业标杆客户开展合作,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等领域均保持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工业胶产品实现销售重量同比增长22.66%,实现销售收入82,665.40万元,同比增长17.45%。 其中,电子电池板块受益于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的高速增长,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销售收入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提升在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兴通讯、华工科技、禾赛科技、大疆无人机等客户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 公司汽车胶产品应用于汽车车灯和汽车主机厂等领域。2024年,公司成功导入赛力斯、海拉车灯等头部企业,并保持与宇通客车、金龙汽车、法雷奥、华域视觉、星宇股份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深入合作,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59%; 有机硅密封胶是光伏组件制造过程中的主要粘接和密封材料,可用于边框密封、接线盒粘接及灌封、汇流条密封、薄膜组件支架粘接等。2024年光伏行业需求仍维持高位增长,但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与隆基、通威、正泰、阿特斯、中环等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扩大在头部企业中的市场份额,受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影响,公司光伏行业用胶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9.76%; 在电力防腐、特高压输变电、电网改造、电抗器维保等多个领域,公司持续发展并拓展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与中国五大电力公司的业务合作,首次进入有色金属金川集团和中国铁塔公司工程项目。 三、请问公司建筑胶2024年业绩情况以及2025年度销售计划? 回复:公司深耕建筑胶行业多年,拥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装饰装修、装配式建筑等领域,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深度拓展大客户、培育优质经销商、拓展新渠道,销售重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建筑胶行业龙头地位和品牌优势,积极培育大经销商、发展新经销商,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多个重点工程和地标建筑,得到业主方和客户的高度认可。报告期内,由于有机硅原材料价格下滑、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有所下降,公司建筑胶销售重量超15万吨,继续保持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54,829.33万元,同比下降5.72%。 2025年公司将坚持建筑胶“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抢抓优质客户,开拓市场空间,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巩固建筑胶行业龙头地位。 四、请问公司收购的江苏嘉好热熔胶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如何?回复:2024年11月公司完成收购江苏嘉好热熔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苏嘉好”)全部股权交割相关工作,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发展。江苏嘉好是国内热熔胶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产品主要应用于标签印刷、卫生用品、防水卷材等行业。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江苏嘉好积极应对行业竞争,高效匹配客户需求,依托绿色认证体系拓展市场,实现产销稳步双增长。 公司通过并购江苏嘉好迅速切入消费品胶粘剂赛道,完成从工业级到消费级胶粘剂市场的全场景覆盖,有利于公司优化整合资源,实现与江苏嘉好在技术、产品、市场和地域等方面的协同互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战略。 2024年,江苏嘉好实现营业收入102,695.91万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净利润4,932.59万元,同比增长8.34%,超额完成2024年度承诺业绩目标。江苏嘉好自2024年7月开始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报告期内,并表营业收入57,019.4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76.15万元。 五、请问公司硅碳负极产能建设进展以及2024年销售情况? 回复:硅基负极作为突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性材料,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硅基负极将实现从“潜力材料”到“规模化应用”的战略转型,为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提供关键材料支撑,进而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司硅碳负极业务在2024年实现重大突破,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产品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3C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目前1000吨/年中试线稳定运行,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其中新型硅碳产品取得吨级突破。随着3000吨/年产能建设推进,公司正重点发力预镁硅氧和新型硅碳产品,深化与战略客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合作,加速硅碳负极在高端电池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报告期内,硅宝(眉山)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宝新能源”)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实施顺利,建成3000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生产线、10000吨/年动力电池用有机硅粘合剂生产线、5000吨/年聚氨酯密封胶生产线,将于2025年投产使用。 六、请简要介绍公司2025年总体经营计划? 回复:2025年是公司实现“百亿目标”的关键之年。公司将一如既往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持续秉承“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管理理念,坚持“技术不断创新、品质精益求精、服务及时有效”的经营方针,围绕“建筑胶高居龙头、热熔胶稳步增长,光伏胶提质增效、电子胶乘胜而上、汽车胶树立标杆、偶联剂扭亏为盈、锂电材料实现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的经营目标。公司将通过做好产品与主业,持续立足于新材料,深耕有机硅密封胶行业;加快与江苏嘉好融合,完成从工业级到消费级胶粘剂市场的全场景覆盖;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在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加速构筑核心竞争力;扩大产能,推动硅宝新能源和硅宝(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持续投入创新驱动;数字转型管理升级;投资并购拓宽领域等途径,促进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回报广大投资者。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