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3-30 | 博腾股份 | - | 电话通讯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 | 1.98 | 2.57% | 102.77亿 | 4.9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40.66% | -17.87% | 56.04% | -207.83% | -12.15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24.59% | 27.72% | -12.15% | -11.18% | 7.41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5.31 | 24.45 | 111.99 | 2.66 | 0.0329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119.01 | 88.02 | 38.62% | -0.11% | -3.36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0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70亿 | 19.56亿 | 2024-12-31 | 预计:净利润-29000--23000 | 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9~30.6亿元,同比下降约17%~21%,主要是受公司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在2023年度交付的基数影响,扣除重大订单影响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6%。报告期内,公司前端市场询盘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新签订单呈现恢复性增长,主要驱动来自小分子CDMO业务海外市场需求增长。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9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2.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单位固定成本分摊增加,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2)随着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于上年陆续完成交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公司运营规模扩大,相关的运营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保持在高位;(4)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拟对可能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
参与机构 |
兴业证券,国投证券,天冶基金,新华资产,国联安基金,国海证券,华创证券,新华基金,广发证券,中国人寿资产,中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国盛证券,西部证券,国信证券,德邦证券,华安证券,平安证券,东北证券,财通证券,富荣基金,富安达基金,浙商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信达证券,招银国际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证券,中信证券,长盛基金,华福证券,华泰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开源证券,华西证券,国泰君安证券 |
调研详情 |
公司与投资者交流情况 Q1:去年第四季度毛利率较第三季度略有下降,如何看待后续的盈利能力? A1:我们的目标是持续努力减少亏损,去年不考虑第四季度资产减值准备因素,每个季度也是持续减亏。目前新业务虽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部分新业务已经有减亏的方向,而成熟业务(小分子原料药)我们希望通过对高价值项目、高价值靶点的市场机会获取,以及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来改善盈利能力。 Q2:公司后期对海外产能的规划如何? A2:海外产能包括研发基地在内是我们一直在投入的,这也主要是基于客户需求,我们海外布局也是相对比较早的。目前,斯洛文尼亚研发设施已投用,但需要一定时间让客户对场地进行审计及了解。美国J-STAR也在去年实现了9%的收入增长。总体而言,我们将稳步推动海外产能建设和运营战略实施。 Q3:基于2024年在手订单,我们对2025年的预期是什么? A3:如我们在2024年报中所述,2025年收入重回增长是我们的重要经营目标之一,但是目标能否实现还需要看接下来每个季度的实际情况。 Q4:2024年在手订单增速高于项目数增速,原因是因为客单价的增长还是项目主要以中后期为主的原因? A4:增长主要来自中后期项目的拉动,尤其是去年第一二季度比较明显。从市场来看,主要来自欧美、日韩等市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还在恢复中,且市场竞争仍然持续,收入有所下滑。 Q5:公司是否测算过,可能因关税政策受影响的收入比例有多少? A5:公司做了测算,我们直接出口美国的业务占比不足5%。我们也在持续保持对关税政策的关注,并且保持跟客户的良好沟通。目前影响相对可控。 Q6:今年公司对各业务板块的方向是更侧重收入和更侧重利润? A6:公司在2024年战略讨论也做过深入复盘。在前两年,尤其是2021和2022年,公司在产能、研发等资源投放上是相对比较激进的,那个阶段对项目数量和整体规模追求的更多一些。但是在项目质量上关注度相对低一些。所以去年我们更加关注项目的质量,聚焦在高价值的业务,并采取了专门的管理举措。所以目前来看,我们现在更注重把每个业务板块能力做强,规模这一块我们会放在第二位考虑。 Q7:今年CAPEX计划如何? A7:根据目前的预算和项目规划,整体CAPEX预计控制在4亿以内。 Q8:请展望新业务的盈亏平衡点和公司扭亏为盈的时间点? A8:尽管我们对新业务会进行三年规划,但是由于新业务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无法准确给出盈亏平衡的预期。对于公司整体而言,如我们在年报的2025年经营计划中所述,2025年逐步实现扭亏为盈是我们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 Q9:按照客户类型、项目结构等拆分,去年订单的增长主要来自哪里? A9:去年订单增长核心来自中后期项目、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的增长。 Q10:新分子业务我们还在建设和产能投放过程中,也取得了相当体量的订单,我们跟其他竞争对手比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A10:去年新分子业务的产能主要是多肽、寡核苷酸、ADC的中试产能建成投用,因此,我们也全面开启市场拓展,作为第一年,市场拓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签订单超过9,000万元,包括7个海外客户项目。从差异化而言,我们具备固相和液相合成的能力,并在如环肽等多肽管线上,具备服务经验。尽管我们目前固相合成的产能并不大,但是我们也差异化地定位我们的服务客户类型,同时通过小核酸、偶联等交叉领域服务能力,获得客户机会。此外,在payload-linker层面,我们在过往通过美国J-STAR和国内的交付记录,也能形成差异化的优势。 Q11:公司在AI制药方面,如前端研发和后端智能制造层面有什么布局吗? A11:AI是公司关注的一个方向,目前我们看到的在行业内比较多的是AI和discovery(药物发现)相结合,由于我们是CDMO,所以discovery接触比较少。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创新的工艺路线以及把AI作为工具助手,提升运营效率方面。比如,我们最近也在举行AI提效大赛,鼓励各个部门报名,深入挖掘AI从销售到研发到生产到质量控制以及后台职能部门全环节的场景应用。在智能制造环节,其实对我们发挥比较好的作用的是自动化、数字化。我们的旗舰工厂的旗舰车间,已经实现约80%的生产单元自动化,让中控变得更加高效、成本降低、收率更加稳定、质量更加稳定。 Q12:我们看到公司有烟碱原料的业务资质,公司在这块的布局和规划是什么? A12:我们具有烟碱生产牌照,我们会持续关注市场机会,满足客户需求。 Q13:2024年下半年收入增速不错,2025年的战略重心会放在哪里? A13:如我们在2024年度报告-2025年经营计划中所述,我们希望2025年收入重拾增长:一方面通过运营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通过面向高价值市场的业务机会实现突破。 Q14:本土CXO开启全球产能的建设,但是同时也有对海外产能的剥离,公司如何平衡海外产能布局和运营效率? A14:从客户角度而言,很大程度上希望公司能够提供国内外供应链的产能,有一部分客户可能希望研发工作落在本地。所以在地缘政治的环境下,这些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对于博腾而言,我们还是希望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当然,在出海过程中,尤其是产能建设期,亏损可能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希望通过加强自身管理和团队建设,提升运营效率。 Q15:现在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我们当前和大客户沟通交流过程中,他们的外包意愿是否有变化? A15:我们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BigPharma和Biotech。对于BigPharma来说,政策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供应链管理一直比较均衡。Biotech每个客户的差异比较大,有的可能会选择本地化,有的可能没有任何变化。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