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调研地点 | 调研形式 |
2025-03-31 | 康斯特 | - | 业绩说明会 |
PETTM | PB | 股息率TTM | 总市值 | 换手率 |
---|---|---|---|---|
33.91 | 3.56 | 0.40% | 42.53亿 | 7.0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 归母利润同比(%) |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
30.19% | 15.48% | 13.39% | 23.07% | 22.04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 销售净利率 |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 毛利 |
64.71% | 64.77% | 22.04% | 17.73% | 3.72亿 |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 研发费用/总市值 |
17.38 | 22.56 | 79.83 | 377.81 | 0.0237 |
存货周转天数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资产负债率 |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 息税前利润 |
248.77 | 64.99 | 9.36% | 0.02% | 1.42亿 |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 带息债务 | 财务数据报告期 |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5-01-22
报告期
2024-12-31
|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
1.31亿 | 0.03亿 | 2024-12-31 | 预计:净利润11881-13281 |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因素系国际市场高附加值订单总额提升、研发投入总额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变动及资本化开发支出计提减值等。2024年度,公司在经营端调整结构性产品获利能力,在管理端提升自身精益管理成熟度与资产管理效率,业绩继续保持高质量增长。1.国际市场,2024年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约35%。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国际主流市场,国际市场营收占比超过50%。2.国内市场,2024年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约1%。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客户信用及应收账款管理,聚焦优质客户。3.报告期内,影响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约为899万元,主要系政府补助收入和结构性存款公允价值变动。 |
参与机构 |
太平洋保险,融通基金,富存投资,中泰证券,广发证券,鹏泰投资,孚悦中诚资产,国盛证券,天猊投资,China Orient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东北证券,甬兴证券,汇丰晋信基金,复星保德信人寿,益理资产,名禹资产,Neuberger Berman Singapore Pte.Limited,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信达证券,民生证券,华福证券,华安财保,禾永投资,Boyu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创金合信基金,开源证券,华西证券,工银瑞信基金,泰旸资产 |
调研详情 |
校准与测试业务 (1)2025年公司重点聚焦的市场区域及产品线规划? 答:国际市场增速预计仍高于国内,新加坡子公司将承接美国以外地区订单,规避关税风险,美国市场仍由当地子公司负责;同时,国内市场政策效果预计2025年逐步显现,市场回暖也会促使订单落地节奏加快。在产品方面:主营校准测试产品业务,将强化行业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力;传感器业务2025年自用目标8000只,同步启动数字压力传感器在气象、海洋、民航等高精度领域的外售;数字化平台业务架构升级后正加速推广,覆盖企业端计量实验室、质保检验及维保场景。 (2)新加坡子公司产能规划及运营进展? 答:新加坡主要定位是承接非美市场订单,同时新加坡实验室获美国国家标准院认证,可提供溯源至美国计量标准的校准证书,降低加税的影响并防范进一步风险。 新加坡承担产品销售及服务,人员与资金投入无重大变化,生产仍保留在国内,整体的产能弹性充足。 (3)国内需求回暖原因及下游行业占比? 答:主要系宏观企稳,设备更新政策滞后效应释放,非单一行业拉动。公司行业营收占比情况相对稳定,仍分别是计量检测、电力、冶金机械装备、石化,仪表及传感器行业随着公司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拓展较快。 (4)油气行业需求及关税对业绩影响? 答:国际市场油气客户需求持续,2024年国际市场第一大客户是通过直销的项目型订单,公司也会以此为例积极的拓展其他相关用户;公司在国内石化行业将会重点拓展炼化与管网板块。 目前美国市场营收约占总营收的20%~25%,新增关税已由客户及公司共同分摊。 (5)公司2024年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答:主要系三方面因素: 1. 高毛利数字压力检测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2. 新产品迭代带动温湿度等品类毛利率小幅上升; 3. 订单筛选侧重价格与利润,优化低效订单。 (6)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率下降的原因? 答:伴随公司规模及管理成熟度的提升,公司2024年起新立项的研发项目均为费用化,早期资本化项目自然摊销。 (7)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及未来资本开支计划? 答:当前产能利用率近90%,其中压力产品产能弹性充足,传感器产线逐步完善建设。 2025年无重大资本开支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小幅度增长。 (8)存货减值及产成品库存增加的原因? 答:存货减值主要系换代产品及老旧器件清理,属常规管理动作。产成品库存增加主要系因新产品备货及全球交付能力提升规划,并非基于新加坡子公司特定安排。 (9)海外市场是否考虑收并购? 答:并购需符合公司战略及主营业务高度协同,目前经营重点聚焦数字化与传感器业务内生发展。 传感器垂直一体化及数字化平台 (1)数字压力传感器及数字化业务的发展目标? 答:传感器业务整体开始进入收获期,已实现全量程覆盖并将逐步进行产品迭代,希望在未来3年在外售传感器业务方面实现盈亏平衡。 数字化平台业务将进一步聚焦企业端需求,依托低代码技术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在整合实验室管理、质量检验、维保及低代码定制功能的同时,与第三方成熟软件合作优化理化分析等模块。 (2)外售传感器的目标客户与定价策略? 答:公司将加速拓展数字压力传感器的在气象、海洋、民航、石油及计量等高价值领域的应用,外售的数字压力传感器的价格及附加值随精度提升递增。 (3)压力变送器的开发进度? 答:目前垂直一体化产品重点为拓展数字压力传感器在气象、海洋、民航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变送器的设计为同步研发,属产品化阶段,主要定位流程工业。 |
AI总结 |
|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