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股市超级庄家-吕梁
中国股市曾经黑暗过,那个年代是“庄家”翻云覆雨的年代,今天我们来重温一下那时的所谓“牛股”重温他的缔造者——吕梁。
吕梁曾经是中国股票市场上三位一体的“超级庄家”,曾被誉为点石成金的传奇大师。当年,神秘的吕梁先生就像“007”电影中的人物一样,在股民中建立了威信,人们相信这个评论员的话可以改变市场。后来,那些不幸的投资者才发现吕梁先生所能改变价格的股票大都是他和他的伙伴所投资的公司。在那个号称“庄股时代”的中国股市,吕梁可谓空前第一人,是媒体操纵者的吕梁先生,是股市上呼风唤雨的“庄家”,而最终变成了中科系列黑幕的制造者,一个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者,一个不得不跳出来的忏悔者。
亮相
吕梁起初只是个小有名气的文人,舞文弄墨,画画又写小说,他也曾是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百万股民“炒”深圳》的长篇纪实报道,曾让他名声大振。1992年前后,吕梁与早年在建筑工地上开大型装卸车的朱大户(朱焕良)相识,起初,两人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交叉点。吕梁继续做自由撰稿人,一边投资期货,但投资期货却不像他撰稿那么的一路风光,两年玩下来,不光把自己积攒的100万元赔光,还负债2000万元。朱焕良却运气好得多,凭着独特的选股眼光,成为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
如果没有世纪之交“中科系”股票的雪崩,45岁的吕梁可能仍然选择往昔的角色:在国内证券投资小圈子里名气很大,而在社会上却尽量低调,免为人知。
不过,就在中科创业(0048)于阳历新年前连续拉出5个跌停之后,这位颇以“先知先觉”自诩的“庄家”还是坐不住了。他不仅面见记者,讲述了那个自己作为庄家操纵康达尔(1999年底改名为中科创业前0048的名称)重组,最终吃亏上当、导致危机的故事。而且第二天又向报社传真了一份题为“中科崩溃内幕”的文字稿。
从这些“内幕消息”中,人们确切地获知,在A股市场上把中科创业(0048)及相关的所谓“中科系”股票炒得热火朝天的投资者们是一批“北京机构”,其中负责策划和指挥这场炒作的庄家首领人物叫吕梁;这位吕梁,又正是近年来在媒体上神秘莫测地谈论大市的“K先生”。
接盘康达尔
吕梁后来多次向前来采访的记者重述过这个曲折故事的开头:1998年中,朱焕良到北京找到他,要求对其深套其中的康达尔(0048)股票施以援手。据说,朱当时通过上千个个人账户,掌控了在深圳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康达尔公司90%以上的流通盘,而康达尔的流通股占了该公司总股本的29%。吕在同意帮助朱解套后,与他最终签下了协议,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长期投资(三至五年),一个是改造国企(把康达尔从养鸡改成生物制药与高科技)”;条件很清楚,他组织资金接下朱手中50%的康达尔流通盘,而朱配合长期锁仓,还须帮忙安排购入康达尔部分国有股,最终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和重组。“这一战略投资的合作目标是五年”。
吕梁并不是主要用自己的钱来与“朱焕良+康达尔”合作。他写下了一份标明“长线投资、长线持仓”的项目建议书。建议书通过一些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传入有兴趣入市的“北京机构”手中。作为吕梁的“客户”,这些机构与吕梁签了约,确定“投入时间、盈利预期,协议时间由一年到三年不等,客户主要是一些大企业和不同形式的基金”。
有朱焕良配合,由吕梁组织的机构资金接过了朱手上50%的康达尔流通盘,时间在1998年底。此后,1999年4月和5月,吕梁又安排机构资金,两次收购了康达尔34.61%的国家股。他安排的人手也终于在康达尔董事会的11个席位中占据了7席。
据吕梁事后透露,收购康达尔流通股每股约为11元,共收购股份5500万股。按此计算,加上后来收购国有股所付1.75亿元,可知吕梁所组织的这一操作前后共动用资金7亿多元。
我们至今尚无法确切地知道,参加吕梁此轮豪赌的“北京机构”主要包括哪些单位、哪些个人,中间牵线的券商又是哪些公司。按吕梁本人的说法,在国内证券投资圈子里,佩服他的理论、追随他的投资模式者大有人在,而且多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所有主要券商都有涉及”。
媒体操纵者
K先生在组织资金接盘康达尔后不久,吕梁又以更高调的方式,证明了自己超乎寻常的“影响力”。
到底是记者出身,吕梁对媒体的力量相当熟悉。1999年春,他以K先生的名义,在对二级市场影响很大的《证券市场》周刊上发表了《关于世纪末资本市场的对话》。这篇在今天看起来主要是高谈阔论的文字中,讲大势的吕梁只是在一处不十分显眼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加入了自己的具体需求———“你可以注意那些有重大重组题材的个股,新概念肯定会从那里脱颖而出。我看好农业和生物科技领域”。
比起市场上那些串联股评人士公然“点股”的低俗手法,吕梁的办法高明得多。不过只要认真排出时间表,仍然可以看出吕梁的文章大手笔与他的市场操作恰在同一时段。他的谈话发表在3月6日的杂志上,此后不久,他组织的北京机构两次受让了康达尔总计34%的国有股。而吕梁提出的重组康达尔的目标正是“农业加高科技”。
画饼1999
如今自认失败的吕梁,很喜欢强调自己在两年来的运作中一直具有对理念的追求;而破坏他的追求、致使他功亏一篑的罪魁,便是当初收购的康达尔公司和朱焕良其人。
早在1999年初正面接触康达尔之后,精明的吕梁已经逐步发现,此次收购“就像一个骗局”。不仅黄金地段的商业用地是不存在的,所谓“经营很好的房地产公司也有4个亿的假账,主营业务如果没有朱焕良送钱早就无利可言”。他在自述材料中坦陈,当时知道这些企业内部真实的操作故事后,感觉“仿佛落入了一帮犯罪分子中间,而且要迅速沦为这些混蛋的同伙”。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已经入主康达尔的吕梁及其所率机构并未直面这样的无情事实,更不敢把上市公司真相公之于众。他和机构们的选择,只不过是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配合康达尔的步步上涨,吕梁组织了一篇关于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文章,1999年8月在《中国证券报》刊登了一个整版。文章称,康达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美国著名投资家华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编者注)。“优质农业、生物医药、网络信息设备、网络电信服务、高技术产业投资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憧憬是何等辉煌。但这一切后来被证明统统是画饼。
编织庄股之网
从1999年到2000年前后近两年时间,掌握了康达尔又搭建了北京中科创业的吕梁在市场上呼云唤雨,以“钱生钱”之术结起了一个公开的庄股之网。这个网,被人们称为“中科系”。
事到如今,除了若干次收购的资金来源,人们更关心“中科系”庄网在这一过程中的形成。从2000年中,市场上已经清晰地看到吕梁主控下的这组庄股的结构与动向:深圳中科与中西药业完全由吕梁及相关机构所控制,正是一对互动互利的“股市大筹码”;而岁宝热电、莱钢股份也成为这组庄股的核心部分,曾随着有关中科创业的消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吕梁本人就承认,去年11月,“市场上风传要收购哈岁宝之后,岁宝股价最高飙升到了38元”;“这项投资账面收益最高时,让中西(指中西药业———编者注)盈利达5000万元,这是中西转配股上市时15元有巨大承接力的重要原因”。
鲁银投资和胜利股份在“中科系”有限介入后,股票上攻走势不很显著,被认为属值得注意的“外围”。此外,还有一些相干或不很相干的股份,也在不同的情形下被视为“中科系”的辐射范畴,使整个“中科系”庄股形态更显扑朔迷离。
市场分析人士都说,那些严格意义的“中科系”股票在盘面上都有“强庄”介入。依目前同类庄家的典型做法,坐庄资金会包含一部分机构自有资金,一部分庄家以代客理财名义或高息方式向私人和企业“融”来的资金,但有相当大一部分则是机构或个人通过循环使用证券抵押向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
吕梁在各种场合用很玄妙的字眼所说的“虚数填实数”、“财务工具”,说到底只是这样一类把戏。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金融游戏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事,便会在旦夕间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据最保守的估计,“中科系”牵连的资金在20亿元以上。
重组康达尔
吕梁是在1999年12月把中科创业的名字“赠送”给康达尔的。在此前后,早已描述多时的“重组”动作也逐步展开。从1999年底到2000年中,重组的消息曾频频出现在深圳中科的公告上,再被各种投资分析师、分析报告、分析机构转抄一遍,愈发强化出公司的“高科技”形象。
吕梁就对自己和自己影响下的康达尔或称深圳中科股票奇迹有过非常生动的描述:“因为它已持续上涨,其间几乎从来没有一天下跌,因此也没有一个人在这上面亏过钱,这个‘庄’成了‘善庄’的典型代表,极为市场专业人士推崇……”这里需要对吕梁的回忆进行一点补充的,还有个时间表:中科创业(康达尔0048)冲上80元的时间在2000年2月,当时市场上“中国要出百元股”的鼓噪,已经使亿安科技冲过百元。
此外,吕梁真正为深圳中科进行的“成功重组”只有两件事,其一是将上海中科股权注入深圳中科,而上海中科由于当了鲁银投资与胜利股份的第四大股东,被描述成有“金融投资控股概念”;其二是将中西药业所属的新生力核酸公司的控股权注入深圳中科,后者说到底是一种保健类药物。这两件事情都完成于2000年下半年。
崩溃
回过头来看,2000年下半年对吕梁是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他掌控的深圳中科股价平稳,他组织的其他资本市场收购也都相当顺手,正可谓春风得意;另一方面,他已经感觉到早年间与康达尔联合阵线的重大裂痕,已经嗅出了“0048危机”。
在接受采访时,吕梁告诉记者说,最早听说朱焕良在出货,是在2000年5、6月间。而8月的一天,约在凌晨2点,吕梁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紧急召到某公司在北京的总部大厦,被告知朱焕良将一笔港币现金运到了香港,“至少有4亿”。
到2000年10月,0048股票在市场仍是一派喜气洋洋,但吕梁又获知了另一个危机信号:他手下重臣、北京中科的董事兼执行总裁申杲华受到一项重大案件的牵连,已被有关部门看管起来。从对申杲华的查处中,检察机关发现申本人在私下炒作深圳中科等公司的股票,按市场上的行话说,开了“老鼠仓”。“老鼠仓”本身的违规当然不会被吕梁看成“问题”,关键是申杲华的老鼠涉资甚巨,可能多达数千万元,一旦进入调查就会被强行平仓。吕梁的担心来自平仓对股价造成的连锁反应。
他当然明白,在自己统领的公司中,此类“老鼠”绝不止申杲华一人;而且他相信,他们开仓所用的资金来自公司内部。
此后发生的事情,被吕梁自嘲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下令在深圳中科、北京中科内部查“老鼠仓”,并要求所有公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据他分析,先是因为朱焕良的“不配合”,后是因为这批“老鼠仓”的数目比他估计的要大,大规模平仓出货之后,便引发了2000年底的深圳中科大规模崩盘。从12月25日开始,一直平稳运行的深圳中科突然连拉9个跌停板,跌去50个亿市值。那种惨烈的情景,至今使投资人不寒而栗。
“善庄”之伪
吕梁现在很愿意承认自己在0048项目上的“刚愎自用”。一位与吕梁相当接近的知情人对《财经》说,在中科创业(0048)雪崩事发后,吕梁曾私下坦称,他自己原来是准备元旦之后开始拉抬出货的,谁知已经没有机会了。
倘如此,可能更符合逻辑,因为哪怕吕梁个人拥有“长线持仓重组”的伟大理想,岿然不可动摇,他身后的机构也不会为此“理想”去牺牲巨大的实利。“善庄”之善只能是伪善,最终还是要上演“图穷匕首见”!
喜欢想问题的吕梁举一反三,他从自己的“庄”联想到其他类似的“庄”,已经意识到如果制度和法律环境不允许,仅凭自我臆想由庄家来自定规矩,自我充当“私募基金”、“做市商”甚至“开放式基金”,最终是不会成功的;即使如此,靠“庄”来支撑的“大牛市”也保不住。
尾声
无论见记者还是写文章,吕梁对于中科系事件的全貌都只说出了一部分重要事实,而且更热衷于谈理念,谈想法。据他说,中科系事件背后牵涉的机构和人太多太复杂,必须一一理清,必须按合同文件说话;后来又说,即使有合同文件,现在为配合调查也不宜和盘向媒体托出。他还透露,自己两年来做庄操作共涉及400多家机构,其中包括60多家较大的机构,具体情形极为复杂。
司法部门已经着手对“中科系”事件进行调查,吕梁自然是事件的中心人物之一。这起可与“国债327”事件相比的重大事件究竟有何内幕,将如何处置,会成为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市场关注的持续热点。究竟还有哪些人在吕梁背后,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尖锐问题。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红极一时的特殊人物,吕梁个人的“超级庄家”生涯结束了。造就他及同类人物的这个“庄家时代”,也已经走向尾声。将来的市场会比往昔多一些透明。
吕梁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的失败可以说是输在了自己手上。曾有一句黑色语录形容这一切“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望将来的英雄们不要再聪明反被聪明误了。